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綠++王輝耀
摘要: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重要支撐。作為公共政策的研究者,智庫的研究必須客觀與專業(yè),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保證智庫的研究不受資金來源的左右??v覽國際知名智庫的實踐,資金來源多元化是保證智庫研究公信力的基本模式。在中國,大多智庫為官方、半官方智庫,其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社會智庫主要為自籌資金。擁有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渠道是智庫公信力、高質量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智庫;資金來源多元化;公信力;高質量;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C9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7.04.002
0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強調治國理政必須善于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凝聚最廣泛的力量。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重要支撐,是中國協商民主的新模式、新力量、新發(fā)展方向。伴隨著中央一系列文件的出臺,中國智庫迎來了最好的發(fā)展機遇期,同時也開始了新型智庫建設的探索。
作為非營利機構,籌資能力關系到智庫的生存及可持續(xù)發(fā)展。《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提出,“各級政府要研究制定和落實支持智庫發(fā)展的財政、金融政策,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投入體系?!薄蛾P于社會智庫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提出要“拓寬社會智庫籌資渠道。構建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社會智庫資金保障體系?!?/p>
本文認為,資金來源多元化是智庫公信力、高質量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保證,通過對比分析中外智庫的資金來源,本文提出宏觀、中觀與微觀三個層面的建議。
1 資金來源多元化是智庫公信力、高質量與可持續(xù)的基本保證
1.1 資金來源多元化是智庫公信力的基本保證
智庫作為非營利機構,同咨詢公司等商業(yè)性公司的重要區(qū)別在于資金來源渠道不同。咨詢公司等商業(yè)公司的經費主要來自于投資者的投資、產品與服務所產生的利潤等途徑。智庫等非營利機構的經費主要通過籌款以及為社會提供的服務所獲取。
智庫的公信力,源于其非營利的本質、獨立的地位和客觀的研究?!叭绻粋€智庫被發(fā)現依附于某個利益集團,它的公信力也就不復存在了,就不會對決策者和公眾具有影響力和說服力,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盵1]智庫要保證公信力,首先就要避免資金來源單一化,避免被贊助者“綁架”成為“利益代言人”[2],資金來源多元化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途徑。
1.2 資金來源多元化是智庫高質量研究成果的基本保證
政府撥款,企業(yè)、基金會以及個人的捐贈是智庫主要的資金來源,然而這些資金來源都具有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尤其是受到經濟危機影響的時候。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后,很多國家以及地方政府削減了公共政策研究的財政投入,企業(yè)對智庫的資金支持也大大縮減。因此,智庫的資金來源必須多元化,以增強抵御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多元化的籌資渠道大大擴充了利益相關方的數量,有助于緩和因某些籌資渠道不暢造成的項目流產,為研究成果的高質量提供了基本保障。
1.3 資金來源多元化是智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保證
對非營利機構來說,最有用的捐款是“非指定性的”,這種資金具有最大的機動性,可以用于實現機構宗旨的任何方面。還有一種“指定性”捐款,這種資金有使用限制,必須用于某一特定項目[3]。因此,智庫需要明確捐款的屬性,資金來源多元化在保證智庫研究順利進行的同時,更能為智庫自身的建設提供資金支撐,使智庫有能力在基礎設施、科技平臺、員工培養(yǎng)等方面進行投資,進一步增強了智庫對人才的吸引力、對研究的支撐力,有利于智庫的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
2 中外智庫資金來源分析
2.1 國際智庫資金來源
為了保證智庫的研究不受資金來源左右,構建多元而豐富的籌資渠道成為國際智庫的共同選擇。比如英國智庫查塔姆社收入來源中,政府及國際組織資金、私人基金會、企業(yè)與個人會員費、活動和會議費、慈善捐助、出版物收入分別占比23%、19%、17%、10%、5%、3%。為保持研究的獨立性,查塔姆社一般不會接受單個公司對研究的資助。目前有超過150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組織通過贊助經費支持其研究活動,有360家企業(yè)會員和3400多名個人會員為其提供會員費。這些都保證了查塔姆社可以自由選擇研究課題,不受制于任何組織和個人。
