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焦家遺址看大汶口文化的社會性質與文明模式

      2017-09-15 06:02:32李伯謙
      關鍵詞:焦家大汶口古國

      □李伯謙

      從焦家遺址看大汶口文化的社會性質與文明模式

      □李伯謙

      焦家遺址位于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qū)和歷城區(qū),南距著名的城子崖遺址4公里,是一處以大汶口文化為主的面積達100萬平方米的遺址。1987年調查時發(fā)現(xiàn),后做過小面積的試掘,20世紀90年代后期因發(fā)現(xiàn)玉器而遭到大規(guī)模盜掘。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山東大學考古與文博學系在此進行了兩次大規(guī)模的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約2000平方米,迄今已發(fā)現(xiàn)房址109座、墓葬207座、灰坑近千處,此外還有陶窯、祭祀坑等[1]。無論是遺址范圍之廣、發(fā)掘面積之大、出土遺跡種類和數量之多,還是墓葬等級之高,都是大汶口文化發(fā)現(xiàn)以來可以和大汶口[2]、陵陽河[3]等比肩的最重要的遺址之一。今年6月10日,我和王巍應山東大學邀請,出席了在焦家遺址考古現(xiàn)場舉辦的公眾考古基地掛牌儀式,并有幸參觀了該遺址的發(fā)掘現(xiàn)場,耹聽了考古隊領隊王芬教授從居址與墓葬兩個角度對焦家遺址2016—2017年度發(fā)掘成果的分析及對大汶口文化聚落考古新收獲的總結,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鼐┖?,我再次翻閱了《大汶口》等發(fā)掘報告和有關論文,聯(lián)系在焦家遺址的所見所聞,對大汶口文化的社會發(fā)展階段和文明演進模式進行了重新思考,現(xiàn)將感受和心得體會寫出,并與同行交流。

