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悅
摘 要:社會經濟的穩(wěn)步提升,促使鍋爐壓力容器在各領域中得以全面適用。而其制造監(jiān)督檢驗工作,不僅是影響企業(yè)效益的關鍵,還是關乎人員生命安全的根本。本文首先對鍋爐壓力容器設備常見缺陷進行分析,其次闡述鍋爐壓力容器制造檢驗流程,最后探討強化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檢驗策略,意在促進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檢驗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7.023
鍋爐壓力器作為學校、工廠與事業(yè)單位常見設備,既可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還可為用戶營造較高經濟效益。從整體上來看,鍋爐壓力容器主要用于腐蝕物、有毒物、易燃易爆等物質的盛裝容器,其在高危險性、高溫度、高壓強的環(huán)境下,易發(fā)生物質泄露問題,從而對人員生命安全產生危害。因此,確保人員安全,強化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檢驗工作刻不容緩。
1 鍋爐壓力容器設備常見缺陷
首先,結構缺陷。鍋爐壓力容器結構缺陷常表現為制造環(huán)節(jié),因諸多因素的限制,而出現的質量缺陷,如設備強度、設備剛度、設備穩(wěn)定性等不達標。該種問題的存在,可在設備早期結構檢測中得以凸顯。其次,密封缺陷?;瘜W物質和管道、泄露蒸汽與閥門均是鍋爐壓力容器較為普遍的密封缺陷,不僅具有高隱蔽性的特點,還易衍生各類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筆者建議若要規(guī)避該類型缺陷,則應做好日常檢測工作,待缺陷問題查明后,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以期避免危險事故的發(fā)生。最后,防護缺陷。如腳手架尚未搭建、搭設不合理、支撐不到位、防護距離短等問題,應嚴格依據制造流程、檢測流程切實相應執(zhí)行標準,用以從根本上規(guī)避鍋爐壓力容器設備缺陷問題的發(fā)生。
2 鍋爐壓力容器制造檢驗流程
結合《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相關規(guī)定,鍋爐壓力容器需每1年施行外部檢驗,每2年施行內部檢驗。其具體制造檢驗流程如下:
(1)準備工作。完善配置鍋爐壓力容器制造技術資料,如出廠資料和發(fā)證資料、化檢記錄與運行記錄、維修記錄以及改造記錄、檢驗報告等;將鍋爐內水排凈并停爐,保持鍋爐設備各裝置處于開啟狀態(tài),待內部冷卻后及時做好通風換氣工作;制定相應措施規(guī)范,促使鍋爐、熱力系統(tǒng)間管道隔斷,關閉電源;燃氣或燃油型鍋爐,還應對氣油來源予以隔離;檢驗人員應做好相應的窒息、燙傷防護措施;對鍋爐內部爐渣、煙灰與垢渣實施清理;對鍋爐內部構件進行檢查,如排污裝置、分離裝置和汽水擋板等,配備安全照明裝置。
(2)宏觀檢驗。宏觀檢驗(外觀檢驗)是以目測為基準,對鍋爐外觀重點區(qū)域進行目測,如視孔與門孔窺視,著重鍋爐受壓點是否存在結焦與變形、積灰與泄露等問題;衛(wèi)燃帶、耐火砌筑是否發(fā)生脫落與破損等問題;承重支架過熱與卡死、裂紋、變形與腐蝕等狀況是否發(fā)生。
附件檢驗包含安全閥、壓力表檢驗。前者應以《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蒸汽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為依據,施行安全閥試驗與校驗工作,并對其回座壓力、正定壓力與封性等指標予以記錄,加固鉛封工作;針對控制式安全閥,還應做好控制回路、控制源檢驗工作。后者主要對壓力表數量與量程、表盤直徑與精度進行檢驗;水位表安全水位、正常水位是否明確標識;通過對水位表的沖洗,判斷汽水連管間暢通效果是否良好。
(3)內部檢驗。待鍋爐壓力容器宏觀檢驗工作結束后,應立即開展內部檢驗工作,如受壓元件扳邊、焊縫與開孔處檢驗,觀察其是否存在腐蝕、裂紋與裂口等現象;管壁腐蝕、磨損效果檢驗,尤其針對流速快、吹灰器部位的管壁檢驗工作;鍋爐拉撐元件、被拉元件裂紋與斷裂問題;鍋筒、磚襯處腐蝕問題檢驗。
(4)檢驗報告。于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檢驗工作完成后,應依據鍋爐運行現狀,編制相應檢驗報告,并選用機打或文本書寫的形式,切忌不可涂改。其鍋爐檢驗報告需加蓋檢驗人員、審核人員與批準人員簽字、機構證號和公章、檢驗專用章等。此外,檢驗人員還肩負檢驗報告真實性與完整性之責,需在報告填寫時,遵循準確性、真實性原則。
3 強化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檢驗策略
(1)工藝與質量管控。無論任何工序的開展,質量控制均是其核心內容,以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保證人員安全。同樣,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檢驗工作也應如此。例如:在鍋爐實際制造環(huán)節(jié),依據規(guī)范性生產工藝、生產流程對其予以加工,結合質量控制的手段,對其進行嚴格管控,以此避免系列性生產問題、質量問題的發(fā)生。針對此,鍋爐廠商應在生產前,對制造圖紙、生產工藝、制造工序進行明確規(guī)定,并通過對生產人員作業(yè)行為的合理把控,切勿不可隨意操作,以免突發(fā)事故。
(2)加強檢驗質量。鑒于諸多因素的限制,鍋爐壓力容器易在制造環(huán)節(jié)頻發(fā)各類問題。雖然鍋爐設備常見缺陷得以有效控制,使其避免報廢,但卻因檢修、檢驗工作的反復進行,使之檢驗人員喪失工作熱情,從而降低鍋爐壓力容器檢驗質量。除此之外,質量不過關、嚴重超標等問題,也是導致鍋爐返廠與報廢的直接原因。因此,廠家應在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檢驗工作中,加強檢驗質量重視力度,通過對制造工藝、生產流程的嚴格化控制,確保鍋爐設備質量合格,并具備可靠性與安全性優(yōu)勢。
(3)材料質量把控。原材料質量是影響鍋爐設備制造質量的關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此,廠家應在原材料入場前,利用質量監(jiān)督、質量控制等多種手段,對材料采購范圍與選取范圍予以明確,待采購結束后,施行材料質量檢驗工作,用以改善以次充好、濫竽充數現狀。
4 結束語
總結上文,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檢驗,作為鍋爐設備制造工序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其檢驗結果是判定鍋爐設備質量的關鍵。但是,在實際情況下,因各類因素的約束,導致鍋爐壓力容器常面臨結構缺陷、密封缺陷與防護缺陷等問題,廠家、檢驗人員應通過工藝與質量管控、加強檢驗質量、材料質量把控等策略的施行,方可確保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質量。
參考文獻:
[1]魏立新.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檢驗問題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3(12):154.
[2]陳東輝.探討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檢驗問題[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10):00224.
[3]徐繁忠.關于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檢驗問題的探討[J].科技風,2016(17):279.
[4]劉海燕.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檢驗問題分析[J].科學之友,2013(07):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