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職英語新課熱身環(huán)節(jié)的策略探討

      2017-10-12 02:09:55浙江省寧波市職教中心學校
      瘋狂英語·新策略 2017年5期
      關鍵詞:熱身英語活動

      浙江省寧波市職教中心學校 唐 敏

      中職英語教學

      中職英語新課熱身環(huán)節(jié)的策略探討

      浙江省寧波市職教中心學校 唐 敏

      職校的英語教學長期以來一直在模仿普高的教學模式,沒有自身的特點,教學內容簡單,同比其他文化課就變成了雞肋,長期下去對我國職校學生的英語學習產(chǎn)生了否定的作用,本文希望借助探討英語新課的熱身環(huán)節(jié),來提高我國職校的英語教學能力。

      中職英語;新課;熱身教學

      1.研究問題的產(chǎn)生

      1.1 “熱身”研究的三個背景

      1.1.1 職高英語教學研究的近況

      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學長期以來 follow(跟隨)、copy(復制)普高英語教學的模式。在職業(yè)學校的課堂里,活動的組織形式?jīng)]有明顯的特點,只是在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上降低了難度以適應職高學生的水平。在職高項目課程改革的推進過程中,專業(yè)課程的加強在某種程度上對文化課產(chǎn)生了巨大壓力。比如,在基于項目的課堂教學里,專業(yè)課是樹,英語是藤,英語學科成了專業(yè)課的“附屬品”。

      職高學校一直在搞課程改革,其積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小的陣痛也在所難免。在專業(yè)性很強的項目教學里,英語這根“藤”的作用是極為表層和膚淺的,更多的時候作秀的成分更多一些。左左右右一番探索之后,大家再次回到教學的原點——英語課堂本身。筆者始終認為,不論是怎樣的研究,職高英語課堂教學都應該遵循學科的特點與課程的要求,將45分鐘的效率擴大到極致。在保障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進行適度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這才是最符合學生需求與發(fā)展利益的,也是本課題研究的最終愿景。

      1.1.2 職高學生的特點

      關于職高生,英語老師總是抱怨不太好教。的確,大多數(shù)考入職校的學生最大的問題科目是英語。首先,畢竟英語不是母語,缺少語言環(huán)境,又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學生是很難把英語學好的;其次,學生缺少學習策略,既不清楚如何用英語解決問題,也不懂得通過同伴學習來互通有無;另外,學生缺乏學習的毅力,上課走神甚至打瞌睡的情況也可能發(fā)生。但不可否認的是,職高學生依然存在學習英語的潛質。首先,他們“臉皮比較厚”,不怕犯錯,敢于表達自己,有表現(xiàn)欲,這是學外語首當其沖的品質;其次,因為英語總體水平不高,同學之間的依賴反而更緊密。如果各小組強弱搭配合理,開展合作學習時也會時有驚喜。最重要的是,職高的學生更善于與老師互動與交流,這是保障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1.1.3 職高英語教學總體情況

      最近幾年,寧波已經(jīng)推廣使用新教材。教材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教學內容難度適合中職生的總體水平,活動設計采用了任務型教學的理念作為支撐,提高了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應該說,在新教材的指引下,職校英語教師的備課有了一套統(tǒng)一的模式,即按照教材的活動設計,從熱身(Warm-up/Lead-in)到聽力和口語(Listening and Speaking),閱讀與寫作(Reading and Writing),再到語言運用(Language in use),以及最終單元任務(Unit task)。不需要太動腦筋,教師也可以一步步有序地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

      1.2 職高英語提前“熱身”的四個突出問題

      面對學生薄弱的英語基礎和嚴重缺失的學習興趣,一些教師仍缺少策略。在“熱身”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主要存在以下突出的問題。

      問題一:過“死”

      英語課的前幾分鐘往往被用來檢查作業(yè)、聽寫、抽背、讀單詞或是直接切入新課正題。遇到紀律性不強的班級,上課鈴響后教室里仍然嘈雜。有的教師不是通過有趣的熱身活動來抓住學生的眼球,而是靠更高的分貝來制止學生。課前的熱身活動時常變調成“抓捕”和“打壓”行動。

      問題二:過“舊”

