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三英
【摘要】我國語言學界的一代宗師呂叔湘先生說:“問語文學得好的人,無不說得益于課外?!蔽乙嗌钣型?。我在二十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探索中發(fā)現了這樣一些培養(yǎng)孩子課外閱讀興趣和養(yǎng)成課外閱讀習慣的方法:一、從家長會入手,培養(yǎng)孩子的課外閱讀興趣;二、從微信家長群入手,營造讀書氛圍,持續(xù)孩子的讀書熱情;三、從考試入手,趕鴨子上架,激發(fā)閱讀興趣。
【關鍵詞】課外閱讀興趣;習慣;方法;策略
閱讀是學好語文的前提,這已是大家的共識。但是閱讀只讀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小學語文教材的閱讀量僅僅為30萬字左右,小學生平均每天的閱讀量僅是100多字,僅讀這么一點書當然無法學好語文。所以我國語言學界的一代宗師呂叔湘先生才會這樣說:“問語文學得好的人,無不說得益于課外?!?/p>
我在二十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探索中發(fā)現了一些培養(yǎng)孩子課外閱讀興趣和養(yǎng)成課外閱讀習慣的方法,今天付之于文,與大家探討。
方法一:從家長會入手,培養(yǎng)孩子的課外閱讀興趣
經過多年的觀察,我發(fā)現如果父母熱愛閱讀,孩子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班里的“小書蟲”一般都會有一對“書蟲”爸爸媽媽,反之不愛閱讀的孩子也會有不愛閱讀的父母,所以我認為要培養(yǎng)孩子課外閱讀的興趣首先要從家長入手。
每當我接手一個新班級,我都會在家長會上強調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乃至功利性?!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腹有詩書氣自華”“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边@些經典名言也許并不能打動家長,我就經常對家長說這樣的話:“小學階段如果不好好閱讀,初高中語文一定考不到高分,其他學科也一定學不深,學不透,這可是會影響中考、高考的。”
中高考是一件家庭的大事,以此為利而誘,效果非比尋常。
讓每位家長都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之后得教給家長一些引導孩子課外閱讀的策略。
【策略一】孩子朗讀 家長傾聽
當你做飯的時候,當你洗碗的時候,當你拖地的時候,當你洗腳的時候……你都可以要求孩子在你身邊大聲朗讀,而你一定要認真聆聽,要對孩子的朗讀有反應,例如提醒孩子的聲音大一點啦,讀得有感情一點啦,還可以關心一下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啦,談談自己對作品中的人物的喜惡啦……
一年365天,如果你每一天都這樣來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想讓他不愛上閱讀都難啊。
【策略二】共同閱讀 互相討論
大家回憶一下,平時你跟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什么?“別只顧著打游戲,你得多學習,向王阿姨家的小松學習。”“多吃點,別餓著。”“多穿點衣服,今天降溫?!薄?/p>
你有沒有發(fā)現,你和孩子之間缺少共同的話題。我建議你可以和孩子共讀一本經典名著,針對書中的情節(jié)、人物乃至文筆、作者進行討論。討論接下來的情節(jié)會怎樣發(fā)展,討論喜歡作品中的誰,討厭作品中的誰,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情感,討論作家的文筆風格,討論作者的人生經歷……
你們不僅能在共同討論中受到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熏陶,增強語文能力,還能建立更加深厚的感情。一段時間之后你就能發(fā)現你的孩子變得知書達理、孝順體貼了。
