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皇甫涍《續(xù)高士傳》考辨

      2017-09-22 09:01:47孟文強
      關(guān)鍵詞:高士皇甫編目

      孟文強

      (陜西師范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陜西 西安 710119)

      皇甫涍《續(xù)高士傳》考辨

      孟文強

      (陜西師范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陜西 西安 710119)

      明人皇甫涍所撰《續(xù)高士傳》十卷,又名《續(xù)高士傳編目》,該書在流傳過程中衍生出二卷本《逸民傳》,其間《逸民傳》的作者歸屬又出現(xiàn)了訛誤,導(dǎo)致《明史·藝文志》《四庫全書總目》等史志著錄接連失誤。通過對兩書文本與版本的分析發(fā)現(xiàn),《逸民傳》《續(xù)高士傳》實為一書,系周履靖、劉鳳等人所改頭換面而來。

      皇甫涍;《續(xù)高士傳》;《逸民傳》;《夷門廣牘》

      皇甫涍(1497—1546),字子安,號少玄山人,江蘇長洲人,嘉靖十一年(1532)進(jìn)士。與其兄皇甫沖,弟皇甫汸、皇甫濂并稱皇甫四杰。其父皇甫錄世業(yè)堂也曾刻過《博雅》《皇甫持正文集》等書?;矢咧鼋翊妗痘矢ι傩范?,《外集》十卷,以及《續(xù)高士傳》十卷。其《續(xù)高士傳》亦名《續(xù)高士傳編目》,在明清以來藏書目錄及史志中均有著錄。同時,史志、書目又著錄有《逸民傳》二卷,署名或作皇甫涍、或作皇甫濂。此書《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傳記類存目有著錄,但記載不無訛誤。學(xué)界關(guān)于皇甫涍的研究集中于其文學(xué)成就,關(guān)于《續(xù)高士傳》則鮮有涉及,關(guān)于此三書的復(fù)雜關(guān)系尚有未盡之義,本文旨在梳理史志記載的基礎(chǔ)上,通過該書文本和版本的比對,理清其演變始末。

      一、皇甫涍兄弟的“高士傳”創(chuàng)作

      皇甫涍與其兄皇甫沖,弟皇甫汸、皇甫濂皆為當(dāng)時名士,四人出處各異,性情有別,但就文獻(xiàn)來看,四人都有高士情節(jié),并不同程度地參與了對《高士傳》的考訂和創(chuàng)作。而后來《逸民傳》之所以出現(xiàn)皇甫涍、皇甫濂兩種署名,應(yīng)當(dāng)與皇甫氏兄弟皆曾從事《高士傳》之故有關(guān)。

      1.皇甫涍《續(xù)高士傳》的創(chuàng)作

      關(guān)于該書的創(chuàng)作情況,皇甫涍《續(xù)高士傳編目序》有曰:“《高士傳》者,晉玄晏先生所作也?!瓫呖记笞谙担杂[缺文,慨然慕之,遂續(xù)其(指皇甫謐)書十卷。自晉迄宋凡九十九人。學(xué)既疏脫,鑒亦乖迷,竟無以卒業(yè),故別為編目書之一冊。”[1]642據(jù)此可知,皇甫涍是以繼承皇甫謐的《高士傳》而自居。但皇甫涍出于謙虛的態(tài)度,又說“學(xué)既疏脫,鑒亦乖迷,竟無以卒業(yè)”。[1]642然而皇甫涍在給皇甫沖《編采高士傳》作序時也說:“庚辰秋,嘗續(xù)其書十卷,藏于笥。又思得掇拾遺文以成本傳,羈紲俯仰,竟弗克終?!盵1]645據(jù)此,該書當(dāng)作于庚辰年,即正德十五年(1520)。但根據(jù)“無以卒業(yè)”來看,此書似乎未完成,但現(xiàn)存的《續(xù)高士傳編目》是完整的十卷本,歷代著錄亦然,則此書實際上是已完成,大約皇甫涍還想“掇拾遺文以成本傳”,進(jìn)一步完善,才稱其書為《續(xù)高士傳編目》。其“竟弗克終”指的是再行修補,而非《續(xù)高士傳編目》未完成。嘉靖四年(1525),皇甫沖曾為此書作序,云:“往年吾編采是《傳》,子安謂晉、宋以來是道闕焉,乃傳而續(xù)之。合是二書,自唐虞以及趙宋,高蹈之士可概見矣。然懼夫世之諱聞也,久而未出。吾數(shù)促之,乃以標(biāo)目先之?!盵2]卷首由此可知,皇甫涍完成續(xù)傳后由于未盡己意而不輕易示人,在皇甫沖的催促下才“標(biāo)目”,即《續(xù)高士傳編目》先行?!独m(xù)高士傳》從此流傳開來,國圖所藏明嘉靖刊本正是《編采高士傳》與《續(xù)高士傳編目》的合刻本。該刻本《續(xù)高士傳》卷首有皇甫沖《續(xù)高士傳編目序》,但卷端皆作“續(xù)高士傳”,無“編目”二字。卷末有黃魯曾為二書作的后序。此外,皇甫汸文集中亦有《高士傳總序》,作于嘉靖二十九年,提到皇甫濂合刻兩傳之事。根據(jù)文獻(xiàn)著錄,除了《天一閣書目》外,其他史志書目皆著錄為《續(xù)高士傳》。

