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勞動者維權鋪設“綠色通道”
本月起,職工維權到監(jiān)察部門投訴可以就近選擇窗口,不必再跑到工作地。記者昨天從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北京市勞動保障監(jiān)察投訴接待窗口本月全部“打通”,投訴舉報將實行“首問負責制”,受理勞動者舉報不再受管轄權限制,切實做到全市窗口“無障礙”接待。(8月3日《勞動午報》)
@小市民:勞動者舉報不再受管轄權限制,雖說給勞動監(jiān)察部門增添了工作量,卻極大地方便了廣大職工維權。勞動監(jiān)察部門的投訴“無障礙”接待更讓廣大職工有了維權底氣。因此說,這張職工維權“就近”牌打得好,無疑具有推廣價值。
@浣熊跑丟了:一些侵權企業(yè)遇到勞動者維權,利用現(xiàn)行的勞動爭議案件處理制度,別有用心地走完工傷認定、工傷認定復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重新鑒定、工傷賠償仲裁、法院起訴等所有程序。試想一下,這樣的維權成本勞動者承擔得起嗎?
@從兵哥哥到農民工:為了討個公道,許多勞動者曾跌跌撞撞地踏上了維權之路,但卻在維權過程中碰得遍體鱗傷。法律知識的匱乏、冗長的處理過程,再加上“贏了官司,丟了飯碗”的風險,意想不到的艱辛與困惑,往往讓他們心靈飽受熬煎。
@動感地帶:和諧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基礎,而要建立和諧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有效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關鍵。就近選擇窗口投訴,既降低勞動者維權成本,也為勞動者維權鋪設“綠色通道”。
建筑業(yè)“月薪制”能否告別“糊涂賬”
治理欠薪有了時間表——人社部明確,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xiàn)農民工工資無拖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招,是在工程建筑領域實行農民工工資按月結算,到2019年底“月薪制”全覆蓋。確保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不是發(fā)文件、定規(guī)劃那么簡單,還需要主管部門強有力的監(jiān)管,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駕護航。(8月4日人民網)
@阿拉無憂:法律賦予農民工“按勞取酬”的權利、用工單位“依法按月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基本義務,無論什么樣的行業(yè)、企業(yè)都必須嚴格執(zhí)行,這涉及法律的尊嚴、制度的公信力,不容打折扣。
@心隨意動:相當一部分工程建筑行業(yè)的農民工,不是按月領取工資,而是等到年底或者工程完工時由雇傭方集中支付,有的每月能領到很少一點生活費,有的只是“包吃住”。這種集中支付的方式增加了欠薪風險,也使討薪變得格外艱難。
@“月薪制”全覆蓋,讓農民工看到根治欠薪的希望。確保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還需要主管部門強有力的監(jiān)管,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駕護航。建立工資支付專用賬戶、在建工程繳存工資保證金……一整套“組合拳”發(fā)力,相信“明白理”打敗“糊涂賬”指日可待。
@工程建設的鏈條上,業(yè)主、開發(fā)商、承建商、分包商、勞務公司、大包工頭、小包工頭、帶班之間,又存在著復雜的利益關系,常常是一層欠一層,拖欠工程款與拖欠農民工工資交織在一起,成了一筆“糊涂賬”。
居住證制度讓農民工找到“家”的感覺
目前,全國29個省區(qū)市已出臺居住證制度實施辦法,全國共發(fā)放居住證4357萬張,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韋兀制基本建立。公安部強調,各地要把推進實施居住證制度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抓緊抓好,確保年內實現(xiàn)全覆蓋。(8月6日人民網)
點評:目前農民工的保障和福利待遇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農民工是城市化進程的新移民群體,是和諧城市建設的重要社會成員。
作為城市不可或缺的建設者,農民工對城市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理應和所在城市市民一同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全面實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推進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居住地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務,使外來務工人員一進城就找到了一個安身的“家”,享受到便利與實惠,讓農民工找到了一個安身的歸宿,真正讓農民工兄弟“留得下、住得穩(wěn)、安得下心、干得有勁”。
貧困白內障惠者將全部免費救治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辦公廳和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共同印發(fā)《“光明扶貧工程”工作方案》。從今年開始,對經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國務院扶貧辦核實核準的建檔立卡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救治。到2020年,實現(xiàn)對建檔立卡白內障患者免費救治全覆蓋,并建立長效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結合實際需求和醫(yī)療服務及保障水平,擴大救治的^群范圍。(8月7日《中國日報》)
點評:隨著低保、最低工資、養(yǎng)老金等保障制度的完善,貧困家庭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如果一個家庭有一個病患者,每年看病要花費不少錢.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他的收入超過了貧困標準,由于每年看病支出很大,他的生活可能不如貧困人口。
顯然,政府將建檔立卡白內障患者全部納入救助范圍,那么就意味著更多的人可以得到政府的救助。
如何讓“護理假”落到實處
近日,重慶擬立法設立獨生子女“護理假”的新聞引發(fā)社會關注。近年來,已經有包括河南、福建、廣西、海南等地出臺了類似政策,獨生子女“護理假”時間在10到20天不等。其中,河南的獨生子女護理假時間最長,為每年累計不超過20天,廣西和海南為每年累計不超過15天,福建為每年累計不超過10天。(8月7日新華網)
點評: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獨生子女護理假,釋放出了濃濃的善意。問題是,善意的初衷,不一定能夠取得理想的結果。
雖然有政策規(guī)定,但是用人單位,特別是一些私企可能還是很難遵照執(zhí)行,畢竟很多企業(yè)現(xiàn)在連基本的雙休日都不能保證。獨生子女護理假的出臺被不少人點贊,但也有人擔心它最終會因為缺乏監(jiān)督變成“紙上假期”難落實,如何讓這項假期落到實處才是關鍵。
手機預裝軟件該如何管?
7月1日起,《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fā)管理暫行規(guī)定》正式實施。其中明確要求,生產企業(yè)和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確保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可卸載。這意味著,智能手機預裝軟件不可卸載的歷史即將終結。經調查,新規(guī)實施一月來,市場上部分手機預裝應用已經司卸載,但仍有相當數(shù)量的智能手機內的預裝軟件不能由用戶自主卸載。(8月3日人民網)
點評:智能手機預裝應用軟件一直是強迫銷售、捆綁銷售等“強賣癥”的重災區(qū)。
由于預裝應用軟件能賺錢,大部分手機廠商、批發(fā)商、零售商、電信運營商都會在自己銷售渠道內的手初上大量安裝預置應用軟件,少則七八款,多則十幾款。
這些預裝應用軟件有的開機自啟偷流量,有的不時推送信息和廣告,更有惡意軟件竊取信息、扣費、欺詐、破壞系統(tǒng)安全等。在手機預裝軟件巨大利益誘惑面前,要想解決根本問題,還是應寄希望于切實到位的監(jiān)管和嚴格依法的制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