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樺,秦學鋒
(華北理工大學,河北 唐山 063009)
大學生對英語閱讀中“心譯”的觀點實證調(diào)查
戴金樺,秦學鋒
(華北理工大學,河北 唐山 063009)
在外語教學和學習過程中,閱讀一直是近年來熱點研究問題,但針對心里翻譯這一現(xiàn)象的研究為數(shù)不多。本文以本科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調(diào)查學生對于英語閱讀過程中“心譯”這一現(xiàn)象的看法。實驗結果顯示出不論是英語專業(yè)還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都普遍存在“心譯”這一現(xiàn)象,并認為“心譯”是幫助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一種學習策略。
心譯;觀點;英語閱讀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zhì)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nèi)在反應。語言和思維的關系復雜而又緊密結合。維果斯基(1986:211)提出一個詞語的意義代表了語言和思維,不能單把詞義歸為思維或者語言的產(chǎn)物,而是二者共同產(chǎn)生的結果。他還提出內(nèi)部語言的概念:與和別人口頭交流相對,內(nèi)部語言是一種內(nèi)在心里的活動。Kern最早提出mental translation(心譯)這一概念:“在閱讀二語材料過程中對二語單詞、短語或句子用一語形式進行的心智再處理”。本文將“心譯”定義為在閱讀英語文章時,對英語單詞、短語或句子在心里用母語進行分析理解,用MT(mental translation)表示。
在當前的學習環(huán)境下,中國大學生作為母語為漢語的英語學習者,難免將英文翻譯成中文去理解所看到、聽到的內(nèi)容。閱讀是英語學習中的重要部分,是獲取外語知識的途徑,相對“聽”“說”“寫”,“讀”是一項取得信息的重要手段,這種活動離不開文字。有了文字,便可以將以聲音存在的信息轉換為視覺上的信息,在大腦里長期保留。道寧和萊昂(1982)將閱讀分成兩類,其一強調(diào)的是閱讀解碼的過程;另一類則強調(diào)意義的獲得。讀者自身具備已知概念,通過閱讀、大腦加工后內(nèi)化成自己理解的新的概念。閱讀過程中的解碼不是單純的把用眼睛看到的視覺符號轉化為聲音,而是將它轉化為意義被人理解。
在閱讀過程中“心譯”到底是不良的習慣還是一種可以幫助理解的“拐杖”呢?不同的英語閱讀者有不同的觀點,Liao(2006)在其研究中得出此是一種可以幫助理解的策略。但是鮮有相關研究是以母語為漢語的中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究學生的觀念。本研究旨在調(diào)查中國大學生對英語閱讀過程中“心譯”的觀點,為今后英語閱讀教學提供參考。
本研究采用了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設計問卷參考了Liao (2006)在《英語學習中學習者對翻譯的觀念及策略使用》研究中的問卷清單,將研究英語“學習”這一寬泛范圍縮小到閱讀學習這一層面,同時增加了3道對閱讀文體的考察內(nèi)容的問題,并且對問卷做了信度和效度系數(shù)檢驗,采用alpha系數(shù)檢驗,信度結果為0.841,對于效度采用因子分析,KMO結果為0.819。
本研究選取華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和英語兩個專業(yè)的100名大二學生,母語均為漢語,均在小學三年級開始接受英語課程。本研究要收集英語專業(yè)及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對于英語閱讀中“心譯”的使用態(tài)度情況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由調(diào)查問卷獲得。參與者填寫了調(diào)查問卷,其中有8份問卷無效。有效數(shù)據(jù)統(tǒng)一錄入SPSS16.0軟件進行分析。本問卷共有18個問題,采用里克特5級量表,1代表非常同意,5代表非常不同意。
附表 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心譯”觀念調(diào)查問卷平均值和標準差
從量表的等級來看,平均值越大越代表學生問題持否定態(tài)度越強,數(shù)值越小則越持有肯定態(tài)度(10題除外)。從附表可以看出,不論是英語專業(yè)還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都認為在英語閱讀中存在著“心譯”的現(xiàn)象?!靶淖g”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理解文章。從平均值2.9804>3.3804來看,英語專業(yè)學生相對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來說更認為“心譯”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有一定的差異性。原因可能為英語專業(yè)學生平時接觸和使用英語比非專業(yè)學生多,水平相對高,鍛煉自己擁有“英語思維”,培養(yǎng)自己像英語本族語使用者的能力。遇到不認識的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相對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遇到生詞可以順利讀下去,可見英語專業(yè)學生在閱讀時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詞意能力更強一些,但不難從側面看出生詞是“心譯”產(chǎn)生的重要證據(jù)。語法比較難的句子,學生更傾向于將其翻譯成漢語句子,運用自己熟悉的句式去理解。通過“心譯”學生可以不同程度的積累詞語、短語以及俚語,這樣可以幫助避免望文生義,理解偏差。