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春雷
書苑雜談
暮云春樹入詩箋
□ 魏春雷
鄭雪峰先生是當(dāng)代很有影響的詩人,有《來鴻樓詩詞》(浙江古籍出版社)行世;他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先后對柳公權(quán)、米芾、徐渭、林逋下過多年功夫;近十幾年來他先后兼職《中國書畫》雜志、《中華書畫家》雜志編輯,時有論藝文字見諸報刊,其《編輯語?!芳仙⒃陶?,評騭古今,臧否人物,頗多新見。
2014年7月下旬,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工作室精英班、學(xué)術(shù)理論班在北京集訓(xùn)。因為我和鄭雪峰先生分別在精英班第二、三組,又同在學(xué)術(shù)理論班,于是有了一周朝夕相處的機會。這次集訓(xùn)請到李剛田、林岫、王家新、劉洪彪、張繼作講座,另外安排了座談、觀摩、點評、筆會,日程很滿,收獲不小。
林岫先生作了詩詞與書畫題跋講座,我對詩詞素有興趣,而此前已經(jīng)在報刊上零星見到她的《紫竹齋藝話》《紫竹齋詩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故此聽得興趣盎然。雖然林岫先生剛做過眼部手術(shù),但還是情緒飽滿,三個多小時的講座,中間都沒休息,論鑒賞高屋建瓴,談作法循序漸進(jìn),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如數(shù)家珍,滔滔不絕,講得起勁,聽得過癮。
當(dāng)天晚餐后,我和雪峰先生出去散步,又聊起詩詞。由林岫先生講座談起,講到毛澤東的《憶秦娥·婁山關(guān)》,雪峰先生對其中“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一句大加贊賞,認(rèn)為比李白的“西風(fēng)殘照,漢家陵闕”更勝一籌。又談到《浪淘沙·北戴河》,毛澤東這首詞是我很喜歡的,也許因為我生活在興城,對海不陌生,從“大雨落幽燕”到“往事越千年”,每一吟誦,不免壯懷激烈。雪峰先生講其中“秦皇島外打魚船”一句或可商榷,而“蕭瑟秋風(fēng)今又是,換了人間”則別有境界。林岫先生認(rèn)為對于詩詞,不懂作法則無法真正體味其中妙處,我深以為然。不僅詩詞,舉凡文學(xué)藝術(shù),莫不如此。此作結(jié)句我特別喜歡,覺得豪邁非常,發(fā)人感慨,雪峰先生也認(rèn)同,并談到古人有類似的句子,即朱孝臧的“燭花紅換人間世,山色青回夢里家”。品味再三,我覺得論氣象之宏大,此句不比毛澤東的《浪淘沙》,而由“燭花”“山色”到“人間世”“夢里家”,時空變換,舉重若輕,確乎大家手段,詞句工巧,用事熨帖,尤見詞家本色。北京的夏天是很熱的,漫步在鼓樓東大街,在鑼鼓巷的喧囂中談詩論藝,想來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呢。
次日張繼講座間隙,又聊到朱孝臧詞句,雪峰先生順手提起筆,一氣呵成,默寫下了這首詞的全文,然后又補寫了題目、作者。通篇61字,圓珠筆,打印紙,寫得很熟練,雖一時興到,無意求工,已見手段之不俗。這幀巴掌大小的小紙片我保留下來,每一展讀,當(dāng)時情景如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