      教師在三五年的教學之后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如果不加強學習,拓展知識面,教學套路會慢慢變得僵化和陳舊。比如,有的老師“熱身”活動喜歡用圖片導入的形式。這本沒有問題,但在“林書豪”家喻戶曉的時代,提到的卻還是“喬丹”,那么教師就明顯out了。

      問題三:過“度”

      有的熱身活動沒有教師的引導與時間的限制,如Daily Report(每日匯報),能講的學生講個十來分鐘還停不下來;再比如,用游戲導入新課時,事先沒有對游戲規(guī)則與流程進行很好的設計,最終因為耗時太長而課堂失控,影響后面教學內容的跟進和落實。

      問題四:過“空”

      音樂、視頻導入很容易出現(xiàn)與教學內容關系不夠密切的詬病。如學生看了五分鐘的視頻,然后回答幾個與上課主題毫無關聯(lián)的問題,或是回答一些即使不看視頻也能解決的問題。這純粹是為了娛樂, “身”貌似是熱了,但“腦”沒熱起來。

      2.研究目標、內容與原則

      2.1 關于“熱身”活動的研究設想

      筆者將本研究鎖定在“如何使‘熱身’最有效”這個主題上,探討幾個與此相關的問題,比如:“用怎樣的方式來溝通師生間的情感,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氣氛?”“如果以新穎合理的方法把教學內容自然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何將新舊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帶著這些問題,本課題組在貫徹教材編寫理念、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現(xiàn)實認知水平的前提下,剖析已獲得的成功或失敗的案例,探索熱身活動中的設計原則與策略,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熱身活動形式,力求讓學生在短短幾分鐘的熱身活動中“熱”起來,真正使“熱身”環(huán)節(jié)起到聯(lián)結新舊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言技能、并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的多重作用。

      2.2 “熱身”研究的終極目標

      2.2.1 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本次研究以維護學生的主體性為原則,將學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從課堂的最開端入手,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豐富多彩有效的熱身活動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置身于安全、有趣、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情境中,使英語學習變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的行為與心理體驗。

      2.2.2 豐富教師英語教學的策略

      參與研究的教師們大量閱讀教學理論,互通有無。在“熱身”活動的研究過程中,搜集可供研究的素材,在研究中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與反思能力。同時,因為大部分組員是來自不同學校的教研組長,這從客觀上帶動了所在教研組的科研氣氛,教師的英語教學策略與方法能在研究過程中得到潛移默化的發(fā)展。

      2.3 “熱身”研究的內容

      2.3.1 熱身怎樣才能“新”

      教中思變,變中求新。謎語、視頻、圖片、歌曲、繞口令、游戲、故事、小競賽、真實或仿真的生活與職業(yè)情境,都能為我所用、優(yōu)化組合。教師可以根據(jù)職業(yè)學校學生的職業(yè)前景和素質需求,度身定造課前熱身的活動形式,使熱身活動“形神兼?zhèn)洹薄?/p>

      2.3.2 熱身怎樣才能“活”

      在“熱身”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主要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背景知識,是“熱身”活動中的關鍵角色。熱身活動中,教師的提問靈不靈活、互動效果能不能達到讓學生熱起來,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師生互動與交流過程中,提問的靈活性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2.3.3 熱身怎樣才能“再生”

      任何一種熱身活動,都應該是為新知識的產(chǎn)出而服務,具有很強的再生性。熱身活動與新教學內容需前后連貫、相互依存。熱身是鋪墊,是基礎。無論是怎樣的熱身形式或內容,都應該實現(xiàn)其“再生”的作用。

      2.4“熱身”研究遵循的原則

      2.4.1 可操作性原則

      研究的理念與成果貼合教師的教學實際。教師可以將研究的結果(如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進行推廣與運用。

      2.4.2 有效性原則

      研究者將去除浮華,用極其樸素的語言描述與分析熱身活動的有效性,使該研究的成果能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付諸實施,對教學真正起到指導作用。

      3.研究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3.1 熱身的含義

      “熱身”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第一環(huán)節(jié)。課伊始,趣先成。好的課堂導入,能有效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課堂氣氛,激活學生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將其注意力吸引到新的學習內容上來,從而起到“一石擊破水中天”的效果。熱身活動的重要性就像是運動員在參加比賽前的準備活動,它不僅在生理上,更是在心理上給學生以充分調動,以達到良好的參與狀態(tài)。良好的開端即成功了一半。在眾多的教學實踐案例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高效的熱身活動是一堂精彩授課的保障與基石?!盁嵘怼弊鳛檎n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肩負起了聯(lián)系新舊內容、激活知識背景、啟發(fā)學生思維和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任務。

