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楚
1928年,胡適就任中國公學校長兼文理學院院長。妻子江冬秀帶著7歲的小兒子胡思杜,去老家績溪主持修繕祖墳。
應好友丁文江夫人的邀請,胡適攜祖望去蘇州演講。父子倆相處得融洽,玩得很開心。他們住在丁太太任教的蘇州小學里,受到很好的招待。
胡適發(fā)現(xiàn)兒子喜歡丁太太的那個小學,第二年暑假末,他與妻子商量,決定將10歲的兒子送去,過獨立的寄宿讀書生活。
從胡適的“蘇州一號”(即第一封)給兒子的信(1929年8月26日)中,可以看出他是如何下這個決心的。
祖望:
小小年紀,就離開家庭,你媽媽和我都很難過,我們?yōu)槟阆耄x開家庭是最好的辦法。第一使你操練獨立的生活,第二使你操練合群的生活,第三使你感覺用功的必要。
人格的獨立,在于自小就有意識地、自覺地操練“獨立的生活”。
胡適在信中說道:“自己能供應自己服事(侍)自己,這是獨立的生活。飲食要自己照管,冷暖要自己知道。最要緊的是,做事要自己負責任。你功課做的(得)好,是你自己的光榮;你做錯了事,學堂記你的過,懲罰你,是你自己的羞恥。做的(得)好,是你自己負責任。做的(得)不好,也是你自己負責任。這是你獨立做人的第一天,你要凡事小心……”
“合群的生活”,就是處世立身,關系到做人的一輩子。胡適是深受慈母教誨的,他將這一“基因”傳授給了兒子。
“人同人相處,這是合群生活。你要做自己的事,但不可以妨害別人的事。你要愛護自己,但不可妨害別人。能幫助別人,須要盡力幫助人,但不可幫助別人做壞事。
“合群有一條基本規(guī)則,就是時時要替別人想想;時時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我應該怎樣?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嗎?”
談到功課,胡適似乎延伸了當年上海求學時“物競天擇”的精神。
“功課及格,那算什么?在一個班要趕在一班的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趕在一校的最高一排。功課要考優(yōu)等,品行要列最優(yōu)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這才是有志氣的孩子。但志氣要放在心里,要放在功夫里;千萬不可放在嘴上,千萬不可擺在臉上。無論你的志氣怎樣高,對人切不可驕傲。無論你的成績怎么好,待人總要謙虛和氣。你越謙虛和氣,人家就越敬你愛你;你越驕傲,人家越恨你、越瞧不起你?!?/p>
在胡適的生命深處,有一個了不得的光點,就是“徽州朝奉”的精神??兿腔罩莞h之一,自古以來,有稱徽州地方人窮志不窮,徽州人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努力混出一個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朝奉”?;罩萑俗粤⒆詮姟⒆灾刈宰?,做人韌性很大,認準一個目標,百折不撓攀進。胡適尚在美國留學,稟母家書中曾保證:“吾鄉(xiāng)俗話說‘徽州朝奉,自己保重,我現(xiàn)在真是自己保重了。”
現(xiàn)在,胡適從箱底翻出這句箴言,送給兒子:
“兒子,你不在家中,我們時時想著你。你要保重身體。你是徽州人,要記住‘徽州朝奉,自己保重?!?/p>
在這封給兒子編號“爸爸蘇州第一號”的家信中,胡適還向兒子提出6條保重身體的要點,加了重點符號。
寫到信的結尾,已是8月26日落下夜幕時分。這位“無后主義”爸爸在燈下長嘯一聲:“兒子,不要忘記我們。我們不會忘記你,努力做一個好孩子?!?/p>
(摘自《胡適家事與情事》)一書(責編 小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