對于英語專業(yè)學生來說,如果要其刻意避免使用“心譯”會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這說明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更加在意“心譯”的使用,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水平相對薄弱,對“心譯”不以為意。不同國別的文章都有不同的體裁,英語文章也有不同的文體。英語專業(yè)和非專業(yè)的學生都一致認為不同文體的難易度不同,需要借助“心譯”的程度也不同。其中記敘文被學生認為是最需要借助“心譯”閱讀的文體??v然有不少學者認為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在外語學習中用外語來思考問題,但是根據(jù)收集的數(shù)據(jù)來看,“心譯”可以使閱讀時注意力更集中,思路更連貫、清晰。對于篇幅比較長的英語文章,可能讀到文章后半段的時候就忘記了前半段,“心譯”或許可以起到幫助作用,不論是英語還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都認為通過“心譯”可以輕松回想起讀過的內(nèi)容?,F(xiàn)階段,即大學階段,兩專業(yè)的學生都認為“心譯”是必不可少的過程,沒有顯著差異,并且認為這一過程可以幫助檢驗是否真正讀懂了文章。3.09和1.09之間的差異顯示,對于是否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心譯”,出現(xiàn)了顯著差異。英語專業(yè)學生更傾向于肯定避免使用,并認為“心譯”會阻礙其養(yǎng)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掌握地道的英語。
通過調(diào)查對英語閱讀中的“心譯”現(xiàn)象,不難得出,不論是英語專業(yè)學生還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都認為存在“心譯”這一現(xiàn)象,“心譯”對于閱讀理解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是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相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認為應避免使用“心譯”,渴望掌握更地道的英語,養(yǎng)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為了更好理解閱讀,提高閱讀水平,教師應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水平。
[1]Downing.J. &Leong.C.K. Psychology of Reading [M]. New York: Macmillan. 1982.
[2]Kern, R.G.1994. The role of mental transl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SLA.)RELC Journal.
[3]Liao, Posen, (2006). EFL Learners’ Beliefs about and Strategy Use of Translation in English Learning.
[4]Vygotsky. L.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6:211
[5]龔少英. 2002. 雙語與認知發(fā)展關系的近期研究進展《心里科學發(fā)展》10(4):403-409
[6]韓寶成. 外語教學科研中的統(tǒng)計方法[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0
[7]李榮寶. 2001. 雙語表征研究的理論與實驗方法《當代語言學》. (4):289-304
InvestigationonStudents’BeliefsaboutMentalTranslationinEFLReading
DAI Jin-hua, QIN Xue-fe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9,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ading is always a hot research issue in recent years. But few researches are on the study of “mental translation”. Taking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e form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mental translation" in English reading from students’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finds that no matter English major or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there is "mental translation” in the process in English reading, and in general they believe that “mental translation” is a useful learning strategy to help understanding contents of article.
mental translation; viewpoint; English reading
戴金樺(1992- ),女,華北理工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研究生,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H319.3
A
1671-3974(2017)03-0071-03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