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假期,幾位大學同學小聚。阿蘭雖然剛結婚才幾個月,卻看起來有些憔悴,我嬌嗔道:“這么長時間沒見面,你都不聯系我,有了老公就不要好朋友了!”
阿蘭嘆了一口氣,難為情地說:“你是不知道,我們發(fā)生了點爭執(zhí),他就把我的鼻梁骨打斷了,住了半個月院才剛出院?!蔽抑?,她已經不是第一次因家暴住院了。
我的腦海里突然閃出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情境,兩個大家眼中的“好人”在隱秘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所發(fā)生的令人恐怖的畫面。想到阿蘭遭受家暴,更讓人不寒而栗。
據全國婦聯調查,在中國家庭中,每年約有30%的人遭到家暴侵害,其中約有25%的人選擇以離婚的方式結束折磨,這在中國的離婚率中占到了1/4以上;更另人反思的是,在這些家暴受害者中,婦女占比高達95%。
今年3月1日,《反家暴法》的出臺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維護權益的法律利劍,然而,要真正遠離家暴,僅靠法治是遠遠不夠的。
女性受害者:
不要再做沉默的羔羊
依附南方只好選擇隱忍
在上訪的案件中,多數婦女因為要照顧家庭子女或自己的就業(yè)條件差等,沒有經濟來源,基本靠丈夫養(yǎng)活。經濟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人格的附屬性,從而引起婚姻關系危機,進而容易產生家庭暴力等現象。在家暴案件中,妻子多半沒有工作靠丈夫養(yǎng)活。
記者有一位堂姐,與老公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出去工作。她因身體原因也一直沒有孩子,正因為這個緣故,老公一直對她冷嘲熱諷,曾經多次動手施暴。雖然在婚姻中非常痛苦,但她依然覺得自己不能生育也有很大責任,于是一直隱忍。后來,他們收養(yǎng)了兩個孩子,但是家暴依然沒有停止。于是,堂姐帶著小兒子離家出走了。原本以為這個可憐的女人終于逃離了婚姻的牢籠,可是沒想到,兩個月后她競帶著孩子又回來了。面對我的不解,她說:“我?guī)е⒆?,根本就沒辦法獨立生活,出去后我感到很恐懼。在家里,雖然經常被打,但還是安穩(wěn)的?!?/p>
“以愛之名”的暴力
暴力不是開始于當一個人掐住另一個人的脖子,而是開始于當一個人說:“我愛你,你是屬于我的?!?/p>
前面提到的阿蘭夫婦二人均為有文化的高知人士。阿嬌是某機關公務員,老公博士畢業(yè)后留在高校任教。前不久,他們剛剛搬進新房,正籌劃買車,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然而,“家暴”卻成為家庭生活中的“?!?,讓阿蘭傷心不已。記得有一次聽阿蘭說:“當辦完婚禮、招待完親朋、新婚夜疲憊不堪地爬上床的時候,老公因為衛(wèi)生間的墻上有一個黃色的污點沒有擦干凈,硬生生地把我從床上拎起來,直到我用漂白劑將污點漂干凈后,才被允許上床?!甭犃诉@樣奇葩的事情后,大家都勸其早點離開。她說:“除了家暴,他其他方面都很好,每次打完還會哄我,在同事眼中,他還是一個努力上進的‘好青年?!?/p>
在她老公看來:“你就是屬于我的,我打自己的媳婦很正常?!痹诒┝χ?,她老公總是表現得特別溫柔,會制造許多浪漫溫馨的幻象,兩個人似乎又回到了最甜蜜的時期。阿嬌也好像忘記了暴力帶來的傷痛,過得也很開心。
于是每次家暴后,她總是糾結同一個問題:“他到底愛不愛我?”然而從相識到結婚,兩年過去了,阿蘭還是沒有走出這樣一個循環(huán)。
然而,愛不是“家暴”的借口,對于這樣沉重的愛情,還是盡早放手為好。
比“家暴”更恐怖的是精神的控制
長期從事家暴心理輔導工作的李瑩見過一個高知家暴受害者,對方比約定的時間晚到了15分鐘,眼里滿是恐懼,連聲道歉,且表現出恐懼、害怕、沒有自信。她覺得自己的宿命就是“和他糾纏不清,愛恨交織,有愛有恨”。在她接手的多個案件里,男方知道如何完全控制女方,常常以孩子作為情感要挾。更遑論男方對女方的經濟控制、人際關系控制。李瑩說:“很多受暴婦女為了離婚,付出了很大的經濟代價”。
有的人是恐懼出走。其中一位加害者是拿國家津貼的北大教授,妻子也是教授。李瑩看到照片,妻子被打得非常厲害,整個臉腫得很大,李瑩問她:“有沒有想過報警?”她說:“以前嘗試過,但丈夫就威脅說:‘那我就把你殺了,先把你的眼睛戳瞎,再把你的腦袋割下來交給你媽?!崩瞵搯柵剑骸澳阈艈??”女方說:“我信?!?/p>
男性施暴者:防范與懲治并舉
為什么家庭暴力中,施暴者多為男性?