      3.2 課前熱身活動的理論依據(jù)

      3.2.1 第二語言習得理論

      著名應用語言學家克拉申(S. Krashen)提出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主張以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交際能力為語言教學的首要目標。在語言輸入方面,克拉申提出“i+1”原則,即在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技能水平上適度增加可理解的知識技能,他強調輸入的知識應當是可理解性的。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借助教學環(huán)境的已有條件,如物品、圖片等來展示語言,幫助學生理解。

      3.2.2 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于20世紀60年代產(chǎn)生于美國,它強調人的自我指導、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倡導認知與情感的統(tǒng)一,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它提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寬松的心理氛圍。這與克拉早提出的“學習過程中應可能降低學生的焦慮程度,建立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不謀而合。

      3.2.3 情境教學理論

      基于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學習理論強調教師為學習者選擇和設計恰當?shù)膶W習環(huán)境。建構廣義支持下的學習環(huán)境是指支持學習者進行建構性學習的各種學習資源的組合。情境在其中起著集成其他各種學習資源的作用,是呈現(xiàn)給學習者的問題解決情境。它提出,語言學習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情境”(context)相聯(lián)系的。建構主義認為,教師應該盡可能根據(jù)自然情境來設計,建立其教學模式,強調情境性認知。也就是說,學習活動應當盡量在真實的情境下開展,促使學習者在自然環(huán)境下學習、理解、記憶并能夠運用所學經(jīng)驗和知識,討論解決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問題的種種可能的方法。

      3.3 國內外已有的研究

      Henick(1994)認為,上好一堂課最困難的是促使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投入到學習中去;恰當?shù)臒嵘黼m占時不多,卻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依據(jù) Penny Ur 和 Andrew Wright(1992)的觀點,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靈活運用熱身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則強調以人為本,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強調師生和諧關系的重要性。他提出,要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就必須讓他們經(jīng)歷真實的問題情境?;顒釉O計要有目的性,活動內容要豐富,形式要多樣性,活動要有梯度,應注意活潑型和組織性相結合,貼近學生生活,具有真實性和可操作性。黃偉耿(2003)在《中小學外語教學》發(fā)表了《巧用“Warming up”教學項目》一文,對“熱身活動”的類型進行了探討。王振強(2004)總結了運用熱身活動的主要形式——頭腦風暴法。胡美馨、朱海娜(2006)結合問卷調查結果,從是否實現(xiàn)熱身教學、教學時間、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四個方面入手,研究了某中學實施熱身教學的情況,為熱身提出了各種建議。

      綜觀已有的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激發(fā)熱情、靈活運用、提高學生主動性、設置情境,目的性、多樣性、真實性、時間的控制、方法與效果的保證是熱身活動研究最熱門的幾個關鍵詞。本研究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若干案例來進行闡釋,力圖體現(xiàn)出職業(yè)學校的獨有特點。

      4.研究方法

      4.1 行動研究法

      通過課堂觀察或課堂實錄分析的方式,了解教師與學生在熱身活動中的實際互動過程,分析熱身活動的有效性。在行動研究中探索、改進和解決課前熱身環(huán)節(jié)中的相關問題,反思、反饋與總結,邊研究邊教學,讓課題研究為英語教學服務。

      4.2 案例分析法

      通過對案例的剖析,從成功案例中提煉規(guī)律性的策略,從不成功的案例中追溯低效、無效的根源,避免熱身不熱的尷尬。通過案例研究,提升案例研究,提升教學方法,使教師在反思中成長,也能更直觀地供更多的教師探討與分享。

      5.研究實施過程

      研究者收集大量的原始“熱身”活動設計,如課堂觀察實錄、教案編寫。對于同一個授課主題同一課時的熱身環(huán)節(jié),研究者先用“同課異導、橫向研究”的方式,描述同一話題不同教師的不同熱身設計、意圖與實施的具體過程及效果,討論其有效性,評判二者優(yōu)劣;再采用“改進原熱身方案、縱向研究”的方式,選擇其中一個方案進行修改,然后追蹤前后的不同教學效果??偠灾褪恰皺M向比較找差距,縱向比較看進步”。

