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梅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國際教育交流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應用型本科院校特色英語寫作教材編寫
洪 梅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國際教育交流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寫作教材的問題,對浙江水利水電學院進行個案研究.結果顯示:師生對教材的滿意度不高,問題主要集中在教材的實用性、系統(tǒng)性、單一性、新穎性和難度系數(shù)五個方面;相對應的解決方案概括為:突出教材的實用性,貫徹其系統(tǒng)性,改變其單一性,追求其新穎性,以及合理化難度梯度.此結果對應用型本科院校提高特色英語寫作教材編寫質量、提高英語寫作教學效果,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寫作;教材
學生、教師和教材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三大基本因素[1].其中,教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其規(guī)定課程的內容和強度、分配課時、細化大綱中某項學習任務的要求,是英語教學中“看得見的心臟”[2].寫作教材對寫作教學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國對寫作教材的關注非常有限.根據(jù)統(tǒng)計,刊登在國內43種外國語言文學核心期刊(1980-2010年)的寫作研究論文中,對寫作教材的研究所占比例不足1%[3].因此,研究寫作教材成為高校外語教師的一項迫切又有意義的任務.本文擬采用個案分析的方法,以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為例,深入探究當下應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所使用的英語寫作教材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以期為此類院校編寫出具有自我特色的英語寫作教材開拓新的思路.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英語教學分為3個方向:商務英語、大學英語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其中,非英語專業(yè)的教學主要集中在大學英語.本調查針對近5年大學英語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教學中使用過的教材*1)由于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不同,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寫作教材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的英語寫作教材在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別,然而,就大學英語和綜合英語兩門課程而言,在寫作技能的培養(yǎng)方面差異不大,可互為補充,故放在一起比較.,涉及教師3人,學生220人.具體情況(見表1~表3),其中,教師用T代表,學生用S代表.
表1 調查對象基本信息(T)
表2 調查對象基本信息(S)
表3 調查對象對教材的意見
以上3個表格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對每位教師約1.5 h的半結構式訪談,以及對所有學生的問卷調查.表3中的調查結果為80%以上的師生對所使用教材的共同意見.
由以上調查可見,師生對所使用的英語寫作教材的滿意度不高.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對教材的實用性給予較多關注.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應該轉向職業(yè)化,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的多元化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要想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需要實用性高、能和社會接軌的教材,讓學生學到一走出校門就用的上的知識.學生的愿望亦是如此.可見,實用性是編寫教材的首要考慮因素.
對于教材的系統(tǒng)性,教師比較關注,學生幾乎不關注.
寫作是語言技能的直接產(chǎn)出,也是語言學習要達到的高層次目標之一[4].寫作技能的培養(yǎng),在英語的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培養(yǎng)中,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環(huán)節(jié);寫作技能的培養(yǎng),需要從詞、句、段、篇開始,直至對各種文體的熟悉和駕馭.因此,寫作教材的系統(tǒng)性不可或缺.
對于教材內容的單一性,教師的關注度比學生高.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面臨參加多種英語等級考試.以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為例,學生可能參加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級考試、需要參加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有的甚至嘗試劍橋雅思等考試.不同種類和級別的考試要求學生能夠應對不同類型和難度的作文,而目前師生接觸到的寫作教材內容單一,只針對某類某個級別的考試.所以,如果能實現(xiàn)教材內容的多元化,勢必成為一種特色.
對于教材取材的新穎性,學生的關注度略高于教師.
2015—2016年入學的學生,出生年份接近20年代后,成長于一個開放活躍的時代.由于時代的急劇變遷,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文化的價值多元化,學生身上充滿了新質色彩.所謂新質,就是以往任何一代人身上不曾有過的人格特質,是在多元時空條件下所形成的,其內涵的核心特征是心理現(xiàn)代性[5].可見,對新穎性的追求是學生心理上的一種自然.
對于教材的難度系數(shù),教師和學生有不同的意見.
