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梅
很多人認為,語文沒有學習的好壞之分,所以就更談不上什么教學的有效性。所以,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不知道該采取什么辦法來改變這種現(xiàn)狀。其實,語文教學是比較有難度的,從閱讀到表達,從陽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在語文的教學和學習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經(jīng)歷。語文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如果說語文學習沒有好壞之分,教學效率沒有高低之分,那只能說我們對語文的理解還過于膚淺。目前,解決的方法就是提高語文的教學效率,改變學生的學習語文的狀態(tài),讓他們的語文能力有起色和進步,以此來改變他們和家長以及教師對語文固有的錯誤的看法。講述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既然連一些教師對語文都有偏見,那么讓他們提高教學效率就有一定的困難,他們從內(nèi)心沒有正確的認識,所以進行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只有兩種方法:一是學校給教師安排教學計劃和方式,二是學校通過各種方式讓教師改變自己的看法,自覺提高教學效率。顯然,第二種更容易被接受,所以學校要在這方面下功夫,這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基礎一步。在某種程度來說,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比提高高年級的更重要,一方面,是因為擔心他們形成不正確的看法,所以在小學提高了他們的語文學習效率,謠言就會不攻自破,能讓他們在接觸語文時對語文有正確的態(tài)度和看法,在以后的學習中能自覺。另一方面,由于小學是打基礎的重要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他們的語文學習效率就不高,那么在以后的學習中很難提起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接下來,具體講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改變教學方法,學生化被動為主動
小學生的學習不主動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年齡太小,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師也認為他們沒有必要學會主動學習,習慣為他們計劃好一切。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學生不用花費太多功夫,但是他們這樣學習,永遠都學不會自主學習,所以導致了他們的語文學習效率很低下,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師改變自己固有的教學方式,不能像以往一樣,為學生面面俱到地計劃好一切,讓學生跟著自己的腳步走,不能在課堂上把主動權(quán)掌握在自己手中,雖然掌握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很重要,有的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是為了幫助他們制定更好的學習計劃,讓他們的學習更有效果,但這只是部分教師的正確想法。有很多教師并不是為了這個才想要掌握學習計劃,而是習慣了主導學生,這種想法的驅(qū)使下學生就很容易產(chǎn)生惰性,不愿意主動好好學習,而且課堂本來就是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樂趣,讓他們能夠?qū)@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加強課堂的參與意識,這樣在學習時就能更有動力,所以教師改變教學方法很有必要。教師可以采用翻轉(zhuǎn)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和教師互換位置,讓他們體驗到這門學科的樂趣,讓他們愛上自己計劃自己的學習,這樣他們的學習就會更加主動,同時也能更理解教師教學的不容易,會在課堂上更加認真對待教師的授課。也可以多提問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多發(fā)言,體會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有利于他們改變自己對這門學科的看法,在學習語文時能更用心。教師改變教學方法不僅能讓學生的學習化被動為主動,而且能夠改變學生對語文的看法,小學生由于受各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對語文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錯誤的看法,認為不用太用心、不用太努力,語文也可以學好。所以,對待語文的態(tài)度也不認真,如果教師也持這樣的態(tài)度教學,那么小學生的語文基礎肯定打不好。因此,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看到自己積極的教學態(tài)度也能給學生做表率,讓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有所改變,這樣在學習時才能有高效率。
二、課后談心,改變學生的對語文教師和語文的看法
在學習中,除了教學,和學生處好關系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對于一個人的看法往往會決定他們對這個人周圍的事物的看法,如果他們喜歡語文教師,那么他們也會喜歡語文。反之,如果他們討厭語文教師,也自然就會討厭語文,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這一點,如果他們忽略了和學生關系的處理,那么無論在教學上花費多大的功夫都是徒勞。小學生根本不會理會教師的教學,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后和學生談心,或者是一個個進行,或者是針對某類型的人進行,這樣讓學生能夠?qū)φZ文教師有不一樣的看法,教師和他們談話是要敞開心扉,積極詢問他們對語文的看法,問他們最近的學習效果如何,希望自己用什么樣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問學生最近是否有什么事影響他們的學習,如果學生告訴了教師確實有些因素影響自己的學習。如同學關系或者是家庭的關系,教師要認真傾聽,幫助他們答疑解惑,讓他們走出困境,這樣的談心能夠讓學生改變對教師的看法,從而在語文課堂上更加認真,學習起來就會很有效。小學生雖然心思沒有那么重,但是不可避免的還是會有很多因素影響到他們,教師通過談心能夠讓自己看到學生最近的狀態(tài)以及原因,不會對學生隨便評價,造成雙方的誤會,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好的教育者不僅會教導,而且也要學會做人心靈的指引者,課后談心就是很好的一種方法。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最近有同學的學習狀態(tài)不對,或者學習熱情不高,就要及時了解他們是不是出了什么狀況,對癥下藥,幫助他們盡快把心思回歸到課堂,只有這樣,有效教學才能實現(xiàn)。
三、教會學生預習
預習我們都不以為然,教師只是隨口一說,學生也不見得聽或者不聽,但是如果學生真的能夠?qū)W會預習的的話,那么他們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預習和不預習的區(qū)別真的很大,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不大,所以他們有很多的課外時間,教師就要把握好這一點,告訴學生在課后要預習,那么如何讓預習起到我們所期待的效果呢?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有這個意識,很多教師即使讓學生下去預習,學生也不一定會聽,原因就是學生沒有這種意識,教師布置的口氣太過隨意,導致學生認為這個步驟是可有可無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讓學生預習時,要告訴學生預習的重要性,安排的口氣一定不能過于隨便,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很重視這件事,這樣學生就不會輕易忘記自己需要預習,內(nèi)心會有緊迫感來讓自己預習。其次,教師要有讓學生預習的正確方法。在告訴學生要預習之后,教師就要給學生布置預習的任務,以此來確保他們真的會預習,如果只是告訴學生要預習卻沒有任何任務,那么他們預習時也不會認真。所以,教師要告訴他們預習時要找出哪些問題的答案,預習時要把自己有疑問的地方做上標記,在課堂上可以隨時向教師提問,這樣學生在預習時就會有目地,不會漫無目的的隨便瀏覽。最后,教師要讓預習起到它的作用,在上課之前檢查學生的課本上是否有預習的痕跡,有沒有勾畫相應的內(nèi)容。如果有的同學沒有預習,教師可以采用第二種談心的方式和學生交流,讓他們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教會學生預習是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如果真的想要提高效率,預習是最好的選擇。
四、總結(jié)
要提高小學語文的學習效率,只要教師用心教學就一定可以做到,小學生比較容易操控,也更聽話,所以比較容易進行,以上提到的三種方式,能夠讓教師奏響有效教學的旋律,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楊代平.奏響有效教學的主旋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6,(61):43.
[2]陳秋芳.奏響有效教學的號角——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15,(12):25.
[3]張海燕.奏響新課標的篇章——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讀與寫,2013,(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