      下面是In the restaurant的兩個不同的熱身活動設計:

      案例1(主題:高教出版社《英語(基礎模塊)》Book 1 Unit 6 In the restaurant)

      教師A——問題熱身

      教師A在簡單的問候后,先提問:What did you have for lunch? 學生回答:Rice, vegetables, meat,etc. 然后教師繼續(xù)問:Do you like Chinese food or western food? 學生有的回答喜歡中餐,有的喜歡西餐。教師的第三個問題為:Do you often eat at home or eat out? 學生對此作出不同的選擇,有的在家吃飯,有的經(jīng)常外出下館子。教師A的這三個問題圍繞本課的主題展開,貼近生活,為學生所熟悉。隨后是一個quiz(小測試)。教師A首先呈現(xiàn)若干與餐館相關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完成書上的兩個練習:① 選出與餐廳有關的詞;② 看圖從上題中選擇適當?shù)脑~補全對話。這兩步驟是教材上原本安排好的熱身活動,教師A直接照搬過來了。

      教師A的提問是比較常見的熱身方式。但是就這個活動而言,教師A這三個問題的提出顯得死板、生硬、不夠靈動。教師的預設不夠充分,提出的問題之間缺少緊密性和連貫性,有腳踩西瓜皮的感覺。整個熱身過程耗時十分鐘,卻是在學生東一句西一句、缺乏最后的板書提煉和教師引導的狀態(tài)下度過,讓人感覺“形散神也散”。

      教師B——歌曲熱身

      從時間安排來看,教師B熱身步驟共耗時8分鐘。

      教師B以 A song(一首英文歌曲)拉開了上課的序幕。用英語歌曲熱身本不是什么新鮮的手法,但在這里教師用自編歌詞的方式和自己領唱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歌曲呈現(xiàn)的形式和歌詞內容來講,確實是新穎的。教師的才藝展示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隨后,教師B呈現(xiàn)兩張照片,問:What is he eating? 用意是對比貧困地區(qū)孩子與富裕地區(qū)孩子吃的食物有什么不同。第三個活動是discussion(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問:What do we eat? Do you know them? How many words can you fi ll in the blanks? 這個活動是整個熱身活動的核心,也是與本主題密切相關的內容。展示平時吃的食物圖片,引導學生看圖說英語,這既符合職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也能使學生學會分類記憶單詞,是一種靈活的詞匯學習策略。第四個步驟是句型的輸入。從圖片到詞,然后是句型,直逼聽力與對話,這是一個完整的熱身設計。

      然而,這個熱身活動的設計仍然存在問題。首先,貧困地區(qū)與富裕地區(qū)孩子吃的食物肯定是有區(qū)別的。教師的本意是要讓學生在照片對比中得出結論:“我們應該珍惜目前的美好生活”。但實際上,光憑一個What is he eating? 的問題,學生難以領悟得到。課后在評課時,有教師提出是不是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Do you want to be the child in poor or in rich? Since you are the child in rich, let’s enjoy our life and love our life… 即便如此,筆者仍然認為這些問題出現(xiàn)的時機不太合適。已經(jīng)過去了兩三分鐘還沒有切入與 In the restaurant 緊密相關的內容,這本身就是一個低效的設計。如果學生的程度的確不好,后面的活動設計又有相當?shù)碾y度,熱身的鋪墊時間長點也未嘗不可。但如果3、5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花了8分鐘,那就有低效的嫌疑了。

      【橫向比較】

      就時間安排而言,教師A與教師B的熱身活動都有些長。學生回答教師A的熱身提問花不了那么多時間,關鍵在于教師A既沒有板書提煉的過程,也沒有新意的提問,問題強度不大;教師缺少靈活應變的能力和提煉表達的經(jīng)驗,內容顯得凌亂而單薄。相比之下,教師B的歌曲熱身更能吸引學生,而且它有深意:引導學生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時光。有圖有討論,有對詞匯的引出與歸類,顯得教師B的熱身更歡迎一些。