教師傾向于教材難度稍高于學生的實際水平,以起到提高的作用.而學生則希望教材難度適合自己的實際水平,從而可以看到進步,增強學習的動力.筆者曾使用《雅思閱讀與寫作》(講義)作為補充資料,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學生反映難度太大,超出他們的學習能力范圍.為了達到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一致,教材的編寫必須合理安排不同難度的材料.
教材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根據(jù)《中國大百科全書》對教材的定義,狹義的教材是指“根據(jù)一定學科任務,編選和組織具有一定范圍和深度的知識技能體系,一般以教科書的形式來具體反映”[6].廣義的教材是指“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一切教學資料”.可見,狹義的教材就是指教科書或課本,廣義的教材指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學材料,包括以教科書、練習冊、參考書為主的圖書材料,以及各種音像材料、電子材料和源于現(xiàn)實生活的材料等[7].
一本優(yōu)秀的英語教材,大致具備以下幾大特點:教材要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讓學生使用時覺得輕松自在,要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符合學生的需求,給學生機會使用目標語進行交流,考慮學生的不同風格,促進學生潛能的發(fā)展[8].
針對上述調查結果的分析,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特色英語寫作教材編寫的建議如下:
(1)突出實用性
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來說,實用性是編寫教材的第一要素.筆者認為,這里的“實用性”可以有2種理解:一是實用于學生求學期間應對各種英語考試;二是實用于學生畢業(yè)后應對工作的需要.以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為例,針對學生在學習期間需要參加的各種考試,寫作教材可以從這幾類考試的歷年真題中甄選范例,讓學生對考試真題有所體驗.針對學生畢業(yè)后可能的發(fā)展方向(與英語有關),比如進入外企,甚至出國留學,寫作教材應該涉及英語應用文的內容,還可以考慮英語論文的寫作.
(2)貫徹系統(tǒng)性
寫作教材的系統(tǒng)性至關重要.寫作為什么難教也難學,筆者總結,其原因主要有2個方面:①寫作是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體現(xiàn),涉及詞匯、語法、文體、修辭,甚至標點符號等語言的諸多方面,因而不可能搭建“空中樓閣”,必須從基礎知識開始教授,直至學生能夠駕馭各種類型的文章;②寫作不僅涉及語言層面,還涉及思想層面,因此好的寫作離不開廣泛閱讀和思辨能力.針對上述問題,解決方案如下:①把基礎語言知識編排在每章的第一部分,可謂“基礎篇”;把不同文體的寫作技巧編排在第二部分,可謂“技巧篇”;把不同類型的考試題目編排在第三部分,可謂“實戰(zhàn)篇”.②寫作題目前配有與之話題相關的閱讀材料,或者,給寫作教材配備相應的閱讀分冊作為輔助材料.
(3)嘗試多元化
近期,筆者走訪了杭州外文書店、新華書店和博庫書城,并且在網(wǎng)絡上進行了相關搜索,發(fā)現(xiàn)市面上的英語寫作教材大致分為②類:①針對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重視語言層面的訓練;②針對某類英語考試,重視題目的訓練.總的來說,教材內容單一,無法滿足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對多元化的需求.如若把這兩類教材的優(yōu)點結合,就既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又能突出自編教材的特色.此前,筆者主編的《大學英語分類閱讀進階教程》[9],對改變教材的單一性進行了嘗試.該教程對英語A級、四級和雅思考試的真題進行分類,從中找出12類共同話題;每單元分為“基礎篇”和“實戰(zhàn)篇”,前者是針對閱讀技巧的講解,后者則是針對真題的訓練.希望此次嘗試能對改變寫作教材編寫的單一性有所啟發(fā).
