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顯斌
貴州省桐梓縣中醫(yī)院 貴州桐梓 563200
老年患者牙列缺損(缺失)臨床修復方法與效果探討
唐顯斌
貴州省桐梓縣中醫(yī)院 貴州桐梓 563200
目的:結合口腔檢查對牙列缺損患者實施檢查,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jù)。方法:從我院口腔修復科病例庫調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收錄的50例牙列缺損老年患者資料,對其口腔修復檢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掌握牙列缺損患者主要癥狀表現(xiàn);對其采取口腔修復手術方式,于6個月后回訪調查,對比治療前后癥狀變化情況,總結口腔修復方法指導下對牙列缺損患者實施不同的治療方法。結果:口腔修復檢查下,可發(fā)現(xiàn)患者示牙列缺損的具體情況;臨床觀察中,老年患者以咀嚼功能減退、牙組織改變、發(fā)音功能障礙、顳下頜關節(jié)病變?yōu)橹鞯难懒腥睋p或缺失的病理或生理改變;具體表現(xiàn):咬合異常、鄰牙傾斜、發(fā)音不全、關節(jié)畸形、明顯移位等;經(jīng)過治療之后,患者癥狀得到明顯控制,治療前,咀嚼功能減退42例、牙組織改變38例、發(fā)音功能障礙46例、顳下頜關節(jié)病變27例;治療后,咀嚼功能減退3例、牙組織改變2例、發(fā)音功能障礙3例、顳下頜關節(jié)病變3例;充分說明了臨床治療的康復作用。結論:根據(jù)對老年牙列缺損或缺失患者口腔修復治療后,進行追蹤回訪和系統(tǒng)性回顧,并對修復效果進行綜合評價,掌握患者口腔修復后的臨床病變規(guī)律,為老年牙列缺損缺失實施不同的口腔修復方法提供了重要的臨床指導依據(jù)。
牙列缺損;癥狀檢查;修復治療
老年牙列缺損是口腔科常見診治對象,由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減弱,牙組織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老化,容易引起多方面缺損癥狀,導致口腔功能障礙。本次結合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收錄的50例老年牙列缺損患者資料,對口腔修復檢查結果及治療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從我院口腔修復科病例庫調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收錄的50例牙列缺損患者資料,年齡 60-82歲,平均年齡65±2.6歲,其中,男30例,平均年齡68±3.2歲,女20例,平均年齡66±3.3歲。初步問診與觀察,患者主要存在咬合異常、鄰牙傾斜、發(fā)音不全、關節(jié)畸形、明顯移位;食欲減退、精神差等癥狀,均為多種癥狀并存,對生活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1.2.1 治療方式
對其口腔修復檢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掌握牙列缺損患者主要癥狀表現(xiàn);對其采取口腔修復等方式,于 6個月后回訪調查,對比治療前后癥狀變化情況,總結口腔修復指導下牙列缺損患者治療的臨床意義。其中,固定義齒22例、可摘局部義齒18例、種植義齒10例。
1.2.2 滿意度調查
本次50例患者,采用評分制(10分)進行滿意度調查,十分滿意(10分)、滿意(8-9分)、不滿意(6-7分)、十分不滿意(<6分);結合臨床評估效果,對患者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改良方式,進一步提高治療滿意度。
口腔修復檢查下,可發(fā)現(xiàn)患者示牙列缺損的具體情況;臨床觀察中,老年患者以咀嚼功能減退、牙組織改變、發(fā)音功能障礙、顳下頜關節(jié)病變;具體表現(xiàn):咬合異常、鄰牙傾斜、發(fā)音不全、關節(jié)畸形、明顯移位等;經(jīng)過治療之后,患者癥狀得到明顯控制,治療前,咀嚼功能減退42例、牙組織改變38例、發(fā)音功能障礙46例、顳下頜關節(jié)病變27例;治療后,咀嚼功能減退3例、牙組織改變2例、發(fā)音功能障礙3例、顳下頜關節(jié)病變3例;充分說明了臨床治療的康復作用,如表1。
表1 :50例治療前后癥狀對比