      明清之際給《高士傳》作續(xù)傳者非止一家,皇甫涍同時之薛應(yīng)旂及清初之高兆都有續(xù)傳傳世,而皇甫涍作《續(xù)高士傳》還有其自身特殊的原因。皇甫汸在《高士傳總序》中談及皇甫謐時稱其為“先公玄晏”,而皇甫涍在《華陽兄編采高士傳序》中開篇便追溯了皇甫氏的起源,并稱“漢初始家安定,為北地望族,后益徙四方,皆安定裔也”。[1]645皇甫謐正是安定人士,這就無怪乎嘉靖刻本《編采高士傳》卷端署“晉玄晏先生皇甫謐撰/明裔孫沖編采”了。由此可知,皇甫涍兄弟是以皇甫謐后裔自居的,這就是他們的編采和續(xù)補多了一層為彰顯先人的含義。

      2.皇甫沖、皇甫汸與皇甫濂的《高士傳》情結(jié)

      皇甫沖(1490—1558),字子浚,號華陽山人、因是子。皇甫沖的工作成果是《編采高士傳》一書。該書并不是創(chuàng)作,而是皇甫謐《高士傳》的考訂。黃魯曾所作后序稱:“子浚以玄晏古本湮沒,由散見群集中而編采之,此沿流緣源之鑒也。雖先后或有不一,而情跡斷無甚訛?!盵2]卷末皇甫汸也稱“子浚覃加搜討,銓次成編”。[3]764皇甫涍《華陽兄編采高士傳序》,有云:“今年秋,予與兄下第還,兄遂編采手書示予心齋。予再黜有司,不能脫然以逝,庚辰之志若將忘焉者?!謺鴣泶儆栊蚱涫祝抑卤闪咧V,遂慨然書之。”[1]645根據(jù)汪惠民所編《皇甫四杰年譜》,皇甫沖與皇甫涍一起下第有兩次,分別為嘉靖元年(1522年)和嘉靖四年(1525年),結(jié)合“予再黜有司”一語,可知“今年秋”指的是第二次下第的嘉靖四年,則《編采高士傳》成書于是年。

      皇甫汸(1504—1583),字子循,號百泉山人,系兄弟中最長壽者,有《皇甫司勛集》傳世?;矢λ男值茏韵鄮熡?,詩文往來相當(dāng)頻繁。皇甫汸曾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為《編采高士傳》和《續(xù)高士傳》兩書撰《高士傳總序》。

      皇甫濂(1508—1564),字子約,號理山,有《皇甫理山集》傳世。據(jù)皇甫汸《高士傳總序》稱,皇甫沖與皇甫涍的兩部作品被“季弟子約合而梓之”,并且四人“各有序說”。[3]764那么皇甫濂合刻二書亦當(dāng)在嘉靖二十九年?;矢P為皇甫濂所撰墓志銘亦稱皇甫濂曾“校輯玄晏《高士傳》”。[3]764以上說明《編采高士傳》與《續(xù)高士傳》的刊行是皇甫濂負(fù)責(zé)的。

