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父母固執(zhí)地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在你生活的各個方面指手畫腳,操心操稀碎。
當你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你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想法、念頭都是錯的、不重要的或者是該感到愧疚的,他們的才是正確的。
“控制型”教養(yǎng)方式的慣用策略
1. 社交隔離
如果要控制一個人,首先就要營造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防止他接觸外界的信息。
要報備去哪里玩、見什么人,早請示、晚匯報,限制孩子的正常社交。同時向孩子灌輸:“其他人都不可信!這世上只有爸媽才是真心關心你?!本枚弥蜁l(fā)現(xiàn),除了父母,你沒有值得信賴的朋友、沒有其他社會支持。
2. 貶低指責
當孩子犯錯、不聽話時,父母會明確地指責訓斥,甚至貶低他們的人格。同時,他們在插手孩子生活各個方面時,會理直氣壯地解釋:“我這不是為你好嗎,爸媽能害你嗎?”
而這份“為你好”背后所裹挾的控制和強迫卻在傳遞著另一種信息:你不行!沒有我們來指導你,你什么事也干不成!
3. 經濟把控
經濟尚未獨立的滋味實在不好受,這時候,父母的經濟控制是最強有力的武器。控制花銷就等于控制了孩子的行動范圍以及活動內容,“你要是非要XXX,費用就自己想辦法吧!”
4. 情緒綁架
“如果你不聽話,父母就會受傷。” 讓孩子產生愧疚感是控制型父母常用的情感武器。
專制父母也許可以培養(yǎng)出很成功的孩子,但這種教養(yǎng)方式可怕的地方是它“看起來”很“管用”,成為別人眼里的“人生贏家”。但強迫永遠做不到的是:讓孩子真正地成長,真正快樂地生活,真正認同并愛父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