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才
摘 要:海區(qū)航標設置行政許可受理審核工作是一項專業(yè)性非常強的工作,直接關系到航海保障安全。本文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就海區(qū)專用航標設置申請受理審查的要素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航標設置 行政許可 受理審核
目前我國海事部門在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為進一步規(guī)范海事行政執(zhí)法政務公開行為,保障海事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對海區(qū)航標設置行政許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于航標工作的專業(yè)和特殊性,結合南海海區(qū)航標工作實際情況,本文就海區(qū)航標設置申請受理審查的要素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探討,有助于海事和航標管理機構做到依法行政,規(guī)避行政風險,更好地保障海事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1.辦理海區(qū)航標設置行政許可的法規(guī)依據(jù)
目前,我國海區(qū)航標設置行政許可的辦理依據(jù)主要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沿海航標管理辦法》
(3)《海區(qū)航標設置管理辦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行政許可條件規(guī)定》
(5)《2014版海事行政執(zhí)法政務公開指南》
2.海區(qū)航標設置行政許可的受理要素
(1)申請條件審核
①擬設置、撤除的航標屬于依法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行設置的專用航標;(《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行政許可條件規(guī)定》第十四條)
②申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行政許可申請。但是,依法應當由申請人到行政機關辦公場所提出行政許可申請的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九條)
(2)申請材料審核
經綜合《海區(qū)航標設置管理辦法》第九條、第十條和《2014版海事行政執(zhí)法政務公開指南》等文件要求,航標設置申請應包含以下材料:
①設置(新設、撤除、移動、變更)沿海航標申請書(包含預定工期、使用期限內容)(一式二份);
②航標設計文件、圖紙資料,航標配布圖;
③航標設計、施工單位資格證書及其影印件;
④航標設計、施工方案技術評估或專家論證報告;
⑤最新不小于1:10000比例尺的測量圖紙或清障掃海報告(必要時);
⑥使用土地批文或證件(必要時);
⑦委托書(代理人申請時);
⑧航標養(yǎng)護方案(必要時);
⑨航行警(通)告發(fā)布申請(應急設標時)。
3.海區(qū)航標設置行政許可的審查要素
(1)符合性審查
①航標設置申請材料是否齊全;
②申請設置航標制式、標體顏色、燈質、形狀顯示應分別符合GB 4696-1999、GB/T16161-1996、GB 12708-1991、GB24418-2009、GB 15359-1994 等標準要求;
③航標設置位置是否在提供占用水(陸)域批文或證件所標示的紅線范圍內;
④航標設置方案是否采納技術評估或專家論證報告;
⑤航標設置審批事宜是否涉及他人重大利益;
(2)合理性審查
①擬設置航標及配步方案是否滿足航行安全、經濟、便利等要求,是否能符合效能、效益、先進性、標準化原則。
②設置航標是否能夠準確標示航道邊線、港池邊界、航道轉向點、危險物。
③沿航道縱向設置的單側標志間的距離,在標準氣象能見度(0.74)條件下,白天是否至少能從一座浮標處看到同一航向上相鄰的下一座浮標;夜間是否至少能從一座燈浮標處看到同一航向上相鄰的下兩座燈浮標的燈光。