      由此可知,皇甫涍兄弟有著濃厚的《高士傳》情結(jié),他們不僅以同姓之故自詡皇甫謐后裔,而且各司其職,皇甫沖校訂了皇甫謐《高士傳》,皇甫涍為之作續(xù)傳,皇甫汸則為二人之作寫序,皇甫濂則將二書合而刊行之。后來由《續(xù)高士傳》衍生出的《逸民傳》,產(chǎn)生署名皇甫涍和皇甫濂的爭議,也許正是對他們都曾參與編刻的一種誤讀。

      二、史志書目的著錄及已有考辨

      1.史志書目的著錄

      《續(xù)高士傳》《續(xù)高士傳編目》以及《逸民傳》在明清以來公私書目著錄中皆有著錄,而且關(guān)于其作者歸屬有些混亂。其中,著錄《續(xù)高士傳》的有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徐乾學(xué)《傳是樓書目》,《明史·藝文志》《(乾隆)江南通志·藝文志》以及《(同治)蘇州府志·藝文志》。著錄《續(xù)高士傳編目》的目前只有范邦甸《天一閣書目》載《續(xù)高士傳編目》十卷。書目著錄中《續(xù)高士傳》與《續(xù)高士傳編目》皆為十卷。在這些文獻(xiàn)著錄中,史志中的“藝文志”都不是藏書目錄,只是知見目錄,其可靠性較之《千頃堂書目》等藏書目錄自不能相及。實際上,《明史·藝文志》即是以《千頃堂書目》為基礎(chǔ)而編著的,從文獻(xiàn)角度而言,自然不足為據(jù)。這樣,比較可靠的著錄就只有《千頃堂書目》《傳是樓書目》》及《天一閣書目》了。該書今有國圖所藏明嘉靖刊本,亦著錄于《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2.學(xué)界對有關(guān)問題的考訂

      首先是四庫館臣的考訂,《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傳記類存目收有《逸民傳》,底本系浙江巡撫采進(jìn)本,今錄提要文如下以便分析:

      舊本題明“少元山人皇甫涍撰”,考《明史·藝文志》載皇甫濂《逸民傳》二卷,《江南通志》亦同,則舊本傳寫誤也。濂字子約,一字道隆,長洲人,嘉靖甲辰進(jìn)士,除工部主事,謫河南布政司理問,稍遷興化同知?!睹魇贰の脑穫鳌犯揭娖湫譀邆髦小J蔷幉蓺v代逸民事跡,人各為傳,起晉孫登,訖宋林逋,凡百人。其去取義例不甚可解,如鄧郁一傳,乃純述白日沖舉之事,則葛洪《神仙傳》以下何可勝收?其他表表在耳目者乃或不載,殆偶然寄意,不求詳備,如皇甫謐《高士傳》例歟?即其讬始于晉,亦以續(xù)謐書也。中庾易、明僧紹二人有錄無書,其為傳寫者佚之,為當(dāng)時失于檢校?則均不可知矣。[4]554-555

      四庫館臣根據(jù)史志所著錄的《逸民傳》署名皇甫濂為根據(jù)而判定《逸民傳》作者就是皇甫濂,而否定舊本題“少元山人皇甫涍”之說。前文已有分析,《明史·藝文志》等都不是藏書目錄,根據(jù)這種二手資料推翻舊本實無根據(jù)。而萬歷二十五年《夷門廣牘》本《逸民傳》乃是當(dāng)時人所編刻,其卷端題“少玄山人皇甫涍撰”,正與所謂舊本符合,可知舊本不誤。至于提要說“其讬始于晉,亦以續(xù)謐書也”,《逸民傳》本身就是《續(xù)高士傳》的改頭換面,而皇甫涍自序“遂續(xù)其(皇甫謐)書十卷”明白無誤,毋庸揣測。庾易、明僧紹二條,今《夷門廣牘》本《逸民傳》完整不缺。