其實這與男女生理上的差異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分不開。排除外因,有很多家暴跟男性的變態(tài)心理和精神疾病有關。從很多案例可以發(fā)現,家庭暴力和男人的情感障礙、精神分裂、雙面性格、嫉妒心以及扭曲的自尊心有著緊密的聯系。
蔣婷已經不愿再提起殺人的瞬間了。她被判了無期徒刑,己服刑7年。
她與丈夫的邂逅,算是浪漫。她是兒科醫(yī)生,他來醫(yī)院看病,兩人認識,談了7年戀愛最終走到一起。噩夢始于2004年,一個陌生號碼發(fā)來的短信言語曖昧,讓他對她產生了懷疑,她百口莫辯。爭吵中,丈夫對她動了手,這是她第一次遭到家暴。她說:“打完我,他為自己辯解,說以后不打了?!?/p>
事情遠遠沒有過去,之后的幾年,兩人每次爭吵,他就拿幾年前的那條短信說事,她說:“吵著吵著,他就開始動手,拳打腳踢?!彼脒^離婚,也向單位的婦聯求助??墒?,他便開始威脅?!吧磉呌羞@么一個亡命之徒,我整天提心吊膽?!彼f。
她有過一個機會逃掉,拉開門想逃到娘家去,但被他用刀抵著后背“押”了回來。她把心一橫:“是不是我死了就算完了?”他說:“你姐姐、你父母、孩子,我一塊兒都炸死?!边@是威脅,她感到恐怖:“我害怕他傷害家人,只能殺了他,他把我往死路上逼。”
央視曾報道過這樣一個案例:杜鵑是一位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小學教師,丈夫是工程師。看似幸福的家庭卻因為性暴力讓杜鵑生活在恐怖的地獄中,丈夫每次看完錄像后就要求妻子照做,家里本應溫暖的床竟然成了杜鵑的夢魘。在長期的非人折磨后,杜鵑得了嚴重的婦科疾病,獨自一人到北京做手術??膳碌氖钦煞蚓谷徊活欋t(yī)囑,在杜鵑手術完后強行過性生活,導致杜鵑再次感染。endprint
事實上,這種類型的丈夫在人格上存在明顯的缺陷,心理己嚴重扭曲。
對于這種原始赤裸的暴力行為,必須對施暴者嚴懲不貸。但同時,我們還應該關注這個群體的病態(tài)心理和精神狀態(tài)。如果能從心理上進行疏導,讓他們走出自己心理的魔障,也許這才是治本之策。
社會:請對受害者“溫柔以待”,不要讓她們獨自戰(zhàn)斗
中國自古有“男尊女卑”“家丑不可外揚”的理念,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的知識分子,只要存在家暴,大家都認為這是一件丑惡的事情,熟人社會的小地方更是這樣,你就成了眾矢之的。
在網上,有一位妹妹曝光了生活在農村的姐姐遭受家暴,情急之下服下農藥的遭遇。其實,這在農村是很常見的事情,很多農村婦女一輩子就生活在那個小社會中,自己覺得遭受家暴很羞恥,但又苦干沒有發(fā)泄的出口。于是,很多農村婦女以自戕來尋求解脫。
2016年3月,《反家暴法》正式出臺后,“家事”立“國法”。司法、民政、婦聯等組織開始共同發(fā)力,在社會上掀起了“反家庭暴力”的鏗鏘之聲。
今年7月,甘肅省武威市一起家暴案件牽動了所有人的心。王小霞的丈夫王健強曾在當地一家工廠上班,買斷工齡后就賦閑在家。因為長期無業(yè)并染上賭博惡習,導致夫妻二人關系緊張,家庭矛盾逐漸升級,爭執(zhí)中王健強多次對王小霞實施家暴。5月3日,涼州區(qū)法院發(fā)出針對王小霞的人身保護令。5月30日,王健強伺機竄人王小霞的出租屋內,將王小霞的頭部、面部、鼻部等部位砍傷,后經相關醫(yī)學鑒定,受害人為重傷二級。王健強被執(zhí)行逮捕,現案件正在審理審查。
家暴發(fā)生后,武威市婦聯積極協調區(qū)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對王小霞予以法律援助,并對其后續(xù)訴求和合法權益進行了持續(xù)追蹤。
