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友斌
【摘要】機械制圖創(chuàng)新立體教學資源是以機械制圖典型立體模型為基礎,將預先印有帶機械制圖知識點的三維折紙模型印制成二維展開圖,學生將二維展開進行剪裁、折疊、粘合后,即可成為帶機械制圖知識點的三維立體模型,將利于學生建立空間與平面圖形之間的橋梁。
【關鍵詞】機械制圖 創(chuàng)新立體教學資源 折紙模型 立體模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0-0123-01
引言
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yè)的一門技術基礎課。學習的目的是培養(yǎng)并掌握制圖理論、技術標準和熟練的繪圖技巧,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為其它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1]。許多初學者因缺乏空間想象能力,常常導致對制圖課無所適從。因此,有必要用有效的解決方案,幫助學生快速搭建空間模型與平面圖形之間的橋梁。
一、機械制圖傳統(tǒng)輔助教具的主要弊端
在傳統(tǒng)機械制圖教學中,制圖教師常用實物模型教學,教學效果很好。
但是,實物模型只能在課堂上使用,但是課后因手中沒有實物模型,致使課后自己練習時卻不知所措。
因此,有必要用有效的解決方案,使學生在機械制圖課程學習過程中,有成本低、實施簡單、在課堂上和課后都能方便使用的實物模型。
二、機械制圖創(chuàng)新立體教學資源制作方法
機械制圖創(chuàng)新立體教學資源就是針對前述弊端,經(jīng)多年實踐而形成的教學成果。這一教學資源是將三維模型各組成面印制成二維展開圖,三維模型各組成面上印有機械制圖相關知識點,如圖1所示。學生將二維展開圖沿粗實線剪開、沿虛線向同一方向折疊、雙點劃線反方向折疊,再按圖1所示二維展開圖中數(shù)字標號順序粘接后,即可成為帶機械制圖知識點的三維立體模型,如圖2。(注:本創(chuàng)意已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專利申請?zhí)?01510089851.2)。
三、機械制圖創(chuàng)新立體教學資源使用方法
該立體教學資源按機械制圖學習認知規(guī)律,設計典型特征幾何體及組合體共50多種折紙模型供初學者使用,這些模型配套有相關機械制圖練習題。學生可結合模型,通過模型上機械制圖相關知識點,理解機械制圖學習內(nèi)容,再通過與模型配套的練習,掌握機械制圖投影的基本規(guī)律。復雜的組合體模型,能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投影關系。教師也在教學過程中將幾種模型以不同的結合面組合,讓學生真實感受組合體繪圖的方法,掌握組合體繪圖方法。
四、教學效果
機械制圖教學模型是筆者通過多年教學積累設計完成的,教學實施初期只是設計一些幾何基本體折紙模型供學生使用,但學生反響熱烈,特別是學生能自己打印模型,自行制作并隨時能用,及大地幫助的學生——尤其是文科生對空間體的學習,為讓學生更充分理解基本體模型及基本體模型的截切后的形狀,在隨后的幾年中,通過不斷更新模型,不斷實踐,形成了系統(tǒng)的機械制圖教學立體資源。
參考文獻:
[1] 楊瓊.淺談機械制圖教學中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yǎng)[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 (29):93.
[2] 姚潔.淺談《機械制圖》中模型的應用[J].《職業(yè)》,2011(03):29-30 .
課題來源:湖南省教育科學2012年規(guī)劃課題成果(課題批準號:XJK012CZJ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