(4)追求新穎性
創(chuàng)新,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與時俱進,需要也可以體現(xiàn)在教材編寫當中.如何讓寫作教材吸引思想活躍,追求新穎的年輕人,這是高校英語教師面臨的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要完成這一任務,教師需要兼顧教材的形式新穎和內容新穎.傳統(tǒng)寫作教材的編寫模式,大多從詞、句、段、篇開始,到論文或應用文結束;新穎的編寫模式,有兩種方法可以嘗試:①教材的每章可以分為“基礎”、“技巧”和“實戰(zhàn)”3個部分,分別涉及基礎語言知識、不同文體的寫作技巧以及不同類型的考試題目.這樣的編排,使學習者有種“學完理論即可實踐”的成就感.②以一本教材為主,輔以與寫作話題相關的閱讀材料、核心詞匯或實用表達等.至于教材內容的新穎性,主要涉及取材的途徑為:網(wǎng)絡資源、報刊雜志、官方文件、多媒體資料、語言數(shù)據(jù)庫、國外的教材,甚至國內外學生的習作.所取材料的形式遵循多樣化原則,可以是各種體材和題材的文章,也可以是歌曲或視頻等.
(5)合理化難度梯度
教材的編寫必須合理化內容的難度梯度,使其適用于不同基礎水平的學生,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根據(jù)筆者主編閱讀教材的經(jīng)驗,對如何使寫作教材的難度呈合理梯度,給出如下建議:在教材的基礎知識講解部分,按照由易到難的梯度編排,即詞→句→段→篇;在寫作技巧講解部分,按照應用文→說明文→議論文的順序編排;在題目訓練部分,按照A級→四六級→雅思的順序編排,并配以有梯度暗示的小標題“小試牛刀”、“大展拳腳”、“逆風飛翔”.
本文通過對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的個案研究,探討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師生對英語寫作教材的意見,找出其問題所在,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調查發(fā)現(xiàn),師生不滿意所使用的寫作教材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教材欠缺實用性、系統(tǒng)性、多元化、新穎性和難度梯度不合理等方面;其解決問題的建議是: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特點,寫作教材內容需要涉及基礎語言知識、不同文體的寫作技巧、以及不同類型的考試題目;教材的編排遵循每章內部由理論到實踐,章與章之間由易到難的方法.本研究對特色英語寫作教材的編寫以及英語寫作教師都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就特色英語寫作教材的編寫而言,本文提供了新的思路;就英語寫作教師而言,有必要對寫作教材進行專門的學習和研究,從而具備一定的教材評價、編寫和使用知識,以期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1] 張鳳娟,戰(zhàn) 菊.大學英語寫作教師的教材觀——基于六位教師的個案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13(5):19-23.
[2] SHELDON L E. Evaluating 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 [J]. ELT Journal ,1988(4):237-246.
[3] 朱巖巖.對我國英語寫作研究發(fā)展的調查和思考——基于我國外語類核心期刊統(tǒng)計分析(1980—2010)[J].外語界,2011(6):56-62.
[4] 唐青葉,蘇玉潔.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英語專業(yè)寫作教材研究[J].外語界,2009(6):70-76.
[5] 楚昭然.90后所處的時代背景[EB/OL].[2016-05-04].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6802970.html.
[6]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Z].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
[7] 柳華妮.國內英語教材發(fā)展150年:回顧與啟示[J].山東外語教學,2011,32(6):61-66.
[8] WANG Q. A Cours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0.
[9] 洪 梅,洪 杉.大學英語分類閱讀進階教程[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
Compilation of Characteristic English Writing Material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HONG Mei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Hangzhou 310018,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mpilation of characteristic English writing material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rough a case study, in which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with questionnaires. It has found out that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writing materials they are using or used, and the major problems lie in the lack of practicability, systematization, diversity, novelty and degree of difficulty in the compilation of English writing materials. The paper has provided the problem-solving methods accordingly and it will hopefully be useful for the compilation of characteristic English writing material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English writ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tics
G423.3
A
1008-536X(2017)03-0080-04
2016-12-14
洪 梅(1979-),女,浙江千島湖人,講師,從事英語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