牙列缺損是指部分牙齒缺失導致的恒牙牙列不完整。牙列缺損會影響患者咀嚼、輔助發(fā)音的功能和美觀,同時還可能影響口頜系統(tǒng)的健康。為了恢復牙列缺損造成的功能障礙和對口頜系統(tǒng)健康的損害,通常采用人工替代材料修復的方法來恢復缺失牙的解剖形態(tài)和生理功能。常用的修復方式包括固定義齒、可摘局部義齒、種植義齒等。近年來,牙列缺損患者人數(shù)持續(xù)增多,成為口腔修復科重點診治對象,同時,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治療服務,可進一步提高臨床康復效果,避免病況加劇而影響到神經(jīng)組織功能。鑒于早期缺少精細化檢查方案,現(xiàn)代臨床倡導口腔修復檢查牙列缺損患者的病變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患者康復治療效果。
3.2.1 固定義齒
是利用缺牙間隙兩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為基牙,在其上制作固位體,并與人工牙連成整體,利用粘結劑將固位體粘固在基牙上。患者不能取摘的修復體。隨著口腔科疾病診治水平不斷提高,口腔修復術后治療水平有了很大的改進,對骨損傷患者采取綜合性治療模式,可從多個方面控制病況,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治療模式。固定義齒優(yōu)點:①固位作用好,行使功能時不會脫位。②力由基牙傳導、支持作用好。③固定橋是一個新的功能單位,整體作用,穩(wěn)定作用好。④舒適無異物感。⑤不影響發(fā)音。⑥美觀。⑦不用摘戴,方便。固定義齒缺點:適用范圍受限;切割牙體多;固定義齒費用較可摘局部義齒高。
3.2.2 可摘局部義齒
是一種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的牙列缺損修復體,利用天然牙、黏膜及骨支持,通過固位體卡環(huán)和基托將義齒固定在牙列內?;謴腿笔а兰捌渲車睋p組織的解剖形態(tài)和生理功能。與固定義齒比較,可摘局部義齒的優(yōu)點是適應證廣泛,很多不適合采用固定義齒修復的情況均可采用可摘局部義齒修復,比如缺失牙數(shù)目多、基牙牙周健康不理想、組織缺損等;可摘局部義齒的基牙不需要象固定義齒基牙那樣大量磨除;可摘局部義齒的費用較固定義齒低,義齒損壞后可以修理,某些部位再缺失牙后可在原義齒上添加人工牙。
3.2.3 種植義齒
是將金屬鈦的種植體植入缺失牙部位牙槽嵴下方的頜骨內,種植體表面與骨組織形成緊密結合——骨整合,穩(wěn)固的種植體相當于人工牙根,與上方的義齒人工牙(上部結構)連接,起到固定義齒、承受咬合力的作用。牙列缺損者的種植義齒多數(shù)采用粘結或螺絲固定的方式,患者不需摘戴義齒,感覺舒適,使用方便,功能效果好。缺失牙多者,也可采取種植體與義齒活動連接的方式(種植覆蓋義齒),患者需取下義齒清潔。
牙列缺損是口腔修復科嚴重性病變之一,對患者進食、咀嚼、發(fā)音等功能產(chǎn)生不利影響。為了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必須結合口腔修復檢查進行綜合治療,掌握牙列缺損形成病因,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方案??谇恍迯陀兄谔岣哐懒腥睋p癥狀的治療效果,進一步掌握患者臨床病變規(guī)律,為實施有效治療提供了指導依據(jù)。
[1]袁志武.老年患者牙列缺損伴重度磨耗的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6(33)
[2]郭斌,南海濤,孫雷,翟曉紅,楊甜甜.正畸聯(lián)合修復療法治療牙列缺損伴牙頜畸形療效美觀效果及對牙齒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yī)學.2016(10)
[3]安靖,馬永剛,陳潔.淺析口腔種植修復與常規(guī)修復治療牙列缺損的效果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6(08)
[4]劉國棟.口腔種植修復和常規(guī)修復在牙列缺損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6(34)
[5]楊永平,劉廣昌,周沛玲.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錯麑畸形伴牙列缺損臨床療效觀察[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16(06)
R266
A
1672-5018(2017)01-047-01
唐顯斌(1974-9)大專 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口腔醫(yī)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