      大汶口文化因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山東省汶上縣大汶口遺址的發(fā)現(xiàn)而得名。在大汶口文化發(fā)現(xiàn)和命名以來的50多年間,考古工作者通過持續(xù)不斷的努力,已對其分布范圍、年代分期、類型劃分、文化面貌、淵源去向、社會結構和其與周鄰其他文化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不少方面和一些問題上已形成了趨同的認識,這在嚴文明[4]、張學海[5]、欒豐實[6]等學者的論著中多有述及。關于大汶口文化所處的社會發(fā)展階段,從發(fā)表的研究文章看,20世紀80年代以前,基本上都認為是處于原始社會末期的父系家長制階段或軍事民主制時期。出版于1974年的《大汶口》發(fā)掘報告在結束語中云:“墓葬揭示的材料表明,大汶口文化處在母權制日益崩潰、父權制逐步來臨的時代,這是古代的氏族社會發(fā)生深刻變化的一個歷史階段?!盵7]1981年,著名的古文字學家唐蘭先生根據對陵陽河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出土的大口缸上的刻畫圖符的研究,認為該刻畫圖符已是文字,主張至少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已進入文明時代[8],從而開啟了大汶口文化社會性質的大討論。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紛紛著文,各抒己見。這場討論,大大提高了大汶口文化的知名度,推進了對大汶口文化的研究。但討論的結果,多數人認為大汶口文化仍是原始社會末期的文化,少有人支持大汶口文化已進入文明時代的觀點。1985年,蘇秉琦先生在考察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中的壇、廟、冢等遺跡之后,第一次提出“古國”的概念[9],受此啟發(fā),在討論包括大汶口文化在內的一些文化的社會性質時,也有了新的進展。1997年,長期主持山東考古工作的山東省考古研究所所長張學海在 《海岱地區(qū)史前考古若干問題思考的提綱》一書中寫道:“中晚期尤其是晚期大汶口聚落,社會生產發(fā)展迅速,陶器快輪技術的推廣,制陶工藝的進步,白陶、蛋殼陶的發(fā)明,產品產量的大幅增長,玉石器管鉆孔技術的發(fā)明和推廣,切割琢磨技術的飛躍,手工藝新領域的開辟,玉牙雕刻珍品的制作,銅的使用,使勞動產品前所未有的豐富,社會經濟空前繁榮;另一方面,貧富兩極分化,社會分化繼續(xù)加??;同時,隨著人們活動領域的擴大,根據交流、傳播信息的需要,出現(xiàn)了文字。所有這些,都表明大汶口文化晚期,生產力、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已超越原始社會所能承受的水平,這里已是古國。”[10]他同時提到的古國還有付家、陵陽河。山東大學考古學科帶頭人欒豐實教授在《大汶口文化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一文中[11],專門有一節(jié)討論大汶口文化的社會性質問題,他是在將大汶口文化分為早、中、晚三期的基礎上進行討論的,他說:“大汶口文化早期階段,就社會發(fā)展的整體水平而言,尚處在氏族公有制末期……中期階段,家族私有制迅速推開,并逐漸確立下來。氏族公有的成分盡管依然普遍存在,但已退居次要地位……這一時期社會經濟出現(xiàn)的跳躍式發(fā)展,其內在動力就是出現(xiàn)了與當時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新的生產關系——家族私有制??梢哉f,中國早期文明社會和家族私有制有著密切聯(lián)系,而研究文明起源,家族私有制的產生是其最近的源頭。晚期階段,家族私有制進一步發(fā)展壯大。一些先進的文化小區(qū),如大汶口小區(qū)、陵陽河小區(qū)、野店小區(qū)、花廳小區(qū)等部落古國已經產生,社會已進入初期文明時代?!?015年,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出版的課題成果《聚落演變與早期文明》一書中,欒豐實在應邀所寫的《海岱地區(qū)的史前聚落演變與早期文明》[12]一文重申了這一觀點。他說:“到了這一階段(指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引用者加),至少在一些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已經跨進了早期國家的門檻。從橫向上比較,他們與以瑤山、反山等為代表的良渚文化發(fā)達地區(qū)在時間上大體同時,形成南北呼應之勢?!边@大體就是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對大汶口文化社會性質認識的基本情況。這雖然反映了對大汶口文化研究的深入和進展,但細加分析,也可看出其間在認識上的一些歧異和差別。在我看來,至少有三個問題是還需要討論的。那就是:(1)大汶口文化早期和中晚期的社會性質是否明顯不同;(2)如何理解蘇秉琦先生提出的“古國”的概念,張學海、欒豐實認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已進入 “古國”階段的“古國”和蘇秉琦先生提出的“古國”概念是否一致;(3)大汶口文化“古國”和山東龍山文化“方國”之間有什么本質區(qū)別。

      關于第一個問題。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器物類型學研究和文化面貌比較,將大汶口文化分為連續(xù)發(fā)展的三期的意見,得到了學術界廣泛的認同,是可以成立的。但其早期和中晚期之間是否發(fā)生了社會性質的重大變化尚需分析。從墓葬來看,欒豐實統(tǒng)計了大汶口、王因、野店、劉林、大墩子五處大汶口文化早期1372座墓葬的資料,以墓葬為單位,沒有隨葬品的431座,占31.4%;有1~5件的638座,占46.5%;6~10件的190座,占 13.8%;11~20件的 79座,占 5.8%;21~50件的 27座,占2%;50件以上的 7座,占0.5%。沒有任何隨葬品的占了1/3,而隨葬品50件以上者卻不到1%,可見大汶口文化早期貧富之懸殊。這種墓葬反映出來的貧富分化現(xiàn)象發(fā)展到中晚期階段有增無減,而從欒豐實同一篇文章中對大汶口文化晚期8處遺址墓葬隨葬品數量分級的統(tǒng)計則看出晚期階段“以墓群為代表的家族之間的貧富分化更為明顯”,他將這8處遺址分為三個等級:“大汶口、陵陽河和野店為等級較高的中心聚落遺址;大朱村、三里河、西夏侯和尉遲寺為次一級的聚落遺址;而建新則為第三等級遺址。”但不管早期還是中晚期,墓葬表現(xiàn)出來的貧富分化是存在的, 程度上雖有不同,但并無根本區(qū)別。 墓中隨葬品的類別也是考察其分化狀況的一個方面。無論早期還是中晚期,墓葬中凡有隨葬品者,除日常生活用陶器之外,有的還見有彩繪陶器、蛋殼陶器、象征權力地位的玉石鉞及骨牙雕筒、獐牙、龜甲等,有的還隨葬豬頭、豬下頜骨或豬蹄。我們查閱了《大汶口》報告的墓葬登記表,在65座大汶口文化早期墓中,有8座墓隨葬有玉石鉞(有的稱為鏟),M10是座大墓,墓坑長4.2米、寬3.2米、深0.36米,隨葬品100多件,并在腰際置一件制作極為精美的玉鉞(圖一);有些墓,如 M2002、M2018等雖寫為斧,但這種穿孔石斧,實際功能也可能是鉞。晚期墓有25座,其中,10座墓隨葬有鉞(鏟),M25一座墓竟隨葬了6把石鉞(稱為鏟),當然有些寫為斧的,實際也應是鉞。這就是說,隨葬象征權力地位的兵器的現(xiàn)象,早、晚期墓葬都是存在的。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大汶口文化早、中、晚三期之間,不僅在物質文化面貌上一脈相承,在反映社會演進的諸方面也是綿延相續(xù),難以截然分開。

