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攀
武漢市中心醫(yī)院 湖北武漢 430000
循證護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
胡攀
武漢市中心醫(yī)院 湖北武漢 430000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2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3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7%,顯著高于總有效率為89.5%(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4.7%,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4.2%(P<0.05)。結論: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循證護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應用體會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進行性、彌漫性肝病,病理上為廣泛的肝細胞變性和壞死、再生結節(jié)生產、結締組織增生,臨床上表現(xiàn)為肝功能損害和門靜脈高壓,晚期可出現(xiàn)上消化道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此并發(fā)癥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發(fā)病急、病程重的特點,需在短時間內進行有效止血,方能控制病情惡化【2】。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3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資料,評價循證護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選擇我院2015年2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3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資料,所有患者均經腹部B超級胃鏡檢查確診。經有關部門批準及患者知情同意,按照入院順序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9例。觀察組男11例,女8例;年齡36~74歲,平均(54.9±6.1)歲。對照組男12例,女7例;年齡37~72歲,平均(55.6±6.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臨床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給予止血急救措施,對照組介入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清除患者口中分泌物、建立靜脈通道、吸氧及補充血容量,護理人員還要為急救治療準備好藥品、設備儀器等,為搶救患者贏得必要的時間。觀察組在臨床對癥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循證護理干預,具體包括:(1)循證問題:出血量,出血控制方式,病情變化如生命體征、嘔血與黑便、尿量、心電監(jiān)測、各種檢驗結果等進行監(jiān)測并記錄,飲食護理,用藥護理,特殊治療護理,心理護理和出院指導[3](2)循證證據:本次循證護理的證據為患者實驗室檢測結果,患者基本臨床資料的分析結果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護理措施。(3)循證:通過文獻及網絡查詢對循證問題查找解決方案,科學評估護理措施的準確性及可操作性,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臨床操作方案。(4)護理方法:①加強基礎護理:叮囑患者臥床休息,禁食禁水。對于意識清醒者,可指導其頭偏向一測,對于意識模糊患者,可幫助其采取正確臥床體位,以防因誤吸嘔吐物引發(fā)窒息。此外,護理人員應保持病房干凈、整潔,將可致感染發(fā)生的危險因素降至最低。對于大小便失禁患者,給予導尿管留置,并及時做好尿道口護理工作,以防發(fā)生泌尿系感染。②嚴密觀測病情:密切觀察患者呼吸、血壓、脈搏、體溫及皮膚顏色的變化,當患者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的先兆表現(xiàn)時,護理人員應立即采取補血、補液措施,并幫助患者取中凹臥位。對于老年患者,應把握輸液速度,防止發(fā)生肺水腫。③肝硬化患者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后,易出現(xiàn)情緒波動。且該病易反復發(fā)作,患者極易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內心想法,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并鼓勵家屬多給予患者安慰與鼓勵,及時消除其消極情緒。
護理干預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臨床療效分治愈、有效和無效三個標準:以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癥狀消失,大便隱血試驗檢測結果為陰性為治愈標準;以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大便隱血試驗檢測結果為陽性為臨床有效標準;以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癥狀無任何改變,大便隱血試驗檢測結果為陽性為無效標準[4]。同時,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級別。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18.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 94.7%,顯著高于總有效率為 89.5%(P<0.05)。詳細見表1.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4.7%,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4.2%(P<0.05).詳見表 2.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發(fā)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在此種情況下,應用正確的護理方式可有效止血,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循證護理是一種計劃性較強的護理過程,通過取證和反復實踐,可為臨床護理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有研究顯示[5],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中應用循證護理可提高急救水平,是一項重要的護理措施。本次研究中,筆者將3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患者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其中觀察組患者應用循證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則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7%,顯著高于總有效率為89.47%(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4.7%,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4.2%(P<0.05)。由此可見,將循證護理干預應用到肝硬化上消化道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能夠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護患關系,值得向臨床深入推廣。
[1] 張建平.循證護理學的方法與實踐[J].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8,23(8):462.
[2] 王偉.循證護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12(9):217 - 218.
[3] 左慧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 中國保健:醫(yī)學研究版,2007,15(18):103.
[4] 趙小斐,何滿紅,胡銀清.急救護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3):257-259.
[5] 丁琴.循證護理對老年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并發(fā)癥的護理療效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16):2288-2290.
R972+.6
A
1672-5018(2017)01-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