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師于海龍:“我有病?我需要治療?教師應該有什么形象?教師怎么就不能撿垃圾?撿垃圾我都是在業(yè)余時間去做,我沒病。這些飲料瓶子還有其他垃圾原本就不屬于我,所以賣出去的錢就不能屬于我,必須得捐出去,統(tǒng)統(tǒng)捐出去,一分不留。這是我一年撿垃圾的收入,又能幫助一個學生了!”
今年46歲,教了22年書的遼寧丹東農村教師于海龍,從10年前開始撿垃圾,他希望校園能干凈些,更希望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學生。但他卻成了不能被理解不能被接納的對象,甚至有人認為于海龍已經患了精神病需要治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