      圖一 大汶口遺址早期大墓M10平面圖

      關于第二個問題。張學海、欒豐實兩位先生都認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已進入了“古國”階段,如單就使用“古國”這個詞而言,我也同意。但細細品味蘇秉琦先生所說的“古國”的概念,我總覺得張、欒兩位所說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已進入“古國”階段的“古國”和蘇先生所說的“古國”并不完全相同,兩者之間,有那么一點點差異。蘇先生于1985年第一次提出“古國”時只是說“古國,指高于部落之上的、穩(wěn)定的、獨立的政治實體”,那時蘇先生心目中的“古國”是指他剛剛考察過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中的壇、廟、冢遺跡,他認為“古國”進一步發(fā)展下去是“方國”。1992年,他在《迎接中國考古學的新世紀》一文中談到良渚文化玉器大墓和祭壇時說,這些相繼發(fā)現(xiàn)“使這一地區(qū)史前文化研究在中國文明起源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良渚文化可能已進入方國時代的問題已提到日程上來”[13]。此后,張忠培、嚴文明相繼著文,認為良渚文化已進入文明時代。我在《中國文明演進的三個階段》[14]一文中,將蘇先生說的“方國”理解為由古國發(fā)展來的王國,認為王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也是這個意思。而古國則是由基本平等的原始社會向分層的階級、國家社會過渡階段的政治形態(tài),大體相當于西方學術界所說的酋邦。在對良渚文化所處社會發(fā)展階段的認識上,我和張學海、欒豐實是一致的,但對大汶口文化社會性質的認識上卻似乎有所不同。欒豐實在其著名的《海岱地區(qū)的史前聚落演變與早期文明》一文中, 明確地說:“到了這一階段(指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引用者注),至少在一些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已經跨進了早期國家的門檻。從橫向上比較,他們與以瑤山、反山等為代表的良渚文化發(fā)達地區(qū)在時間上大體同時,形成南北呼應之勢?!边@就是說,他們認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像大汶口、陵陽河等這些遺址均已進入了蘇先生所說的方國 (我主張的王國)階段。我覺得,在這方面還是需要對“古國”與“方國”的概念、“古國”與“方國”的區(qū)別進一步厘清,需要找到并確定“古國”和“方國”在考古學遺存上的典型代表。

