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殿霞
內(nèi)容摘要:
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自由輕松的學習心境,才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必須真正成為學生發(fā)展的天地。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設情境 激興趣 重參與 用媒體
【中圖分類號】G623.2
正文:
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常顯現(xiàn)出許多弊端,如漠視學生的能動意識,不為學生創(chuàng)設活動時空條件等。這些顯然與《課標》所提倡理念相違背。課堂的中心目標是促進學生的有效發(fā)展。那么,如何實現(xiàn)這一目標呢?我認為先決條件應該是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活”起來,即不呆板,不被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那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呢?下面就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巧設民主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想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首先就要教師以微笑的面容、親切的話語、飽滿的激情去感化學生、親近學生。并且教師還要善待學生,當學生出錯時,老師不訓斥,不懲罰,要耐心指導,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應給予及時地肯定,并鼓勵他們。如:我在教學時,將自己也列為學習的一員,與學生們一起操作,一起討論。對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來表揚他們,對學困生不厭惡、不指責。更是耐心地指導他們、鼓勵他們。常鼓勵他們說“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來”等。使他們感到老師和他們一起動腦,一起學習。這樣就慢慢地打消了學生對老師的懼怕和隔閡的心理,于是在輕松愉快地合作學習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動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份。學生只要對學習發(fā)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心理準備。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如我在教學生朗讀《可愛的草塘》課文時,讓學生先看看課文,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來了。朗讀之后,教師根據(jù)學生朗讀的情況,或表揚、或指導、或聽范讀后再讀,再一次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向前邁進了一步。
三、提供參與機會,提高學生參與意識
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活動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現(xiàn)自我。比如,《雨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充分體悟課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場景。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組織學生自讀,在自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并在小組內(nèi)討論,通過討論,教師認為學生對“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還比較抽象,又通過評議來引導學生重新體會。一節(jié)課,學生始終在他自然順暢的導引之下,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實現(xiàn)重點訓練項目人人都有參與機會。每一名學生都參與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并以此為切入口,突破了本課的學習難點,順利的完成了學習目標,課堂也一改沉悶的局面,學生在課堂上也“活”了起來。
四、妙用多媒體,增強學生想象力
現(xiàn)代心理學告訴我們: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采用了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多媒體手段應用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日月潭》一文第2課時的時候,我先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你們好,你還記得昨天與你相處過的一些朋友嗎?他們今天都換上新衣服,也來到了我們的教室里,你們還能認識他們嗎?”同學們此時都大聲回答:“能!”我再次強調(diào):“真的嗎?”同時出示寫有描寫日月潭景色優(yōu)美的四字格詞(字體和顏色各異),這時同學們的激情上來了,都爭先恐后的回答,當學生認真讀完后,我要求學生邊看這些詞邊想像:“當你看到這些詞的時候,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這時同學們的想像力被激活了,都爭先恐后地回答起來,他們描述的畫面真優(yōu)美。在此基礎上,接著出示日月潭的優(yōu)美畫面,同時配上一段輕松的音樂,讓學生邊聽邊看,看看日月潭的畫面是不是跟自己想像的一樣”。
總之,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了自由輕松的學習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