      【縱向改進】

      雖然教師B比教師A更有心一點,但他的熱身活動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情感教育出現(xiàn)的時機不好,不太自然。研究者認為,情感教育不以說教為目的,而應該以一種無痕、巧妙、更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為上策。從八分鐘的內容來看,教師B的熱身環(huán)節(jié)顯得有些繁復。筆者覺得將兩個步驟往后挪,只保留其余三個內容,可以更輕松地保持住學生3~5分鐘的興奮點。

      改進后的熱身活動如下表所示:

      教學環(huán)節(jié) 具體內容 設計意圖1. Greeting.Step One Warm-up(5’)2. A song: We have a tasty life!We have a wonderful life! Enjoy the healthy life!Show the song on the screen. Sing the song together.通過歌曲引入教學是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也是比較常用的引入方式。設計歌曲上采用自編歌詞的形式,而且在上課時自己領唱,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突出了一個“新”的特色。本歌詞的內容與生活有關,為下面的話題和本課的理念“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做好鋪墊。3. Questions:What did you have for lunch? You had some fried chicken, didn’t you? Do you like Chinese food or western food? Why?Do you often eat at home or eat out?通過提問的方式,很快切入正題。學生的眼球被迅速抓住,思緒被教師瞬間激活。4. Discussion What do we eat every day? Do you know the food in the pictures?(Show a set of pictures of food )How many words can you fi ll in the blanks?MeatFruits and vegetablesDrinksdesserts通過食品歸類,了解各類商品名稱及分類,為聽力環(huán)節(jié)點餐中出現(xiàn)的食品做好鋪墊,體現(xiàn)了教學設計中導入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復習本科有關食品詞匯、學習新詞匯,教師甚至可以在學生給出單詞的過程中糾正語音,體現(xiàn)了教學的實效性。5. Patterns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I would like to… / I’d like to… )激活詞匯后,自然呈現(xiàn)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的句型。這個句型學生在初中已經(jīng)接觸過,能順利進行此項活動。各種各樣的食品以圖片的形式呈現(xiàn)在黑板上,對于學生有一種誘惑,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這里起到復習和引出聽力對話的作用,也起到聯(lián)結新舊知識的生成作用

      從修改后的效果來看,研究者保留了教師B教案中最精彩的部分,提問的環(huán)節(jié)也更流暢。學生們帶著Questions進入到Discussion和Patterns,重點更突出。

      案例2(主題:高教出版社《英語(基礎模塊)》Book 2 Unit 3 Have you ever done a part-time job?)

      教師C——視頻熱身

      教師C播放了一段節(jié)目視頻。節(jié)目中幾位活動參與者相互競爭做島嶼看護人,最終一位叫 Mr.White 的人贏得了這份高薪的職業(yè)。視頻播放完畢,教師C要求學生回答問題:What qualifications does Mr. White have?(懷特先生具備哪些資格來贏得這份職業(yè)?)接著教師說道:Our monitor is outgoing, hardworking and good at drawing pictures. 用一些形容詞和表達語句來形容他們的班長,借此方式來讓學生明白核心詞 qualification 的含義是“資格”。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如圖1)說出與“資格”相關的形容詞。追問If you have these qualifications,what kind of job can you get?(如果你具備這些資格,你可以去做哪些工作)。此時,呈現(xiàn)不同的工作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圖1

      視頻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教學輔助。在熱身活動中使用一至兩個視頻能有效吸引學生的眼球。在聽說課上使用視頻可以提高或降低聽力難度,還能為學生順利完成對話任務提供直觀的范例。這也許是教師C選擇視頻導課的理由。但仔細考慮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視頻的內容對學生來講有點難,與學習內容不相干的詞匯會讓學生受挫。建議將其簡化或選擇更合適學生、被學生熟悉的人或話題。

      教師D——猜謎熱身

      教師D開始介紹一位“巨星”,并告訴學生這位巨星此時此刻在教室里,請大家根據(jù)對他(她)的描述來猜測老師描述的是誰。She is hard-working.She is patient. She loves children. She can speak English fl uently. She graduated from Ningbo University.She works as an English teacher now. (她工作努力,有耐心,愛孩子,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畢業(yè)于寧波大學,現(xiàn)在是一名英語老師。)最后,呈現(xiàn)一張照片——教師D自己。教師在黑板上把所有剛剛描述她自己的形容詞與表達在黑板上板書(如圖2)。

