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韻帆
【摘 要】隨著美國發(fā)生次貸危機,一場巨大的風暴在世界經濟金融中猛烈刮起,在世界經濟金融貿易中掀起一場血雨腥風,給其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也可以說是一場災難。這場金融危機將世界經濟貿易中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也掀起了全球貿易保護的熱潮。因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各國經濟受到一定的影響,世界經濟貿易出現復燃的情況。中國是現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經濟發(fā)展趨勢受影響的程度較低,仍然在引領經濟增長。中國經濟發(fā)展一定程度的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將危機向中國傳導,本文主要針對金融危機對中國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給出提升我國經濟發(fā)展的策略。
【關鍵詞】金融危機;經濟貿易;中國經濟發(fā)展;策略
引言:
金融危機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強有力的推動了中國經濟向國際化發(fā)展。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金融造成強有力的震蕩,隨著世界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世界經濟金融貿易日漸蕭條,很多國家經濟發(fā)展變的緩慢,失業(yè)人群越來越多,從而引發(fā)了世界經濟貿易保護的熱潮。金融危機使得金融經濟發(fā)展國際化、全球化。在經濟發(fā)展國際化、全球化的發(fā)展過程中,中國經濟的發(fā)展走著自己獨有的特色發(fā)展道路,有著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面對世界金融危機給中國帶來的挑戰(zhàn),有著自己的解決措施,甚至還在努力讓中國經濟更上一層樓。
一、金融危機向中國傳導的渠道
(一)實體經濟之間的傳導
金融危機起源于美國,它猶如一條毒蛇,對人、經濟都有著重大影響,公司倒閉破產,員工下崗失業(yè),無處謀生。比如說造成近兩萬員工下崗失業(yè)的雷曼破產,而由于美國次貸危機下崗失業(yè)的人更是數不勝數。美國因為次貸危機和其引發(fā)的金融危機,國內消費、進出口消費以及金融投資等都急速下滑,因為這個原因,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物量減少,然而,不僅是美國,出口到各國的貨物量都有所減少。美元貶值,很多產品應勢漲價。而我國進口的產品,大多都以美元標定價格,導致我國進口產品的成本變大,給我國進一步的生產加工成本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所生產出的產品的價格也將隨之變高,給國內造成影響。
(二)金融市場的傳導
中國在美國的貿易投資主要是債券方面,比如中國的外匯、金融、企業(yè)等,主要都是投于美國的債券。金融危機給美國帶來的震蕩造成美國金融機構的處境變得岌岌可危,隨時可能破產。如果真的破產了,這些金融機構的債券以及其相關的投資產品的價值就會直線下降,給市場帶來極大的風險危機。最嚴重的是,中國在美國的很多金融機構中都有投資的債券、項目、公司企業(yè)。除此之外,中國設有很多美國銀行,比如法人銀行、參股金融機構、合資銀行等。美國的動蕩一旦影響到在華爾街的母公司,使其產生出一些問題,美國在中國的投資項目和合作項目都會受到不小的影響[1]。同時,還會給我國外匯市場造成不小的沖擊。
(三)對信心影響的傳導
對于中國來說,金融危機對中國的信心上的影響主要就是市場信心。美國很多金融機構受金融危機影響,一個接一個宣布破產,中國在美國有所投資,市場風險直線上升,而美國的市場風險愈來愈大,中國投資人心里對投資的憂慮也逐漸變大,給中國投資人心理造成很大壓力,甚至給中國的投資者心理蒙上了一層陰影,使其不敢貿然嘗試,進而給市場信心造成很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一情況的代表事件就是雷曼破產一事,在雷曼宣布破產的第二天,A股剛剛完成中秋3天假期的開市,上海和深圳兩個城市的銀行受其影響全都發(fā)生暴跌現象,慘不忍睹,多家銀行股跌停,給中國市場造成巨大損,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市場信心。
二、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挑戰(zhàn)
(一)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外部需求
次貸危機以及其引發(fā)的金融危機的強烈震蕩,使得歐美日等發(fā)達地區(qū)的經濟增長速度變得超前緩慢,金融機構的市場岌岌可危、風險極大,就連國際油價也隨之直線上漲,同時,受牽連的還有糧食價格,同樣是暴漲,是全球通貨膨脹愈演愈烈,給全球帶來不小的壓力。我國由于世界經濟減速發(fā)展,國外需求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給中國帶來不小的壓力。
(二)金融危機引發(fā)人民幣匯率升值加快
次貸危機以及其引發(fā)的金融危機的強烈震蕩,使得美元匯率貶值加快,從而促使人民幣匯率加快升值,美國為了更好的應對世界經濟危機、國內經濟危機,美國不斷的把美元匯率貶低,借此來給美國銀行投入更多的可流動的資金,從而使得美元的匯率貶值速度猛烈加快,這不單單令很多的熱錢流入到中國國內,同時,還造成中國人民幣匯率升值速度猛烈加快,給中國發(fā)展帶來壓力以及危機感[2]。
(三)金融危機導致我國進出口成本上升
