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辯論不是簡單的文字游戲,而是語言的藝術、思想的碰撞、更是智慧的交鋒。本文從2017年中國辯論公開賽的辯題進行探討英國議會制辯論賽賽制下的備賽培訓,以期對其他兄弟院校培訓及辯手參賽有所助益。
【關鍵詞】英國議會制辯論賽 中國辯論公開賽 辯題 培訓
【中圖分類號】D756.1;H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2-0235-01
引言
《墨子》有言:“辯,爭彼也。辯勝,當也。”而是否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是應用型外語人才的基本要求,同樣也是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辯論能力,仍是一個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從1997年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開始舉辦英語辯論賽起,各級各類英語辯論賽越來越受到高等學校的重視,同時也搭建起了學生凸顯自我、思想交流、關注社會的平臺。
1.英國議會制辯論賽與中國辯論公開賽
英國議會制賽制(BP/British Parliamentary Debating Format,又稱世界大學生辯論錦標賽(WUDC)賽制)。BP制是模仿英國議會議事而設計的辯論賽賽制的總稱。每場辯論分正反兩方,每方兩隊,每隊兩人,每兩隊臨時組成一方,8位辯手按發(fā)言順序辯論角色和履行的職責分別是:政府首相、反對黨領袖、政府副首相、反對黨副領袖、政府閣員、反對黨成員、政府黨鞭以及反對黨黨鞭,每位辯手發(fā)言時間7分鐘(含質詢時間Point of Information)。
中國辯論公開賽(CHINA OPEN,簡稱CO)是中國境內規(guī)模最大的辯論賽事,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國際性中英文雙語辯論賽事。CO由美國Willamette University和西安交通大學于2010年聯(lián)合創(chuàng)辦,其規(guī)模僅次于WUDC。該賽事的國際性、公正性和學術規(guī)范性受到廣泛認可,歷年賽事均吸引大批中、美、日、韓多國辯手參賽。
2.2017 CO辯題分析
BP制辯題涉及面廣, 涵蓋了當今社會的諸多方面,主要是與當前時事熱門話題、世界各地的文化習俗有關,著有爭議性、挑戰(zhàn)性與思辯性的特點。2017 CO的辯題如下:
六輪循環(huán)賽辯題:①本院對“網(wǎng)紅經(jīng)濟”在中國的迅猛發(fā)展表示遺憾。②本院將使用人工智能替代人類進行司法審判。③本院作為韓國政府,將取消部署“薩德”。④作為中國政府,本院要求中國頂尖大學在招生時對中國學生和外國留學生一視同仁。⑤本院認為,國際社會應當制定具有強制約束力的國際性減排協(xié)議。⑥本院將支持公民自愿搭乘僅具備單程航行能力的宇宙飛船開展“有去無回”的探險。
四分之一決賽辯題:作為國際足聯(lián),本院將取消卡塔爾2022年世界杯舉辦權。
半決賽辯題:對于“頭移植”手術取得成功的患者,本院將允許他/她取得一個新的社會身份。
決賽辯題:作為美國國會,本院將允許美國情報機構合法隱瞞其已經(jīng)掌握的互聯(lián)網(wǎng)和個人計算機漏洞。
英國議會制辯論賽辯題可主要分為政策性辯題和價值觀辯題兩類。 政策性辯題就某一政策是否得以實施貫徹而進行探討,而價值觀辯題則就某種價值觀點做出判斷并加以論證。從上述2017 CO辯題看,主要是政策類辯題。但是政策性辯題中,也存在一定的價值判斷,比如辯題“本院將使用人工智能替代人類進行司法審判”。除了政策性與價值觀辯題外,還有辯題也可以歸于事實性辯題,如“本院作為韓國政府,將取消部署“薩德”。
從辯題涉及面看,有經(jīng)濟(網(wǎng)紅經(jīng)濟)、科技(頭移植)、政治(取消部署“薩德”)、環(huán)保(國際性減排協(xié)議)、教育(中國頂尖大學招生)、體育(2022年世界杯舉辦權)等方面的辯題。
3.備賽培訓
根據(jù)2017 CO的辯題,筆者將從個體培訓和團體模擬兩個方面對于英國議會制辯論賽的備賽培訓進行探討。
3.1個體培訓
個體培訓首先要注重的是辯論語言的強化。辯論賽有別于演講賽語言,盡管都是使用英文進行,除了常規(guī)的評價標準外,辯論更加注重內容的表達、思維的傳遞,加上辯論陳述時間(POI會隨時被對方辯手提出)有限,所以說限時訓練非常重要。
其二,辯論賽中的思辨力強化。思辨是一種抽象能力,建立在語言水平基礎之上,對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尤為重要。BP辯論不是簡單的文字游戲,而是通過陳述、討論、批駁等方式進行嚴密的論證。從上述的辯題看,辯手需要從國別差異(美國、韓國)、現(xiàn)實與虛擬(人工智能審判)等方面建構自己的論據(jù)。建議采用辯論式教學,需要辯手查閱資料、熟悉素材、并進行分析、綜合、歸納。而教師需要引導辯手調整知識結構,拓寬視野, 同時做好辯論教學理念與方法的更新,對辯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盡可能地對辯手的邏輯推理、探究思辨能力進行開發(fā)、培養(yǎng)。
3.2 團體模擬
BP制辯論賽的一輪模擬必須要8人才能進行,辯手要想打遍所有方位需要8場的模擬。實踐是檢驗效果的最好方式。團隊模擬有助于辯手之間思維火花的碰撞、集思廣益;每輪模擬之后各辯手可以互相點評;最后由指導教師總結點評,整體培訓節(jié)奏緊張、有序。BP辯論技巧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一種素養(yǎng),也就是說可以通過培養(yǎng)獲得,也是可以在演練活動的反饋中慢慢得到鞏固。團體模擬還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辯手在激烈辯論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
結語
通過了解BP制下的中國辯論辯論公開賽對辯論教學有著積極現(xiàn)實意義性。筆者希望通過辯論備賽培訓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思辨能力、臨場能力,同時不斷完善并實踐BP制辯論培訓方法,來為國際舞臺上的“中國好聲音”助力。
參考文獻:
[1]孫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養(yǎng),將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引向深入[J].中國外語,2011(3):49-58.
[2]譚春萍,黃曉丹,何高大.思維瓶頸與思辨能力探析——以英國議會制辯論賽為例[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1): 208-210.
[3]萬江波. 芻議議會制辯論賽及其影響——以“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賽制研究為例[J].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0(春):128-136.
[4]袁慶鋒,淮艷梅.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改革模式探索:英國議會制辯論模式的圖式建構分析[J].科技信息,2011(21):30-32. 作者簡介:
陳柯(1982.01-),男,35歲,漢族,重慶人,湖南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英語演講與辯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