同樣,也是在前不久,蘭州市城關區(qū)婚姻登記處“和合之家”收到小微的一份感謝信。小微來自天水,在蘭州打工時遇到了現任丈夫。沒想到,婚后丈夫性情大變,5年來,她一直生活在家暴的恐懼中,甚至懷孕、產子后都沒有幸免。在無助和絕望中,她來到由蘭州市城關區(qū)婦聯和城關區(qū)婚姻登記所共同成立的“和合之家”,向心理咨詢師季老師尋求幫助。經過心理疏導,她終于有勇氣梳理了對生活的信心,決然離婚并開始了新的生活。在對“和合之家”的感謝信中,她說:“是你們的幫助讓我在黑暗中找到了依靠,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懷,讓我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p>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今年3月,天水市和雨東社會矛盾化解工作室深入農村宣傳《反家暴法》,在活動結束的當晚,那個村有一個男子喝醉酒回家后,與老婆發(fā)生口角并動了手??闪钤撃凶記]想到的是,他那個在忍耐中沉默了大半生的老婆,竟然果斷地拿起電話報了警。
工作室的工作人員介紹:“在他們介入化解的家暴事件中,很多人在經過社會組織的調解后,基本上終止了這種暴力侵害?!彼麄冋J為:“暴力事件當事者本來就心虛,借助社會組織的力量,讓他們能夠阻止心里的惡念,也給受害者增加了更多反抗的勇氣?!?/p>
《反家暴法》的出臺,公權力的介入,讓許多人看到了希望。但除了完善立法、嚴格執(zhí)法外,司法機關、民政、團委、婦聯、居委會、社會組織等聯手為家庭中的弱勢群體織起一張抵御暴力的安全網,讓法律的利劍不僅成為制暴利器,更成為治心的“良藥”。
拓展閱讀
遭遇家暴時,該怎么辦?
所有的人都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滿,但是當家庭出現危機的時候,應該理智衡量婚姻關系是否能夠繼續(xù)維持,做出最有利的決定。
對于正處于緊張、恐懼、無助中的家暴受害者,蘭州市婦聯權益部部長劉海燕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注意收集暴力傷害現場的物證。
如撕裂的衣服、有血跡的衣物、兇器、施暴者的悔過保證書、威脅短信、錄音錄像等。
2.在家暴危急時刻,撥打110報警。
警察會及時阻止正在發(fā)生的暴力行為,震懾懲處施暴者,調解處理低危的家庭暴力案件。出警記錄和筆錄、出具的告誡書等,都可為日后訴訟提供證據。如果警察不做筆錄,受害者要記下接警人的姓名和警號,并拍照證明自己去過派出所報警。
3.到醫(yī)院及法醫(yī)鑒定機構驗傷,病案記錄也是證明遭受過家暴的重要證據。
需要注意的是,與醫(yī)生談話、醫(yī)療診斷及病案記錄等工作,要在施暴者不在場的情況下進行,否則會有危險或造成資料損失。
4.去法院提出離婚訴訟或尋求保護。
提出離婚訴訟時,法律規(guī)定的照顧女方和照顧無錯方原則,受害者在財產分割和孩子監(jiān)護等方面應得到利益和保護,并可以要求離婚損害賠償。同時,法院也會采取下發(fā)人身安全保護令等司法救助措施。
5.找司法行政部門尋求法律幫助。
如果是偶然發(fā)生的低危暴力,可請求調解,在調解過程中保持與施暴者的平等對話,為婚姻調適做出共同努力。
6.向民政部門尋求幫助。
救助站可以安排短期的免費庇護居住,民政部門也可以對沒有經濟能力的貧困受害者提供醫(yī)治等方面的社會救濟。
7.找婦聯和社區(qū)干部。
婦聯是婦女的娘家人,社區(qū)就在受害者的居住地。向他們及時講清自己遭受暴力的時間、地點和情況,請他們給予支持或協助。
(責編 小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