④同一航道的浮動助航標志的種類、燈質是否盡可能簡單、清晰、易辨認;航道(路)入口、分岔處和轉向點的浮動助航標志的種類、燈質應是否與航道(路)上其它浮動助航標志有明顯的區(qū)別;鄰近航道標志燈光節(jié)奏是否有區(qū)別,以便識別不同航道;在可能情況下鄰近航道標志尺寸、外形也應有所區(qū)別。
⑤除使用同步閃燈質的航道外,側面標態(tài)燈質是否盡可能按單閃、雙閃、三閃有規(guī)律配置,轉向點處設置標志的燈質是否選用快閃。
⑥背景光干擾嚴重或相鄰航道燈光會引起誤認的,燈浮標是否盡可能可采用或部分采用同步閃光。
⑦擬設置的航標是否對周邊其它航標效能產生影響,對相鄰沿海航標的形狀、顏色、光亮等相混淆,是否與相連接的航道的助航標志連接連貫,航道連接處是否恰當使用推薦標志。
(3)技術性審查
①航標配備的錨鏈及系錠系統(tǒng)是否滿足要求。
IALA關于通用系碇用具設計的建議:50米水深以內選擇錨鏈長度為水深的3倍;另外狹窄的疏浚航道可使用回旋半徑較小的浮動助航標志,可以采用加大沉石,適當減少錨鏈長度。
②供航標燈器及設備使用的能源系統(tǒng)是否滿足要求。
建議使用以下計算公式:
燈器每日耗電量(S)=L/(L+D)×I×H×f
太陽能板每日平均輸出功率(PC)=(S×v)÷h×f2
所需配置太陽能瓦數(shù)(W)=PC÷β
連續(xù)15天陰雨蓄電池容量要求(QA)=(S×M)÷(ηD×DOD)×﹠
③導標設計參數(shù)是否滿足要求。
A.導標標身寬度
標身(標牌)的初顯寬度計算:Bc=0.00029Dm
BC—標身(標牌)的初顯寬度(m);
Dm—觀察距離(m),觀察者至觀測目標的距離;
B.標身(標牌)的顯形寬度計算:Bx=0.00029Dm/c
Bx—標身(標牌)的顯形寬度(m);
Dm—觀察距離(m),觀察者至觀測目標的距離;endprint
C—顯形系數(shù),三角形取0.6,塔形標身或矩形標牌取0.5,方形、體和圓形標牌取0.4。
C.導標標頂垂直張角
使用段的任何部位處觀察時,前后橋標頂垂直張角在2°至14°之間;重要觀測部位垂直張角3°至4°最為有利。
D.導標使用段各觀測點靈敏度,
E.導標軸線真方位是否考慮子午線收斂角度
測量學中給出的近似公式:γ=sinB.L
B為計算點緯度
L為計算點經度與計算點所在投影帶中央子午線經度之經差
根據(jù)γ=sinB.L的近似計算公式,南海海區(qū)坐標點子午線收斂角所處的區(qū)間為:
20°< B < 24°
0.34 < sinB < 0.41
0 ≤ L ≤ 1.5
0 °< sinB.L <0.65 °
0 °< γ <0.65 °
F.航標設置位置與航道邊線位置、航道底邊線的關系是否得當。
航標其設置位置應根據(jù)浮標結構特性和船舶通航要求、航道尺寸、航道底質、航道兩側邊坡、風浪流條件和航道維護疏浚要求來確定,通常在航道底邊線外20-50米為宜。特殊情況可適當增加,但航槽邊坡較陡并為巖石底質時,浮動標志應設置在航道底邊界線上。
G.自然航道兩側的側面標志,應盡可能直線布設;航道轉向處,應采用小角度轉向;轉向角小于30°,按曲率半徑為5-7倍最大通航船船長設置轉向標志;轉向角大于30°時,按曲率半徑為7-10倍最大通航船船長設置轉向標志。
4.結束語
海區(qū)航標設置行政許可是海區(qū)航標管理部門的一項核心業(yè)務工作,其涉及的范圍比較廣、要求的知識面比較寬、專業(yè)性非常強。海區(qū)航標管理部門進行公用航標規(guī)劃和建設時同樣也想考慮以上審核要素,確保公用航標規(guī)劃和建設方案的最優(yōu)。航標設置是否合理、合規(guī)、經濟和高效,直接體現(xiàn)了海區(qū)航標管理部門的履職能力水平。同時,海區(qū)航標管理部門及其具體受理、審核人員,都要充分認識到海區(qū)航標設置行政許可存在的行政風險,這要求相關人員要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術能力,在實際工作中慎之又慎,準確把握航標設置行政許可的要素,做到依法依規(guī)行政,既有效保障海事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又有效保障航海用戶的通航安全。
參考文獻:
[1]交通運輸部海事局.2014版海事行政執(zhí)法政務公開指南,2014年12月26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行政許可條件規(guī)定,2015年5月29日.
[3]海區(qū)航標設置管理辦法,1996年12月25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