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亞軍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僅僅要求在詞匯、語法等能力的培養(yǎng)上,往往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中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要求高中生寫作的英語文章必須結構完整、內(nèi)容連貫。這就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的作文更加具有文采,筆者通過精選文本、自主修改、連貫銜接、組合材料等方法,來逐漸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中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精選文本,分析邏輯結構
日常,筆者在檢查學生作文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文雖然沒有任何的語法和詞匯等錯誤,但是讀起來給人的感覺總是十分生硬。仔細分析后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文在邏輯結構中出現(xiàn)了問題,因此在教學中,筆者通過精選優(yōu)秀文本等方式,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分析、體會作文的邏輯結構。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邏輯結構,我為學生精選了一篇題目為“Water”的優(yōu)秀文章,如下:People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A person will remain alive even if he doesnt eat anything for five days, but he may die if he doesnt drink any water for a single day. We must take action to fight against water pollution, and laws must be made to prevent the rivers being polluted. We should never waste any water in our daily life. If everybody makes good use of water, the problem will be solved. 給出這篇文章后,為了使學生有更好的理解,筆者采用了提問的方式:
師:這篇文章主要是寫什么的呢?
生:主要講了水的重要性、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
師:誰能告訴我,這篇文章是怎么安排敘述的?
生:先通過我們生活中離開什么都離不開水來告訴我們水的重要性,然后通過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來呼吁大家節(jié)約用水。
師:通過這樣的寫作安排,我們理解起這篇作文來是不是十分容易?
生:是。
然后,我告訴學生這就是邏輯結構,在寫作中應當注重作文邏輯的合理性,通過分析,學生很快就明白了這一點。在以后的寫作中,邏輯的合理性有了改善。
在上課的時候,教師為學生精選作文,并引導學生進行主旨大意的提煉、寫作思路的闡述,慢慢的、一點一滴的積累后,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會注意到文章的邏輯結構,作文也就不那么生硬了。
二、自主修改,啟迪邏輯意識
通過批改作文,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有時候會不經(jīng)意間幫助學生改掉,教師這樣做雖然是為了學生好,通過紅筆修改希望學生加強注意,但是,在我看來,學生僅僅通過記憶老師改正的結果,沒有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沒有與自己的思維產(chǎn)生碰撞,記憶效果大大折扣。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會讓學生自己進行修改,以此啟迪學生的邏輯意識。
例如,有的學生的短文是這樣的:We cant drink water or eat food. We should listen carefully.在指導學生這篇文章時,筆者會引導學生:
“我們僅僅進行了內(nèi)容敘述,讀者閱讀起來會不會不明白我們要表達什么?”
學生通過思考回答說:“可以在開始的時候加一個總結性的語句,這樣就可以表達清楚想要表達的意思了。”
就這樣,通過引導,學生最終將短文改為了:In class, there are many strict rules. First, we cant drink water or eat food. Second, we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再如下面的學生短文:My friend always helps me. She also encourages me to study hard. 筆者引導學生在這兩個句子中間加一個連接詞使句子連貫起來。學生進行修改后為:My friend not only always helps me but also encourages me to study hard.通過修改,學生都感覺句子通暢了許多,也從中獲得了成就感。
在寫作中,學生只有親自進行分析和總結,才能夠真正感覺到存在的問題,才會有所觸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有時候也要學會“偷懶”,這樣,學生經(jīng)歷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才會對錯誤認識得更加深刻。
三、連貫銜接,強化邏輯技巧
在寫作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表達連貫,銜接自然,使文章讀起來不別扭,因此,恰當?shù)貞靡恍┻壿嬤B接詞,會為文章增色不少。所以筆者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邏輯連接詞的應用能力。
為了使學生的文章更加連貫,筆者引導學生對邏輯連接詞進行了總結。
師:表示連接、遞進的詞語有哪些?
生:and, furthermore, moreover...
師:那么表示轉(zhuǎn)折的有什么呢?
生: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師:那如果我們想要列舉原因或者是表述某種結果應當用什么詞呢?
生:because, as a result, thus...
在引導學生總結完這些邏輯連接詞后,讓學生進行了練習,筆者給了這樣的例句:I want to play with my friends. I know I cant play with them. I should study.讓學生進行修改,使這個句子更加精練。經(jīng)過思考后,學生給出了答案:I want to play with my friends, but I should study first.
巧妙地運用邏輯連接詞,會將文章提升一個高度,是人們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之一。鍛煉學生正確應用邏輯連接詞,不僅有利于學生進行日常寫作,對學生閱讀其他有一定難度的文章更有好處。
四、組合材料,組織邏輯實踐
在寫作中,作者往往要為讀者傳達許多信息,這就決定了寫作會涉及許多材料。如何將我們要用到的材料連接起來,使文章不僅閱讀起來流暢,還可以更好地突出中心思想呢?筆者在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將材料進行組合,來鍛煉學生邏輯能力。
為了使學生可以將作文的眾多材料很好地表述出來,筆者采取了組合材料,提煉提綱的方法。如,給出一個寫作主題:請你代表學生為語文老師提出建議,反映我們閱讀課少的問題,并列舉幾個合理的條件說服語文老師增加閱讀課。筆者引導學生列提綱:“首先,對于語文老師,我們是不是應當先問候?問候之后,我們就應該反映問題了。最后的結尾,我們也應當重視?!痹谝龑?,學生列出了提綱:1.greeting;2.body,其中含有purpose,details of problem,reasons 等;3.ending。按照提綱,學生對材料進行組合,表述起來思路更加清晰了。
通過組合材料,學生在寫作中可以做到既思考整篇文章布局,也很好地把握主題,突出想表達的中心思想,也很好地處理了各個分論點之間的關系,文章“更美”。
高中寫作對學生的要求更高了,教師與學生都不僅應該注意詞匯和語法的用法,更應當謀求整篇文章布局的合理性。精選文本、自主修改、連貫銜接、組合材料等方法,使學生在寫作中詞匯、語法用法不出錯,文章整體的表達也增色不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