      第三個問題,即“古國”和“方國”的關系。按照前引蘇秉琦先生《迎接中國考古學的新世紀》一文中透露的看法,他顯然是將“古國”和“方國”分為兩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良渚文化已開始進入“方國”階段,“方國”其實就是王國,而“古國”則是王國的前身。我認為:就山東而言,如果將大汶口文化看作“古國”階段,那么,以城子崖為代表的山東龍山文化城址[15](圖二)和臨朐西朱封山東龍山文化大墓[16](圖三)這類遺存便是“王國”階段的代表了。山東龍山文化較大汶口文化,有繼承也有發(fā)展:大汶口文化時期,設防的城已經出現(xiàn),而到山東龍山文化階段,城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大汶口文化時期,擁有軍權和大量財富的權貴階層已經出現(xiàn),而到山東龍山文化階段,所謂的權貴階層又有分化,催生了像西朱封M202、M203那樣集一切權力于一身的極少數首領人物,這或許就是 “王國”的王。遺憾的是,山東龍山文化時期城址雖然發(fā)現(xiàn)不少,但城內布局搞清楚的不多;西朱封遺存發(fā)現(xiàn)過少,其規(guī)模和內涵還構不成王國都城的氣派。我們期盼山東龍山文化有新的、更重要的發(fā)現(xiàn)。

      圖二 山東龍山文化城子崖城址平面圖

      圖三 臨朐西朱封山東龍山文化大墓

      史前文化走向文明的模式是我感興趣的學術課題。2008年,當我通過對紅山、良渚、仰韶文化大墓隨葬玉器的觀察,提岀當時存在崇尚神權和崇尚軍權——王權的兩種模式之后[17],經常有人問我:你認為大汶口文化走向文明遵循的是什么模式?可是由于我對大汶口文化缺乏研究,頭腦中還沒有清晰的認識,回答常常是模棱兩可,或者干脆告訴人家“我沒認真研究,不清楚”。這說的是真話,但在我重新翻閱過《大汶口》等發(fā)掘報告后,特別是參觀過焦家遺址發(fā)掘現(xiàn)場之后,我的認識清楚了,立場堅定了;大汶口文化走向文明的模式不同于紅山文化的崇尚神權模式,而和崧澤文化、仰韶文化基本一致,是崇尚軍權——王權的模式。焦家遺址發(fā)現(xiàn)的207座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中,有20多座大墓,除了隨葬有反映財富的大批陶器和骨制雕筒、獐牙、龜殼等珍貴物品外,幾乎都在墓主人腰部放有1~2件玉石鉞,也有其他玉器,但多是掛在頸部的由小件玉器穿綴而成的項鏈和套在手臂上的玉鐲、玉環(huán)等飾品。其中M152是最大的一座墓,長 4.4米、寬 2.65米,面積11.66平方米,重槨一棺,隨葬大批陶器、兩件玉石鉞及裝飾品(圖四),而不見或少見紅山文化大墓中幾乎都隨葬有的充滿宗教色彩的玉豬龍、勾云形器及鸮、鷹、蟬等玉器,和張家港東山村崧澤文化早中期大墓的情況十分相似。焦家遺址發(fā)現(xiàn)的房址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中數量最多的,有半地穴式、地面單間建筑、多間連排建筑(圖五),是研究當時家族氏族狀況、婚姻形態(tài)和社會結構極其珍貴的材料。在焦家遺址未發(fā)現(xiàn)大型祭壇等宗教祭祀設施,雖在焦家遺址的墓地中的確曾發(fā)現(xiàn)有動物和器物等祭祀坑 (圖六),但從其所在位置可以看出,那只是建立在血緣關系基礎上的晚輩祭奠長者的遺存,并不是向自然神祇致祭留下的痕跡,與神權崇拜并無必然聯(lián)系。全面研判焦家遺址,其遺跡、遺物中不排除含有某些反映宗教信仰、神權崇拜的因素,但主體成分反映的是軍權和王權,因此可以肯定地說:大汶口文化走向文明的模式是軍權——王權模式,而不是神權模式。

      圖四 焦家遺址M152全景圖

      圖五 焦家遺址房址

      圖六 焦家遺址器物及動物祭祀坑

      [1]李政:《魯北地區(qū)發(fā)現(xiàn)距今5000年前后大型中心聚落遺址》,《中國文物報》2017年7月4日。

      [2]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山東省博物館:《大汶口新石器時代墓葬發(fā)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續(xù)集:大汶口遺址第二、三次發(fā)掘報告》,科學出版社,1997年。

