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蘭 楊晴晴 竇秀琴 趙靜 孫桂英 鄧東輝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醫(yī)院藥劑科 甘肅酒泉 736200
藥學干預對臨床合理引用喹諾酮類藥物的效果評估
楊翠蘭 楊晴晴 竇秀琴 趙靜 孫桂英 鄧東輝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醫(yī)院藥劑科 甘肅酒泉 736200
目的:對藥學干預對臨床合理應用喹諾酮類藥物的效果進行評估。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300例采用喹諾酮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150例患者未行藥學干預,觀察組150例患者行藥學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藥物使用情況。結(jié)果:對照組的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頻度為6577,觀察組使用頻度為5488,觀察組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頻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藥物利用指數(shù)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不合理使用率為 24.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0.00%(P<0.05)。結(jié)論:在喹諾酮用藥過程中加強藥學干預有利于提高用藥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喹諾酮;藥學干預;合理用藥
喹諾酮類藥物為臨床常用藥,以細菌DNA為靶點,抑制DNA的旋轉(zhuǎn)酶,進而起到殺菌效果。因該類藥物同多種抗菌藥物之間不會產(chǎn)生交叉耐藥性,所以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雖然此類藥物抗感染效果確切,但是仍存在肝臟損害、耐藥性等潛在威脅,因此,加強喹諾酮類藥物的合理應用,越來越受到臨床的關注。我院近年來在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過程中加強藥學干預,取得確切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300例采用喹諾酮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 150例患者,其中男 81例,女 69例;年齡為17~64歲,平均年齡為(40.2±3.7)歲。觀察組 150例患者,其中男 78例,女72例;年齡為 21~63歲,平均年齡為(41.9±4.6)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及年齡等上述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
對照組未行藥學干預,觀察組行藥學干預,具體如下:
①處方評估干預:根據(jù)我院實際情況,建立處方評估與藥學干預措施,根據(jù)相關制度制定評估標準,對已發(fā)出處方開展回顧性分析。對存在的不合理問題進行分類整理,找出原因,并制定相應干預措施,在全院內(nèi)進行普及推廣,提高醫(yī)生合理用藥的觀念。定期對干預措施進行評估,根據(jù)評估結(jié)果對措施進行持續(xù)改進。
②系統(tǒng)化處方評估標準:由呼吸科、感染科、外科及ICU等科室專家成立評估小組,根據(jù)《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及藥品的相關資料,對我院目前使用的喹諾酮類藥物制定合理、統(tǒng)一的評估標準。
③藥學干預:定期對喹諾酮類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進行調(diào)查,對情節(jié)嚴重的醫(yī)師給予相應處分,暫停處方權(quán)。對處方問題開展風險分級管理,對高風險科室加強藥學監(jiān)測,做好宣傳教育。對藥師定期開展喹諾酮類藥物相關知識的培訓與考核。藥師在發(fā)藥之前要先分析處方,發(fā)現(xiàn)不合理用藥情況,及時進行干預。
①對比兩組喹諾酮類藥物的使用頻度與利用指數(shù)。使用頻率=藥物總使用量/日劑量,使用頻率越高則該藥物的使用越廣泛。利用指數(shù)=用藥頻度/實際用藥時間,利用指數(shù)越接近 1,使用越合理[1];②對比兩組喹諾酮類藥物的不合理使用情況。
將數(shù)據(jù)結(jié)果錄入SPSS22.0軟件包處理,以X2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以t檢驗計量資料,以±s 的形式表示,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的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頻度為 6577,觀察組使用頻度為 5488,觀察組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頻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藥物利用指數(shù)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果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頻度及藥物利用指數(shù)比較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936 2677 1.08 1.00加替沙星膠囊332 124 1.17 1.04加替沙星注射液412 211 1.32 1.03莫西沙星片95 58 1.29 1.11莫西沙星注射液116 78 1.03 1.00諾氟沙星片32 24 0.94 0.95合計 6577 5488
觀察組的不合理使用率為 24.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0.00%(P<0.05),結(jié)果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對比[n(%)]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為合成類抗菌藥,通過抑制細菌核酸合成發(fā)揮抗菌作用,作用機制同其他的抗菌藥物不同,因此不會同其他抗菌藥產(chǎn)生交叉耐藥性,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3-4]。但是喹諾酮類藥物的不合理使用情況及耐藥性仍然較為常見,所以嚴格規(guī)范藥物使用具有重要意義[5]。
本研究對喹諾酮類藥物使用加強藥學干預,從而為藥物管理運行提供可靠參考。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的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頻度為 6577,觀察組使用頻度為 5488,觀察組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頻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藥物利用指數(shù)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不合理使用率為24.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 40.00%(P<0.05),提示運用藥學干預可規(guī)范喹諾酮類藥物使用。
總之,在喹諾酮用藥過程中加強藥學干預有利于提高用藥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張祎,李擎擎.藥學干預對臨床合理應用喹諾酮類藥物的效果評估[J].安徽醫(yī)學,2015,36(3):301-302
[2]郭芳.分析藥學干預對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0(1):12-13
[3]馬文軍.藥學干預對合理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臨床效果[J].中國處方藥,2016,14(8):29-30
[4]王鹛嵩,吳海濤.藥學干預聯(lián)合系統(tǒng)化處方評估對促進喹諾酮類藥臨床合理使用的效果[J].重慶醫(yī)學,2014,43(34):4666-4668
[5]鄧衛(wèi)東,趙麗群.藥學干預對喹諾酮類藥物使用情況的影響分析[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5,22(6):68-70
R473.5
A
1672-5018(2017)05-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