表1 國際智庫經費來源渠道多元化
智庫名稱 經費來源渠道
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 政府項目收入、慈善機構、基金會、私人部門和個人的捐贈等
外交關系協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卡內基國際和平捐助基金、洛克菲勒、摩根等基金會和財團。同時,還有個人成員會費、公司成員會費、出版物、投資和出租收入等
美國國際戰(zhàn)略研究中心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基金會捐助資金、公司和個人捐贈。其中以洛克菲勒為首的40多個石油財團是它較為固定的支持者和資助者
歐洲政策研究中心
(Centre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 歐盟的項目資金、120個企業(yè)會員和130個機構會員的會員費等
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
(The Jap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政府補貼、裁軍和核不擴散中心收入、合同研究收入、公司會員和個人會員捐贈等,同時還有部分來自于圖書館會員捐贈、出版物
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
(Frenc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幾乎所有入選巴黎指數的法國大公司和歐美大公司都進行了資助endprint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2.2 中國智庫資金來源
在中國,超過90%的智庫屬于官方、半官方智庫,政府的財政撥款占智庫收入的很大比重,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2016年度收入預算總計230263.54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占比超過88%[5]。社會智庫的資金主要靠自籌,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除了財政撥款的500萬元開辦費,中心還以基金董事會的形式吸收國企、民企、外企等多種資金[6]。
從現實情況來看,目前中國智庫尤其是社會智庫還普遍存在資金難題。這種情況的出現與資金供求方都有關系,從資金需求方來看,很多智庫因自身信息不公開,透明度不夠,公信力有限等原因,很難吸引社會的捐贈;從資金供給方來看,不論是企業(yè)家,還是基金會,大家更多關注救災、助學等領域,對智庫領域的捐贈可謂鳳毛麟角。智庫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的不健全,是導致中國智庫尤其是社會智庫難以發(fā)展壯大的主要障礙。
3 建議
3.1 政府需為“政策扶貧”提供制度保障
在美國,法律鼓勵慈善捐款,并且對非營利組織實施免稅優(yōu)惠,從而形成了“富人捐大錢、平民捐小錢”的社會文化。所以,在美國,如果能夠明確證明自己屬于智庫或非政府組織,不僅能找到資金,而且能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得到源源不斷的經費,這也是美國形形色色的智庫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4]。
《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提出,“落實公益捐贈制度,鼓勵企業(yè)、社會組織、個人捐贈資助智庫建設?!薄蛾P于社會智庫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也指出,“鼓勵基金會等組織依法捐資興辦或資助社會智庫”,“鼓勵企事業(yè)單位、其他社會組織、個人捐贈資助社會智庫建設,對符合條件的公益性捐贈,依法落實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政策?!比欢?,我國目前仍沒有專門針對智庫籌款、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對智庫的稅收保障、機構治理等缺乏應有的規(guī)范性。
政府可以在法律制度和社會文化方面為智庫創(chuàng)造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進一步完善公益捐贈制度,鼓勵企業(yè)和個人的“政策扶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需要凝聚最廣泛的力量。政府可通過宣傳公益政策理念,在全社會層面形成捐助智庫的慈善捐贈文化,鼓勵包括中國企業(yè)家在內的社會各個群體捐助智庫,支持中國社會公共政策研究事業(yè)。
3.2 智庫專業(yè)籌款人才的培養(yǎng)
作為非營利機構,籌款關系到智庫的生存與發(fā)展?;I款以及由此帶來的充裕資金是現代智庫與生俱來的特征。[7]在美國,非營利組織非常發(fā)達,籌款機制也較為完善,比如美國有專業(yè)的籌款者聯盟、募款學校、募款公司等,而智庫內部則有專門負責籌款的部門和團隊[3]。