      其次,杜澤遜先生在《四庫存目標(biāo)注》中對《逸民傳》有所分析,略云:“《續(xù)高士傳》當(dāng)系初本,周履靖輯入《夷門廣牘》者名《逸民傳》,且并為二卷,實即《續(xù)高士傳》,末有《周履靖》一條,當(dāng)系周氏自傳附入者?!盵5]837《續(xù)高士傳》與《逸民傳》的正文一致,認(rèn)為二者是同一部書是正確的。而《夷門廣牘》本《逸民傳》除了卷末附《周履靖》條外,還有一條重要信息為學(xué)者所忽略,即卷端所題“羅陽山人劉鳳補遺”一語。由于《夷門廣牘》本《逸民傳》不僅是現(xiàn)存最早的《逸民傳》版本,也是見于書目著錄的最早版本,那么作為補遺者的劉鳳與《續(xù)高士傳》到《逸民傳》的嬗變當(dāng)不無關(guān)系。關(guān)于這一點,下文將進(jìn)一步予以分析。

      三、從《續(xù)高士傳》到《逸民傳》

      1.劉鳳與皇甫涍兄弟及周履靖的關(guān)系

      劉鳳(1519—1600),字子威,長洲人,與皇甫涍兄弟為同鄉(xiāng),其姊嫁與皇甫涍為妻,其本人又與皇甫濂為嘉靖二十三年同榜進(jìn)士。嘉靖三十二年到三十三年,皇甫濂與劉鳳相繼到福建興化府任職,其間兩人“凡有占綴,每相商榷”,[3]754經(jīng)常一起“探歷山川,寄情觴詠”,[3]883過從甚密。由于與皇甫氏姻親、同年及同僚的關(guān)系,劉鳳與皇甫兄弟交往十分密切。他曾為皇甫汸文集作序,皇甫汸亦曾為之作《劉侍御集序》。劉鳳曾在給皇甫汸的信中自述與皇甫兄弟的交往,稱“仆幸締交于君兄弟久矣”,并評價皇甫涍云:“仆覽子安書,慨然思命以道德,其厲志如此,惜未竟于年。”[6]157

      周履靖(1542—1632),字逸之,號螺冠子等,浙江嘉興人。周履靖少時曾師事皇甫汸,皇甫汸曾為周履靖《閑云稿》作序,而《閑云稿》等文集中時見與皇甫汸往來詩文。同時,周履靖與劉鳳又往來較多。劉鳳曾為周履靖《夷門廣牘》作序并參與編刻,還曾為其作《螺冠子傳》,二人關(guān)系殊為親密?!独m(xù)高士傳》既已于嘉靖時刊行,而同樣的文本被收入《夷門廣牘》時卻成了《逸民傳》,那么,做了“補遺”工作的劉鳳就成了這一文本轉(zhuǎn)化的關(guān)鍵人物。

      2.劉鳳對《續(xù)高士傳》的改編

      周履靖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編刻《夷門廣牘》叢書,劉鳳參與其中,不僅在作序盛贊《夷門廣牘》“將傳之遠(yuǎn)邇,播之夷夏”,還主導(dǎo)了《逸民傳》和周履靖《騷壇秘語》的編輯校正?!兑菝駛鳌繁皇杖搿兑拈T廣牘》“招隱”類。該書卷端題“少玄山人皇甫涍撰,羅陽山人劉鳳補遺,金陵荊山書林梓行”。金陵荊山書林是周履靖在南京開設(shè)的著名書肆,國圖所藏三套荊山書林本《夷門廣牘》皆定為萬歷二十五年,《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叢部)》亦著錄該版本。[7]199