      圖2

      在這個游戲中,學生根據(jù)教師所說的特點猜測人物,答案出其不意,有效降低了學生英語課的焦慮情緒和后續(xù)教學活動的期待,既體現(xiàn)出任務型教學法中設計任務的真實性原則和趣味性原則,也增進師生了解和師生互動。學生們不等所有信息出現(xiàn)就已經(jīng)猜出了是他們的老師,顯得十分興奮。

      【橫向比較】

      相比教師C視頻熱身與教師D猜謎游戲熱身,效果還是后者更適合一些。視頻本身是個很好的輔助教學的媒介,但其內容并不一定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不能說用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萬事大吉了,如果視頻對之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并沒有更多的作用,這樣的視頻熱身只是熱了眼,卻沒熱腦。教師D的猜謎形式相對質樸,少了些華麗和噱頭,好在內容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興趣,是學生熟悉的人物,所以學生能很快融入熱烈的氣氛中。

      再看看對 quali fi cation 這個詞的詮釋,兩位教師也各有特點。教師C采用的是演繹法,教師D采用的是歸納法。相比之下,筆者更中意后者。讓學生在一堆的信息當中去擷取到問題的核心,有利于養(yǎng)成學生的歸納能力,訓練了學生的思維。

      【縱向改進】

      教師D的熱身活動雖然成功地抓住了學生的眼球,但缺乏螺旋型上升的最深層次的挖掘。比如,與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即聽說活動的銜接顯得不夠充分,教學整體性有欠缺。教師需要搭建更多的支架,讓學生把剛剛了解到的描述性形容詞與表達進一步運用,從根本上提高其“用英語做事”的能力。為此,筆者作了一些改進,增加了幾個教學步驟和熱身活動(見下頁),使學生已有的舊知識與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實現(xiàn)更有力地對接,從而促成從已學知識到新知識的再生。

      改進后的教學內容:

      教學環(huán)節(jié) 具體內容 設計意圖Step One Warm-up(5’)1. Greeting 2. Before we have the new lesson.I want to introduce a super star to you. The star is in the classroom,who is she? Please guess out according to the sentences describing her.教師在 PPT 上逐句呈現(xiàn)下列信息:She is hard-working.She is patient.She loves children.She can speak English fl uently.She graduated from Ningbo University.She works as an English teacher now.最后呈現(xiàn)一張照片——教師自己。以猜謎游戲作為本節(jié)課的熱身活動。教師把謎底設為自己,較容易吸引學生學習此課的興趣,達成師生間的互動,同時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此外,該游戲任務中設計的問題與本單元教材中活動1的內容密切相關,遵循教材的編寫意圖,既緊扣了教材又超越了教材。涉及的形容詞和對“資質和能力”的表達是本次課的教學重點,所以從客觀上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好了鋪墊和準備。3. 教師板書如下:教師把剛剛用來描寫自己的形容詞在黑板上板書(如左圖),學生從圖的結構中得到暗示——這些形容詞和表達都是對人“資質”的描述。教師此時再把qualification 一詞介紹給大家。通過對同類詞與表達的分析與歸納,學生思維能力得到鍛煉。4. What kind of people are you?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as I did? What are your strengths?讓學生用描述 quali fi cation 的相關表達說說自己。因為教師事先已做了足夠的鋪墊,學生可以從眾多詞匯和短語中挑出若干來描述自己。老師富有新意的開場白、靈活的活動設計,學生在引導下活學活用,既可學到很多關于性格和才能的表達方式,又能更好地認識自己。5. PPT 呈現(xiàn)若干不同職業(yè)的照片。Speak out the jobs in the pictures.What kind of job may you do well?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like this: I can be a teacher because I am patient and I love children…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介紹職業(yè)類型,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yè),把任務型教學的精神落實到細節(jié),情感教育滲透無痕,同時也方便學生下一步的聽說活動,讓熱身活動向新課主體再生。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介紹職業(yè)類型,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yè),把任務型教學的精神落實到細節(jié),情感教育滲透無痕,同時也方便學生下一步的聽說活動,讓熱身活動向新課主體再生。

