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娃是件有趣的事情,你會慢慢地發(fā)現(xiàn),娃能帶給你不同的驚喜。比如,他第一次主動站到小凳上伸長手臂幫著洗碗、第一次幫忙疊衣服、第一次幫花花澆水……通常父母的感受,是又欣慰又氣惱,欣慰的是,孩子開始有興趣分擔你的重任,開始有了自立意識的萌芽;頭疼的是,這么小的孩子摻和進來,多半是越幫越忙,怎么辦?
寶寶為啥總愛幫倒忙?
寶寶在2歲的時候,自主能力和意識逐漸發(fā)展起來,平時不管做什么事情,寶寶們都很有興趣,都想自己來嘗試,因為寶寶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強大,這樣的前提下也就少不了幫倒忙了。
如何看待孩子幫倒忙
到了3~6歲的時候,算是步入了“幫倒忙高發(fā)期”,他們總是熱衷幫忙做事、愛動手、愛勞動,但是由于生活經(jīng)驗、知識能力儲備不足等原因,經(jīng)常是幫倒忙幫到讓父母發(fā)火、不耐煩,最后孩子自己也覺得委屈難過生悶氣。
1、他還是個孩子,別苛求他像你一樣做到完美
當你面對孩子“積極做事”的虎頭蛇尾、幫倒忙導致的“爛攤子”、分分鐘挑戰(zhàn)你的底線時候,真的很難不生氣、不發(fā)火。很多父母難免著急會說“一邊去,你不要搗亂好不好?”“你別添亂了,看看都做得亂七八糟的,我還得再收拾”。
可是,當你恢復平靜的時候,可曾想過他還只是個小孩子?小孩子做事情怎能像我們大人一樣面面俱到?所以,父母首先要有這個意識,降低一些要求,一是可以給予孩子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允許孩子自己參與其中;二是這樣的覺察也會促使父母以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不會總是鬧得一家人生氣發(fā)火了。
2、 孩子幫倒忙,說明他開始逐步建立責任心了
即使你不需要孩子幫忙,也要適時安排他做一些家務,并且告訴他“媽媽需要你幫助”。有意識地弱化自己作為成人的能力,突出孩子的力量,而不要所有事情包辦。經(jīng)常讓孩子意識到父母需要他,這樣孩子長大后才會在團體里助人合作,才會懂得與人分享,富有愛心。
此外,幫助大人干活所進行的各種動作,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和控制能力,特別是精細動作的發(fā)展。最為重要的是,提供幫忙的機會,就是讓孩子承擔起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發(fā)展他們的責任心。即便只是幫大人擦桌子、拿毛巾、倒水這些簡單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懂得每個人都要為家盡責任,從而學會關心幫助他人,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3、 讓孩子做家務,可以加強親子關系
不能指望孩子按照我們的要求把什么都能做得一絲不茍,孩子天性愛玩兒,勞動為他們提供了游戲的自然情景,他們愉悅地在其中探索。比如當你的寶貝在廚房里忙得翻天覆地時,你不妨也加入到孩子的活動中,多和他交流,這是非常好的溝通機會!
4、 引導孩子在“幫倒忙”中學會感激
父母平時可以按寶寶的年齡、愛好、身體情況等讓孩子幫忙做點小事。
比如,平時看見媽媽做家務活,寶寶就來湊熱鬧,那媽媽就可以讓寶寶幫著拿抹布擦桌子、晾衣服的時候讓孩子遞送自己的小衣服、一起收拾玩具……
父母幫寶寶布置“任務”的時候,要記得先給寶寶做做示范,當然了父母給孩子要邊做邊教,很可能要反復幾次下來孩子才會做。關于安全問題也不能馬虎,所以那些危險、花大力氣的事不適宜讓孩子幫忙。
無論孩子做的事是真的幫了你的忙還是最后讓你更累,都要對孩子說句感謝的話。他會知道盡責的人能夠得到承認,就算是他沒有幫上忙反倒是添了亂,你也要感謝并強調(diào)他做得好的地方。這樣,當你在為他做好飯、準備好他要喝的水的時候,他也會謝謝你。
5、 “幫倒忙”可以讓孩子建立自信
在幫助家長做家務時,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媽媽,你看是我把門擦干凈了?!边@種勞動后的結果讓孩子頗有成就感,Ta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會更加積極,也更加欣賞、接納和認同自己,這能夠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此,爸媽一定要學會多鼓勵孩子。?笏(摘自《竹兜育兒》)(編輯/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