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雯雯
摘 要 Rivers(1981)認為:“語言不能與文化分離開來,因為它深深扎根于文化中”(陳舒,1997:1)。新課改以來,高中英語新教材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也在閱讀中加大了英美文化的比重。因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必須把語言和英美文化結合在一起。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自覺地、有計劃性地滲透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識。本文探討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中西方在社交、宗教和語言方面的差異、英美文化在閱讀中的體現(xiàn)及習得英美文化的方法。讓高中生初步接觸和了解英美等過的文化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正確理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所以教師在上課時應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英美文化的知識。
關鍵字:英美文化;高中英語閱讀;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一、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現(xiàn)狀
在講解英語閱讀時,許多教師都發(fā)現(xiàn)學生能正確地翻譯文章,但是卻因為不能理解筆者的寫作意圖而造成理解偏差。究其原因,大多情況都是因為學生缺乏英美文化背景知識造成的。雖然絕大多數(shù)高中英語教師承認英美文化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但是卻因為自身缺乏英美文化背景知識而存在為難情緒。同時也有教師形式上承認文化教學的必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認為高中英語教學應以教授學生單詞、句型、語法等語言點為基礎,而不應該浪費課時去教授高考不涉獵的英美文化。另外,也有教師認為講授英美文化知識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但是也有教師非常認同和期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涉獵英美文化,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這樣一來,學生不僅無法得體地使用英語,也經常誤解閱讀中的信息。美國著名語言學家談到:“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換句話說,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我們如果想學好一門語言,就必須了解這門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
二、中西文化的差異
政治、歷史等因素導致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作者將從以下二個維度進行探討。
1. 社交方面
中國人給人的感覺很低調,而英美國家的人往往很張揚。當別人稱贊中國人時,他們都會說:哪里,哪里!而英美國家的人則不然,他們會非常高興地說:謝謝!中國人見面經常會談論到家庭、事業(yè)、宗教、政治等等,可以說是禁忌較少。而英美國家認的往往會對年齡、政治、宗教等避而不談,因為這是他們的隱私。當中國人說:下次請你吃飯時,你只能當做是熱情的客氣。而英美國家的人說請你吃飯時,往往會和你約定好具體的時間和地點。
2. 宗教方面
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中國深受封建主義思想、佛學、孔孟之道的影響,所以中國人信奉養(yǎng)兒防老,而英美國家的孩子18歲就要獨立了。基督教和天主教是英美國家的兩大宗教,他們信奉苦行,所以有些人通過體罰自己來達到自己與基督的共鳴。
3. 語言方面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詞語,我們知其意,但其組合與我們的想法大相徑庭。例如,Mr Right表示白馬王子,而不是對先生;我們也不能把“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翻譯成“羅馬不是一天建立的”,因為它真正的意思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再來說說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這句話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當你深入了解eat no fish 和play the game 這兩個短語時,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意思大相徑庭了。eat no fish 出自一個典故,指英國伊麗莎白女皇時代,耶穌教徒為了表示對政府的忠誠,拒絕遵守反政府的羅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吃魚的習慣,因此eat no fish 表示“忠誠”的意思;而play the game 和play fair 同義,表示“公平對待”、“光明正大”、“為人正直”等。又如中國人喜愛貓,有時形容女人像貓一樣柔順乖巧,有時形容人家嘴讒,叫他“讒貓”,帶有親昵的成分;而在英美文化里,“貓”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貓頭鷹在漢語中常常表示不吉利,英語中則無此意,反而用“be wise like an owl”來形容人聰明(劉梅,2011)。類似的例子舉不勝數(shù)!
三、英美文化在閱讀中的體現(xiàn)
英美文化在閱讀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不了解英美文化的知識,在閱讀某些文章時就會遇到障礙。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讀者不是被動獲取閱讀材料中的信息,而是運用已經具備的背景知識(包括語言知識和英語國家的文化),根據(jù)上下文去預測和理解意思。根據(jù)圖式理論,人們在理解新事物的時候,需要將新事物與已知的概念、過去的經歷,即背景知識,聯(lián)系起來。對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釋取決于頭腦中已存在的圖式,輸入的信息必須與這些圖式相吻合。
在高中英語Module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一文主要介紹了其他國家的四類節(jié)日,其中也涉及大量的英美國家的節(jié)日。當談到Thanksgiving Day時,教師就會談到早期美國人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情誼。當講到Columbus Day時,教師也勢必會談到哥倫布發(fā)現(xiàn)如何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Module 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一文中體現(xiàn)了大量有關英國地理、風景、歷史等的知識。如果教師在講課時單純地講述課本知識,那么學生很難理解課文。文章的第一部分講述了UK的地理分布,其中涉及英國到大不列顛到UK的變化以及這一期間國旗的變化。
四、英美文化的習得方法
英美文化的習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地擴充英美文化才能在教課和學習中取得長足的進步。
1、要求學生多多閱讀英文原著以及英文報紙和期刊。學生在閱讀時,應注意積累有關英美文化背景、風俗習慣、人文風情方面的知識。
2、高中生階段可以多看一些有關歷史題材等的外國電影。生動的表演和嚴密的邏輯性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英美國家的發(fā)展歷程、宗教信仰等。
3、建議學生多和英美國家的外教接觸。學生不僅能了解到書中學不到的關于社會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識也能用英語的思維去思考問題。
五、結論
英美文化在閱讀中的作用顯而易見,所以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融入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而學生也應該通過各種途徑習得英美文化。
參考文獻:
[1] 陳舒. 文化與外語教學的關系[J]. 國外外語教學,2007(2).
[2] 曹倫華,章學峰. 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滲透和培養(yǎng)[J]. 基礎英語教育,2008(5).
[3] 劉梅. 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文化教學[J]. 科技信息,2011(21).
[4] 王霄云.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融入研究[M]. 2006
[5] 劉梅. 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文化教學[J]. 教學研究,201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