      6.研究結果分析

      由于篇幅關系,文章只呈現(xiàn)了四個案例。希望通過對問題熱身、歌曲熱身、謎語熱身、視頻熱身的片段研究,來找尋熱身活動應該具備的特點以及設計熱身活動的原則。

      6.1 熱身活動特點

      那么,什么樣的熱身活動最有利于學生呢?綜合上述案例分析,筆者認為,熱身活動應該具備三個特點:新、活、再生?!靶隆?,即活動形式要創(chuàng)新,活動內容要時新;“活”,即師生互動要激活、教師提問要靈活、情境創(chuàng)設要鮮活;“再生”,即熱身活動要向新課主體再生,舊知識向新知識再生。

      6.2 熱身活動設計的原則

      6.2.1 相關性原則

      課堂熱身活動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采用不同的方式,引起教學對象的注意。熱身活動要有相關性,一是指要避免安排與新教學內容無關的活動;二是指一旦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的任務一旦達成,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切入到正題。

      6.2.2 適度性原則

      首先,難度適中。教師既不可布置毫無挑戰(zhàn)性的熱身活動,教學氛圍熱熱鬧鬧的但學生實際上什么也沒學到,同時也要考慮到職高生的現(xiàn)實英語水平,不要故意讓學生啞口無言,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時間適長。熱身活動一般在三、五分鐘時間內完成。時間過長會影響主要教學內容的順利推進。一堂課就只有45分鐘,熱身時間長了,拓展時間就短了。最后,活動種類適量。熱身活動需圍繞主題展開,形式1~2個即好,無須堆積眼花繚亂的活動,否則學生不知道哪里才是重點,破壞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心理預期。

      6.2.3 生成性原則

      不論熱身的形式怎么新,怎么活,目的卻是唯一的——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向新課主體和新學知識推進,即熱身活動是為后續(xù)的主體教學內容服務的。

      7.后續(xù)研究與討論

      熱身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除了在研究中提到的四種熱身形式,還有N種。所以,課前熱身活動的后續(xù)研究將豐富多彩。光是情境熱身而言,就可以找到多個角度,如通過教師的話語和學生的互動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根據(jù)教學內容設置生活情境;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創(chuàng)設職場情境等。甚至,研究還能選擇教師話語或小組競賽等更小的切口。

      就本研究而言,筆者探討了熱身活動的組織形式與有效性,也發(fā)現(xiàn)了教學設計中的一些缺憾,并由此著手修補這些缺憾。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思考中解決問題。努力尋找高效的熱身內容與活動形式,溝通師生間的情感,點燃學習激情,創(chuàng)設和諧課堂氣氛,自然地呈現(xiàn)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新舊知識。職高英語教師不應拘于一法一策,囿于一方一圓,而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將各類方法加以組合和調配,在吸引、借鑒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逐步形成富有老師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

      不管用怎樣的熱身活動,合理即可存在。

      程曉堂. 2004. 任務型語言教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美馨,朱美娜. 2006. 高中教材“熱身”部分的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4).

      黃偉耿. 2003. 巧用“Warming up”教學項目[J]. 中小學外語教學》(2).

      王振強. 2004. 巧用“頭腦風暴法”[J]. 中小學外語教學(6).

      衛(wèi)平. 2011. 英語課前有效熱身活動設計初探[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16).

      吳小虹. 2007. 淺淡英語課堂活動的開展與設計[J]. 中小學外語教學(4).

      Henick, L. 1994. Warming up: Mental exercises for successful learning[J]. Journal of Correctional Education.

      Penny, Ur & Andrew Wright. 1992. Five-minutes — a resource book of short activiti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猜你喜歡
      熱身英語活動
      運動前,先熱身
      “六小”活動
      少先隊活動(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三八節(jié),省婦聯(lián)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海峽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兩會熱身: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十九大
      讀英語
      when與while檔案館
      酷酷英語林
      熱身
      富阳市| 左贡县| 醴陵市| 旬阳县| 遵义市| 玉环县| 七台河市| 滨海县| 图们市| 彭山县| 高清| 辉南县| 封开县| 武平县| 渭源县| 巢湖市| 镇巴县| 东海县| 遂川县| 上虞市| 布拖县| 松原市| 霞浦县| 子洲县| 扎赉特旗| 新化县| 天津市| 富顺县| 博湖县| 淄博市| 武山县| 沁水县| 大石桥市| 鹿泉市| 安陆市| 得荣县| 惠州市| 正镶白旗| 镇安县| 石城县|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