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同雙
在初中階段,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的情況比較常見,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成了廣大教師和家長們共同關注的問題.為了有效改善學生的厭學心理,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現(xiàn)有幾點體會供大家探討.
一、做好“小初銜接”是改善學生厭學心理的前提
以數(shù)學為例,產(chǎn)生厭學心理的學生大部分小學數(shù)學基礎較差,對數(shù)學不感興趣.進入中學后,他們上課聽不懂,作業(yè)不會做,考試成績差,在同學面前沒面子,在家長面前沒底氣.要改變這種局面,教師應該做好“小初銜接”,幫助學生走出這個困境.由于小學數(shù)學內(nèi)容少、難度低、知識面窄、直觀性強,而初中數(shù)學內(nèi)容多、知識面廣、邏輯性強、運算復雜,對于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要想很快適應,難度較大.教師要做好小學數(shù)學與初中數(shù)學教學內(nèi)容的銜接.例如,在七年級學習“有理數(shù)的計算”時,出現(xiàn)了類似“-5-3”的計算題.由于引入了“負數(shù)”這一概念,“-5-3”可以解讀為(-5)+(-3),相當于在生活中小明支出了5元錢,然后又支出了3元錢,共支出了8元.而小學教材里“-”就是減號,所以,會有學生誤解為“-5減去3等于-2”,把5前面的符號當成了小學時學過的減號.因此,教師在講解有理數(shù)的“正數(shù)、負數(shù)”時,一定要幫助學生把“-”號的意義和小學階段的減號區(qū)別開、銜接好、講清楚,避免學生進入誤區(qū).此外,講解時還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由淺入深、自然過渡,不要急于求成,要盡可能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步,使學生保持對數(shù)學的興趣.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是改善學生厭學心理的關鍵
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設計有效的數(shù)學活動,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例如七年級教科書中有一道練習題:“把一個封閉的正方體紙盒拆成一個平面圖形,能得到幾種不同的平面圖形?”一些有厭學心理的學生,平時就對折折疊疊感興趣,因此做起來快、種類也很齊全,讓人刮目相看.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讓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的無窮魅力和樂趣,進而改善對數(shù)學的厭學心理.
三、因材施教、定向指導是改善學生厭學心理的保障
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定向指導,爭取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共同提高.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鼓勵他們?nèi)L試那些靈活性高、開放性強的作業(yè);對成績一般的學生,布置難度適中的作業(yè);對于那些基礎差、能力弱的學生,給他們多布置基礎題,讓他們通過看教材和例題就能會做.除此之外,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抑制了他們的厭學心理.
四、提升自信心是改善學生厭學心理的動力
信心是動力的源泉,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樹立自信心.幾道題不會做、一次考試成績下降,都有可能打擊學生的信心.沒有自信,學生的情緒就會低落,這時候,教師應努力找到他們的閃光點,恰如其分地表揚他們、鼓勵他們,幫助他們他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讓他們真正體會到教師的關愛,使他們增強學習自信心、設立有可能達成的小目標,比如“下次考試把名次提升4-6名”等,目標的達成會成為學生提升自信心的最大推動力.
全面提高素質教育、改善學生厭學心理是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不可忽視.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采用適當?shù)慕虒W手段、精心設計教學內(nèi)容、探索更高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的厭學心理最終轉變成“我愛學、我樂學”的積極心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