這種“共同閱讀,互相討論”的閱讀模式并不需要家長一直持續(xù),一兩年之后,你的孩子已經產生了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慣,到時候你就能放手讓他自己閱讀啦。那時候他自會與作品中的人物交流,與作者交流,乃至與自己交流……
【策略三】閱讀名字 關注生活
我有的時候會問你們的孩子自己的名字是誰取的,為什么要給自己取這個名字。只有少數三年級的孩子知道自己名字的含義,知道自己的名字寄托了整個家庭怎樣美好的期待。跟你的孩子談談他的名字的出處或含義,談談他的名字寄托了你們怎樣的美好愿望,這也是一種閱讀。這種閱讀不僅能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水平,而且能引領他們關注生活熱愛生命。
同樣,讀大街上的各種店鋪的名字也能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大眾小吃”“建國面館”“衣衣難舍”“必聚一閣”……這些店鋪名字簡單通俗,充滿濃濃的煙火氣息和市井韻味,家長帶著孩子讀讀這些店鋪名字,討論討論這些店鋪名字的意義,猜猜這些店鋪是做什么生意的……也能提高孩子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關注生活的熱情。
通過這些年的摸索實踐,我發(fā)現從家長會入手,首先改變家長對孩子課外閱讀不重視的態(tài)度和束手無策的狀態(tài),對培養(yǎng)孩子課外閱讀的興趣和養(yǎng)成孩子課外閱讀習慣的效果非常明顯。
方法二:從微信家長群入手,營造讀書氛圍,持續(xù)保持孩子的讀書熱情
上述家長會后,班級里會掀起一股看似熱衷課外閱讀的熱潮:午休時,課間時,孩子們不到教室外面瘋跑了,他們坐在座位上,面前攤了一本書??勺屑氁豢?,他們要么兩眼呆滯,要么眼珠亂轉,完全沒有沉浸在書本中的樣子。
我知道,孩子們只是拿著書裝裝樣子而已。的確,從不愛到愛,哪是這么簡單的事情啊。
平時我會偷偷觀察他們,偷偷給認真閱讀的孩子拍照再把照片發(fā)到家長群里,我會在家長群里大肆表揚這些認真閱讀的孩子。就算是放假了,我也會隔三岔五地在家長群里嘮叨:最近你的孩子閱讀了嗎?拍張小書蟲的照片給我們看看,我們最喜歡愛讀書的寶貝哦!
孩子們天天置身于這樣的讀書氛圍當中,就算是他真的不愛閱讀,但為了迎合大環(huán)境,也不得不靜下心來認真讀幾本書。這一讀呀,嘿!發(fā)現了讀書的趣味。
所以我接手新班一年之后,在班級里午休時,課間時都會看到靜坐閱讀的孩子,結伴去上廁所的孩子也會有這樣的對話:
“昨天我把《夏洛的網》看完了?!?/p>
“我也看過,夏洛真了不起。”
“我也看過,我更喜歡威爾伯?!?/p>
“我沒有看過,很好看嗎?誰借給我看看呀?”
“我借給你,我明天就帶來給你。很有意思的故事,不如我先講給你聽聽吧?!?/p>
……
每一種興趣激情都難以長久保持,除非這種興趣激情能帶給自己源源不斷的愉悅。
利用家長會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激情之后,如果不能長時間營造讀書氛圍,這種興趣激情就會消退。微信家長群在我班營造讀書氛圍,持續(xù)保持孩子讀書興趣、讀書激情方面功不可沒。
方法三:從考試入手,趕鴨子上架,激發(fā)閱讀興趣
如果說方法一、方法二已經讓大多數孩子愛上了閱讀,那班級里一定還有少數學生依舊不愛閱讀,這時候考試也許能起一定作用。
每一學期初,我都會確定一兩本書作為本學期的必讀書單,根據學生的閱讀進度,在隨堂檢測時會出現這樣的題目:《夏洛的網》,夏洛第一次為改變威爾伯的命運而織的網中有什么字?《寶葫蘆的秘密》,王葆在哪里得到了寶葫蘆?
這些題目直接指向故事情節(jié),只要學生讀過就會。班級里的一部分實在不愛閱讀的孩子,為了考試也會勉強自己讀一讀這些必讀書,在硬著頭皮讀的過程中,也能慢慢接受,愉悅起來。
當然,再好的方法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我堅信,孩子真正浸潤在讀書氛圍中的時間越長,他體驗到由讀書帶來愉悅的可能性就越大,閱讀成為孩子一生的伴侶的可能性就越大。
最近我與曾經的學生聊天,他感謝我讓他愛上了閱讀。他說:“閱讀真正的理由不僅在于讓自己具有跋山涉水的能力和滿足自己閱盡千帆的欲望,還在于能夠滿足我們的知識、情感和思想的需求。”
讓孩子愛上閱讀,如此美好的事情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精力、熱情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