秦萍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生涯中最重要的啟蒙教育階段和語言表達形成時期,所以在小學期間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水平和風格對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語文發(fā)展都起著重要的啟蒙作用。但由于小學語文課堂口語化、方言化等原因,影響了整體教學質(zhì)量,所以探究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提高學生學習語言和語文的興趣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問題;對策研究
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主要是在語文教學中培育的,而小學的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今后的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具有特殊的教育意義。所以,分析語文教學中教師語言運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找出解決對策,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技能。
一、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
1、教師在課堂上存在口語化現(xiàn)象。課堂表達方式主要是教師的口語,而教學的語言又與我們?nèi)粘5目谡Z不同,教學口語要求是規(guī)范、嚴謹?shù)模@樣才能傳遞給學生正規(guī)的教學信息。而在教學實際過程中,存在教師課堂中運用口語化嚴重的現(xiàn)象,隨意化的現(xiàn)象。小學階段的學生處在一個模仿力很強的年齡段,教師過多使用口語,容易會給學生起到錯誤的示范作用。學生難以養(yǎng)成標準的口語習慣,而且在書面表達中可能會運用不規(guī)范的口語。
2、教師在課堂上存在方言化現(xiàn)象。中國由于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地方都有自己的語言特色,所以中國的地域方言對課堂教學影響較大。地域方言主要是由于地區(qū)差異而形成的語言的變體,造成方言形成的原因有行政區(qū)劃、人口遷徙、自然氣候等一系列原因。我國從1994年開始推出普通話水平測試,要求教師持證上崗。但由于不同地區(qū)的考試水平和標準不一,加之考官人為因素的影響,造成部分普通話水平不標準的教師也通過考試。特別是在我國的農(nóng)村小學,教課語言為當?shù)胤窖院蛶в锌谝舻钠胀ㄔ挰F(xiàn)象還存在。小學語言教學過程中,使用地方方言或帶有口音的普通話對小學生的標準發(fā)音,會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
3、教師在課堂上語言藝術性較弱。中國語言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具有藝術性的美感,而小學語文教學進行語言的抒情化和藝術化,可以增加小學生對語言的喜愛,學生通過教師藝術性的語言可以帶來情感上的體驗,實現(xiàn)情感共鳴。但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語言的藝術性把握不準確、運用不恰當、表達不到位,使語言的藝術性沒有在小學的語文課堂上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多使用口語也影響了語言藝術性的發(fā)揮,比如教師的口中會經(jīng)常重復某個詞語或某句話,例如:“這、那、這個、那個”等指示詞,或者“嗯、啊、呢、是吧?也就是、對吧?”等等,都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這些教師的課堂語言中。這些口語的使用,一點藝術性沒有,更談不上美感,影響了教學的規(guī)范性與簡潔性,而且會影響學生的語言習慣。
二、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的對策研究
1、定期加強對教師的培訓?,F(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速度很快,教育也應該跟隨上社會的進步,并不斷進行調(diào)整。相關教育部門可對教師隊伍定期進行業(yè)務和技能的培訓,督促教師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高自身素質(zhì)。此外,為了提高教師對課堂語言的重視,緩解疲倦心理,可通過舉辦教師課堂教學技能比賽、演講比賽等方式來加強教師語言能力的提升,比賽內(nèi)容可包括教師課堂教學技能、教師語言的表達、語音語調(diào)等方面進行評選。通過這種形式,可以緩解教師身心上的疲憊,又有了比賽的樂趣,教師之間可以相互學習,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2、規(guī)范使用教學語言。教師不僅是在教學過程中要使用規(guī)范性的授課語言,在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要使用標準普通話。教師要用準確的普通話表達課堂內(nèi)容,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情感。同時,還用注意語言的美感和音調(diào)的變化,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如在講《小馬過河》的時候,要對課文進行標準化的朗讀示范,運用普通話進行講解。同時,要讓學生輪流進行朗讀訓練,教師和同學之間相互監(jiān)督,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讓學生在學習語言課文的同時,也進行了普通話的訓練和朗讀。
3、授課時運用具有豐富感情的語言。對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進行規(guī)范,要求教師授課時使用具有豐富感情色彩的語言,增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語言情感的培養(yǎng),語言的情感也是語言藝術的一種,帶有感情色彩的語言融入到教學中,也是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對語言藝術的運用。如在對《朱德的扁擔》進行授課時,可以運用豐富、優(yōu)美、藝術的語言對課文的歷史背景進行詳細的介紹,因為朱德是我國偉大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把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用藝術性的語言去講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的印象,讓學生想深入去了解朱德這個人物形象和事跡,這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和閱讀興趣,同時,也把語言藝術自然地融入到教學課堂中。
小學生正處在一個人生學習認知能力很強的時期,在這個特殊時期,對小學生的語言教學方面要嚴格加強,使用標準、規(guī)范、藝術性的語言,使小學生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為以后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許高厚,施錚.課堂教學語言技能[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 汪善玲.小學課堂教學語言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M].基礎教育,2013.
[3] 黨志波.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學周刊,2013(1):5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