      如前所述,劉鳳與皇甫四兄弟交往密切,且據(jù)皇甫汸《高士傳總序》,《續(xù)高士傳》已由皇甫濂刊行,顯然劉鳳不可能不知道皇甫涍兄弟編刻該書之事。劉鳳小皇甫涍三十六歲,大周履靖二十三歲,其參與編刻《夷門廣牘》時已七十九歲,其時皇甫涍已去世半個世紀(jì)。劉鳳將《續(xù)高士傳》十卷重編為二卷,改題為《逸民傳》,仍然署名皇甫涍,而以補遺的名義綴上自己的名字。但比較《續(xù)高士傳》與《逸民傳》文本發(fā)現(xiàn),《逸民傳》凡收一百個條目,補遺《周履靖》一條,前一百個條目與《續(xù)高士傳》的一百個條目完全一致。僅有的細(xì)微差別是刊刻訛誤,如《逸民傳》目錄中將“孔祜”的“祜”刻成了“祐”,而正文則不誤。另外將《續(xù)高士傳》中的“章詧”刻成了“章登”。至于作為補遺收錄的《周履靖傳》,簡述周氏生平之后,仍許以“高士”的評價,云:“文休承(文嘉)、王元美(王世貞)、茅順甫(茅坤)、劉子威(劉鳳)尤為莫逆,龔、曹、劉、車四郡侯皆顧其門曰‘高士’云?!痹摋l目杜澤遜先生認(rèn)為或是周履靖自傳,今就劉鳳“補遺”二字入手,所補者惟《周履靖》一條而已,則該條當(dāng)系劉鳳所作。劉鳳的改編工作實際上就是將原十卷本并為兩卷本,將書名改成《逸民傳》并補上自己的名字,再補上《周履靖》一條而已。

      結(jié)合《夷門廣牘》本《逸民傳》系該書最早版本的情況,可以確定,正是劉鳳將皇甫涍《續(xù)高士傳》改頭換面成《逸民傳》,并收入周履靖的《夷門廣牘》刊行而流傳開來。

      結(jié)語

      注釋:

      ①此從光緒年間徐友蘭鑄學(xué)齋刻本,今鄭誠整理本文字稍異,作:“《逸民傳》二卷,皇甫涍。載《夷門廣牘》。”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75頁。

      [1]皇甫涍.皇甫少玄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皇甫涍.續(xù)高士傳[M].明嘉靖刻本.

      [3]皇甫汸.皇甫司勛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

      [5]杜澤遜.四庫存目標(biāo)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劉鳳.劉子威集[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97.

      [7]南京圖書館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史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StudyofXuGaoshiZhuanwrittenbyHuangfuXiao

      Meng Wenqia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China)

      XuGaoshiZhuanwas also calledXuGaoshiZhuanBianmu written by Huangfu Xiao who lived in the Ming dynasty. Due to its widely spreading, the book had derivedYiminZhuan, and its author became Huangfu Xiao or his brother Huangfu Lian. That led to some mistakes both in the booksYiwenZhiandSikuquanshuZongmu. We think that the two book are the same by analyzing the version and the text and it was edited by Zhou Lvjing and Liu Feng.

      Huangfu Xiao;XuGaoshiZhuan;YiminZhuan;YimenGuangdu

      K852

      :A

      (責(zé)任編輯:宋瑞斌)

      1672-6758(2017)09-0025-5

      孟文強,碩士,陜西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研究方向:歷史文獻(xiàn)學(xué)。

      ClassNo.:K852DocumentMark:A

      猜你喜歡
      高士皇甫編目
      Absorption spectra and enhanced Kerr nonlinearity in a four-level system
      國家圖書館藏四種古籍編目志疑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36
      閑心
      讀者(2019年19期)2019-09-24 02:00:55
      閑情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論集》出版
      高 士
      寶藏(2019年6期)2019-01-15 14:52:30
      粵劇編目整理之回顧與展望
      戲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1:01
      趙晶、皇甫舟楠設(shè)計作品
      橡皮的自述
      圖書館編目業(yè)務(wù)外包發(fā)展探討
      河南科技(2014年22期)2014-02-27 14:18:37
      舞阳县| 克什克腾旗| 库尔勒市| 泸西县| 定远县| 新兴县| 方山县| 永修县| 南丹县| 金堂县| 瑞昌市| 涟源市| 阳江市| 宣威市| 靖西县| 华蓥市| 阜新市| 镇坪县| 修武县| 娱乐| 富顺县| 浑源县| 瑞金市| 八宿县| 杭锦旗| 永康市| 华宁县| 麻城市| 溆浦县| 崇信县| 罗平县| 滦平县| 怀柔区| 额敏县| 紫金县| 灵台县| 娄烦县| 隆子县| 讷河市| 收藏|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