智庫的籌款是一個專業(yè)的過程,要經過捐贈者前景研究、制定籌款計劃、積累人脈資源、培養(yǎng)捐贈者群體”[3]等,因此,現代智庫需要綜合素質高的全能型人才,既要懂研究,又要懂籌款。從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全局出發(fā),我國應該加強對非營利機構籌款專業(yè)人才的規(guī)劃與培養(yǎng),為智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好人才支撐。
3.3 智庫需設置好資金“防火墻”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布魯金斯學會、世界資源研究所等國際智庫都會與出資人簽訂協議, 明確出資人無權干涉智庫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和成果發(fā)表的范圍及形式[8]。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明確規(guī)定,不接受對智庫具體研究項目的贊助,只接受對研究所整體研究的贊助,這一點在美國智庫中也很常見。為了防止課題研究成果受到課題資助者的影響,國外某些智庫甚至規(guī)定了每個資助者的最高資助金額,如亞當·斯密研究所就規(guī)定,“每個企業(yè)捐贈者每年捐贈額度不得超過5萬英鎊。”[4]
中國智庫要始終堅持以公益性為導向,以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為宗旨,關注公共政策與國家戰(zhàn)略問題,不能以盈利為目的。要逐步提高智庫的財務透明度,堅持財務獨立,通過采取分散出資方等方式規(guī)避客觀性受沖擊的風險,確保不被資本所綁架,保證智庫的公信力。同時,智庫還需要制定嚴格的捐贈規(guī)則,從制度上將捐助者與研究工作分離,盡量讓研究保持獨立自由的空間,以保證研究在不受到任何干涉的情況下獨立進行。
資金是智庫正常運轉的基本條件。政府可以在法律制度和社會文化方面為智庫創(chuàng)造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加強對智庫專業(yè)籌款人才的規(guī)劃與培養(yǎng),為智庫資金來源多元化提供制度保障與人才保障。智庫自身則需要不斷探索,逐漸建立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渠道,實現中國智庫的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朱旭峰.中國智庫建設10大關鍵詞[J].理論學習,2015(3):28-30.
[2] 王輝耀.獨立性是智庫的根本價值所在[EB/OL].鳳凰網財經.http://finance.ifeng.com/news/opinion/zjgc/20090713/927115.shtml.2009-07-13.
[3] 盧詠.第三力量—美國非營利機構與民間外交[M].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1.
[4] 王輝耀,苗綠.大國背后的“第四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7.
[5] 2016中國社會科學院部門預算.http://cass.cssn.cn/tongzhigonggao/201604/t20160415_2969410.html.
[6] 王超.資金捉襟見肘中國智庫嚴重缺血[N].中國產經新聞. 2009-07-31.
[7] 房寧.中國智庫以專業(yè)化研究影響和改變社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07-04。
[8] 劉瀟瀟.中國三種主要智庫的發(fā)展及改革思路[J].中國社會科學評價,2015(4):117-123+129.
[9] 苗綠,王輝耀.社會智庫如何利用運營機制創(chuàng)新促進發(fā)揮政策影響力[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6(8):888-895.
[10] 徐占忱.美國全球知名智庫發(fā)展現狀與啟示[N].光明日報, 2016-08-10.
[11] 王輝耀,苗綠.大國智庫[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2] 王輝耀,苗綠.中國社會智庫的運營創(chuàng)新探析[J].智庫理論與實踐,2016(2):55-62.
[13] 鄭永年.內部多元主義與中國新型智庫建設[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6.
[14] 龍明潔.新機遇力求新跨越——智庫專家熱議《關于社會智庫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N].光明日報,2017-05-05.
[15] Andrew D. Selee.What Should Think Tanks Do?: A Strategic Guide to Policy Impact[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16]Peter F. Drucker.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Business Edition, 2005.
[17] Shirley,S, Deborah,J.The charismatic Organization: Eight Ways to Grow a Nonprofit That Builds Buzzs, Delights Donors, and Energizes Emplyees, Jossey-Bass, 2009.
(編輯:邵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