次貸危機以及其引發(fā)的金融危機的強烈震蕩,推動了初級產品的價格直線上漲,從而導致了我國進出口的成本大幅度上升。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的物產、金銀、債券、貨幣流動性過剩,同時,美元匯率越貶越低,推動了國際市場初級產品的價格直線上漲。隨著金融危機的猛然爆發(fā)和其迅速的擴散,閑散投資人的投資機會越來越少,他們都看重利益大小,懼怕有風險的投資,從而很多閑散投資人轉向期貨市場,這是更加的促進了國際石油價格和糧食價格的暴漲,從而直接推動全球通貨膨脹越演越烈,造成嚴峻的形勢[3]。中國為減少生產成本,對初級產品的依賴越來越大,這就使得中國對外輸出的通脹壓力越來越大。而對外貿公司來說,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直線暴漲,這不僅增加了各國進口初級產品的成本,而其他非初級產品的成本更是大大增加,從而提高了中國的進口整體增長速度。
三、提升我國經濟發(fā)展的策略
(一)發(fā)揮比較優(yōu)勢,培養(yǎng)競爭優(yōu)勢
長期以來,我國在對外貿易中,最大的優(yōu)勢一直是勞動力龐大,這使得我國在勞動密集加工時,還有在需要很多勞動力來生產產品時,可以占有極大優(yōu)勢。面對我國經濟發(fā)展受阻的情況,應該發(fā)揮勞動力這一優(yōu)勢,如今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已有建樹,我國應大力向高檔次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發(fā)展。我們要發(fā)揮比較優(yōu)勢,與此同時,還要培養(yǎng)競爭優(yōu)勢,我國可以借金融危機這一契機壯大我國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yè),同時,還要注意技術創(chuàng)新,提升其他方面的經濟發(fā)展,給我國在國際中的競爭力加大籌碼。endprint
(二)加強技術創(chuàng)新,創(chuàng)建知名品牌
長期以來,我國的出口商品主要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然而,在國際貿易中,相較之下競爭力較弱,效益做不到最大化。我國還缺少國際知名品牌,讓我國經濟很難在世界競爭中更上一層樓。除此之外,技術水平,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所以,我國需要廣泛提高我國技術生產水平,要學會創(chuàng)新,勇于創(chuàng)新,這樣才有在國際大舞臺中一拼的資本,而創(chuàng)立屬于我國自己的知名品牌對我國經濟發(fā)展也是益處多多。
(三)培植大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
在國際經濟競爭中,如果想要提高競爭力,培植大型企業(yè)集團很有效果,據研究調查,2006年公布的全球100家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跨國公司中,僅有10家是中國的,表明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競爭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由此看來,我國也需要更多的培植大型企業(yè),給我國在國際中的的競爭力投下更多資本[4]。我國在對外投資中,常常是間接對外投資,這就使得其中的成本變大,所以對外直接投資也很有必要。
(四)完善外貿體系,提倡公平競爭
我國現在的外貿體系有所欠缺,只有完善外貿體系,才能讓我國外貿發(fā)展更好,從而使我國經濟發(fā)展更迅速。為此,我國要加強對外貿方面的立法工作,使管理過程透明化,依照政府規(guī)范,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出口政策、出口機制,完善外貿體系。在國際競爭中,公平競爭中是很重要的;其實,不但是在國內,在國外也應該堅持公平競爭,這才有利于全球化發(fā)展,有利于我國經濟發(fā)展。
四、結語
世界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貿易、金融、投資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在這種情勢下,中國經濟發(fā)展依舊堅持走屬于中國特色的發(fā)展道路才是正確的選擇,可以減弱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沖擊。本文針對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帶來的挑戰(zhàn)進行了說明,對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如何提升給出了四點建議,既有對內的改變,又有對外的外貿水平的提升。與此同時,為了更好更快的推動中國經濟貿易發(fā)展,中國應該打開國門,提倡開放政策,除此之外,還要增強中國自身實力,多方面、多元化的發(fā)展,做到面面俱到。世界金融危機這一災難帶給我們的不應該只有為難、損失,我們更應該從中吸取教訓,避免其中帶來的沖擊,把其中的利處放大,為世界經濟所用。
【參考文獻】
[1]林華生.中國經濟發(fā)展與世界金融危機[J].亞太經濟,2014(01):121-126.
[2]張明.全球金融危機發(fā)展趨勢以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 中國城市經濟,2014(03):8-13.
[3]張海艷.全球金融危機下的中國經濟發(fā)展趨勢[J].財訊,2016(03):48-49.
[4]肖煉.世界金融危機發(fā)展趨勢——代中國經濟的挑戰(zhàn)與機遇[J].國際貿易,2015(05):34-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