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憲明
新課標呼吁朗讀,提倡感悟。朗讀感悟作為如今閱讀教學之重要手段,它激活了沉悶的課堂,強化了情意的熏陶,闡釋了人文之精神。如何正確認識朗讀對語文學習,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如何使朗讀訓練在課堂上得到很好的落實?本文就此問題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論述:
一、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透析
1.朗讀的功能認識不清楚
我們有些教師在教學觀念上,過于夸大朗讀教學的效果。以為朗讀無所不能,于是出現(xiàn)了“滿堂讀”的現(xiàn)象。這不僅不是加強了朗讀教學,而且讓學生對朗讀產(chǎn)生了厭煩情緒,淡化了朗讀感悟的效果。
朗讀感悟的時間不夠充分。一部分教師不能徹底摒棄陋習,課堂上繁瑣的“講問教學”擠掉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一節(jié)課45分鐘,只是讓學生走馬觀花地讀書,這種朗讀感悟練習來去匆匆,雁過無痕。
2.朗讀感悟訓練對象狹窄
在一些課堂中,盡管注重了朗讀感悟,但是我們細看不難發(fā)現(xiàn),朗讀感悟上的分層教學非常明顯,似乎聲音悅耳,感情充沛,表現(xiàn)大方的同學才是朗讀感悟訓練的主角。
3.淡化了教師的范讀
大家都知道教師的范讀在朗讀教學中起示范作用,可是現(xiàn)在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卻把豐富的感情給封閉起來了,課堂上依賴錄音機和電腦網(wǎng)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接受的只是機器里那些標準的、生硬的、成人化的普通話訓練,而自身的情感參與卻仍未啟動,朗讀效果怎么會理想呢?
二、朗讀概念的多元解析
朗讀,就是讀者用自己的聲調(diào)、思想、表情甚至肢體動作由淺入深地來確切表達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內(nèi)涵及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從而喚起聽者對課文內(nèi)容、詞、句、段、篇或人物形象的感知理解、品味領(lǐng)悟。朗讀時,學生多感官參與、多角度接受語言材料的全息刺激。目視口誦,耳聞心維,“生理視線”和“心理視線”并用,外顯操作于內(nèi)隱認知并行。各類信息經(jīng)不同的通道同時攝入,促使學生調(diào)動已有儲備,自主能動地進行快速組合、立體感受,取得“個性化”的體驗。由此可知,朗讀與感悟是渾然一體的認知能動元素,應完整地提出,不可分割。朗 讀感悟,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憑借“語言——思維”功能去體驗和感受文字語言內(nèi)含的過程。具體地說,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可以體會詞語、句子的準確含義、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篇章布局的邏輯思路、語法修辭的規(guī)律特性,以及聲調(diào)韻律的搭配布置等。這種“以聲釋義”“以聲傳情”的潛移默化的“助練”作用,絕非默讀及其他一些教學手段所能完全取代的。
三、朗讀訓練的策略研究
1.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gòu),保證朗讀時間
教師要根據(jù)年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好每節(jié)課的朗讀時間,保證每個學生每節(jié)課都有適量的時間用于朗讀。朗讀時要求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讀完、讀好,讀的準確、扎實,切不可像小和尚念經(jīng)一樣匆匆過場,草草收兵。
2.明確目的原則,引導主動參與
讓學生進行朗讀時,要有準備、有目的地進行,或讓學生讀讀比比,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有感情地練讀,總之要體現(xiàn)朗讀的目的性,這樣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下,才會讀的生動,讀的有意義,讀的有收獲。老師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景,營造氛圍,讓學生個個愿讀、樂讀、爭著讀。要激活每個學生的朗讀興趣,朗讀熱情,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朗讀訓練中,并產(chǎn)生愉悅的體驗,這樣的朗讀訓練才是扎實的、有效的。
3.加強讀功訓練,發(fā)揮范讀功能
朗讀的形式紛繁多樣,不一而足,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qū)W生讀的不到位時,可用范讀指導。只有恰到好處地把握范讀的時機,才能引導學生“走進課文”。
淡化朗讀技巧,注重情感體驗。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一定要讓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體驗,因為只有學生“入其境”,才能與作品產(chǎn)生共鳴,才能“親其情”,這樣的朗讀才算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動辭發(fā)。當然在此,也不是完全排斥“朗讀技巧”,讓學生掌握一些朗讀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應該明確,這僅僅是學生“自讀感悟”“心理體驗”的輔助手段,只能是第二位,我們在朗讀指導時絕不能本末倒置。
4.注重朗讀感悟,轉(zhuǎn)化積累運用
該如何指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呢?毫無疑問,朗讀感悟直至爛熟于心是至關(guān)重要的手段。熟讀成誦,它能有效地鞏固學過的字詞,加深理解課文,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提高讀寫能力,利于積累運用。不僅如此,在學生反復朗讀感悟的過程中,文章的風采格調(diào)、邏輯脈絡、表達方式等都會對其起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
總之,朗讀不僅是一項活動,更是一門藝術(shù),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也不容忽視的內(nèi)容,有其重要的作用。針對我們目前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況,要研究的東西很多。我想,只要我們不斷研究,不斷探索,就一定會對朗讀教學產(chǎn)生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