      [3]王樹明:《山東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墓葬發(fā)掘簡報》,《史前研究》1987年第3期;蘇兆慶:《莒縣文物志》,齊魯書社,1993年。

      [4]嚴文明:《略論大汶口文化》,原載《新石器時代考古》,1972年;后收入《史前考古論集》,科學出版社,1998年。

      [5]張學海:《二十世紀山東先秦考古基本收獲述評》《山東史前聚落時空關系宏觀研究》,兩文均收入《張學??脊耪摷罚瑢W苑出版社,1999年。

      [6]欒豐實:《大汶口文化的社會發(fā)展進程研究》,《古代文明:輯刊》,2003年;《海岱地區(qū)的史前聚落演變與早期文明》,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編,《聚落演變與早期文明》,文物出版社,2015年。

      [7]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山東省博物館:《大汶口新石器時代墓葬發(fā)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

      [8]唐蘭:《中國奴隸社會的上限遠在五六千年前》《再論大汶口文化的社會性質和大汶口陶器文字》,兩文均收入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編的 《大汶口文化討論文集》,齊魯書社,1981年。

      [9]蘇秉琦:《遼西古文化古城古國——試論當前考古工作重點和大課題》,《遼海文物學刊》創(chuàng)刊號,1986年。

      [10]張學海:《海岱地區(qū)史前考古若干問題思考的提綱》,《張學??脊耪摪浮?,學苑出版社,1999年。

      [11]欒豐實:《大汶口文化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原載1997年《海岱地區(qū)考古研究》,后收入 《欒豐實考古文集(一)》,文物出版社,2017 年。

      [12]欒豐實:《海岱地區(qū)的史前聚落演變與早期文明》,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編,《聚落演變與早期文明》,文物出版社,2015年。

      [13]蘇秉琦:《迎接中國考古學的新世紀——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教授訪談錄》,《東南文化》1993年第1期。

      [14]邵望平、汪遵國:《中國古代文明演進的三個階段》,《文明探源與三代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2011年。

      [15]欒豐實:《關于海岱地區(qū)史前城址的幾個問題》,《東方考古(第 3集)》,科學出版社,2006年。

      [16]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臨朐縣西朱封龍山文化重槨墓的清理》,《海岱考古》第一輯,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山東臨朐朱封龍山文化墓葬》,《考古》1990年第7期。

      [17]李伯謙:《中國古代文明演進的兩種模式——紅山、良渚、仰韶大墓隨葬玉器觀察隨想》,《文物》2009年第3期,后收入《文明探源與三代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2011年。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吳倩 趙建春]

      猜你喜歡
      焦家大汶口古國
      焦家斷裂帶成礦特征分析
      山西冶金(2022年3期)2023-01-14 22:54:56
      膠西北焦家斷裂帶成礦后斷裂活動對焦家式金礦破壞作用及找礦方向探討
      地質論評(2022年1期)2022-02-19 02:44:44
      揭開“河洛古國”的神秘面紗
      金橋(2021年3期)2021-05-21 08:05:46
      劉思濤作品
      藝術家(2020年7期)2020-09-09 07:36:36
      基于大汶口文化元素的泰安太陽部落景區(qū)發(fā)展研究
      公元前第三千紀中國東部的太陽神——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圖形符號新考
      東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5:28
      穿越千年 尋找夢中的高棉古國
      旅游世界(2019年1期)2019-01-24 17:19:42
      第八章 神秘的古國傳說
      焦家金礦成礦規(guī)律研究
      山東大汶口盆地趙家店石膏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探討
      汕头市| 姚安县| 通道| 罗定市| 尉氏县| 广昌县| 容城县| 应城市| 台安县| 湟中县| 海阳市| 和田县| 当涂县| 江孜县| 临漳县| 普宁市| 迁安市| 浮梁县| 琼中| 肇东市| 东莞市| 读书| 宽城| 陈巴尔虎旗| 开远市| 梅河口市| 兴国县| 梅州市| 石阡县| 台南县| 巨鹿县| 平湖市| 文登市| 卢氏县| 惠东县| 罗城| 霞浦县| 宝清县| 曲周县| 尖扎县| 浦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