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析穆儒丐《琵琶記》的“忠”“孝”“義”“理”

      2017-10-19 13:41:32陳想王曉恒
      關(guān)鍵詞:琵琶記太公大公

      陳想 王曉恒

      [摘要]穆儒丐的《琵琶記》是滿族文學(xué)史上一部重要的小說,通過考察《琵琶記》中形形色色的眾生相及圍繞其所展開的主要事件,論述了趙五娘和蔡太公的“忠”,趙五娘身上的“孝”,張大公和尼姑庵庵主的“義”,以及蔡太公和蔡安人的“理”。

      [關(guān)鍵詞]穆儒丐;《琵琶記》;忠;孝;義;理

      [中圖分類號]I29[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文章編號]10036121(2017)01006404

      提到《琵琶記》,想到的多是元朝末年高明所作著名的南戲。其實,高明的《琵琶記》系改編自民間南戲——《趙貞女》(更早時還有金院本《蔡伯喈》),只是將原著的主要人物蔡伯喈由背親棄婦的丑惡形象改成忠孝兩全的高大形象,細(xì)述了蔡伯喈與趙五娘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這種改編顯然與作者的個人喜好有很大關(guān)系,但也不排除時代政策、社會風(fēng)化等因素。本文所論是穆儒丐改作的小說——《琵琶記》。有研究者指出:“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是中國文學(xué)的重要部分,但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史往往不很重視對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的書寫?!盵1]拿滿族文學(xué)來說,雖然它是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中重要組成部分,但往往被忽視。特別穆儒丐,他是滿族文學(xué)(特別是20世紀(jì)20-40年代滿族文學(xué))的代表人物,是“填補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中時段缺失的、具有代表性的滿族通俗文藝作家”[2]168,但很多人對他卻知之甚少。1916年春,穆儒丐從北京到達(dá)沈陽,一邊為當(dāng)時著名的《盛京時報》執(zhí)筆,一邊繼續(xù)從事寫作。1918年,他順利成為《盛京時報》文藝專欄——“神皋雜俎”的主編,并以此為陣地開始大量從事小說創(chuàng)作、文學(xué)翻譯、文學(xué)評論等文學(xué)活動,對東北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作為晚清旗人,穆儒丐處于國家動蕩、社會紛爭不斷、民不聊生的社會轉(zhuǎn)型期,因而內(nèi)心世界極其復(fù)雜。他的思想中既有傳統(tǒng)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又不乏特定時代的開明思想,加上6年的日本留學(xué)經(jīng)歷,使他的作品思想豐富、內(nèi)蘊深厚。穆儒丐一生發(fā)表了大量的小說、散文、戲劇、評論、雜談、翻譯作品。其中,僅小說就有《琵琶記》、《北京》、《福昭創(chuàng)業(yè)記》、《徐生日記》、《同命鴛鴦》、《鸞鳳離魂錄》、《笑里啼痕錄》、《情魔地獄》、《梅蘭芳》等幾十部。長篇小說《琵琶記》,“不僅以情節(jié)曲折取勝,還具有很高的文學(xué)造詣,寫景狀物、敘事描人,均很細(xì)膩傳神”[3]136。

      一、忠

      關(guān)于“忠”,東漢經(jīng)學(xué)家馬融在《忠經(jīng)》中道:“忠也者,一其心之謂也?!盵4]1南宋著名理學(xué)家朱熹也對“忠”作了解釋:“盡己之謂忠?!盵5]67由此,與人交往全心全意,做事盡心盡力,便是“忠”。事實上,“忠”既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行為準(zhǔn)則,也是對一個人最高的品德要求。趙五娘無疑是《琵琶記》里“忠”的化身。其父趙秀才本是一位注重氣節(jié)的文人,雖然他的思想不被當(dāng)時的人認(rèn)同,但他寧愿被誤會也不降低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對唯一的女兒趙五娘,趙秀才不僅疼愛有加,且把其所有心血都花在她身上,更以她為授課對象認(rèn)真教導(dǎo)十余載。他不僅教會女兒封建女子必須遵守的三從四德,并教她經(jīng)史詞賦、琴棋書畫。這使得趙五娘與陳留郡尋常人家的婦孺大不相同。她不僅行為舉止端莊大方,思想境界也高人一籌。趙五娘自從嫁入蔡家,便恪守婦女和媳婦本分,任勞任怨,相夫教子,盡心盡力侍奉公婆,沒有絲毫懈怠。當(dāng)趙五娘的丈夫蔡傭進(jìn)京趕考后,她一面獨守空房,含辛茹苦,擔(dān)起家庭重?fù)?dān);一面期盼父母健康,丈夫早日歸來,舉家團(tuán)聚。然而,“天有不測風(fēng)云”,突然而來的三年大旱,饑荒席卷大地。為換取糧食,趙五娘幾乎變賣所有??紤]到蔡太公年事已高,趙五娘自己出門買糧;為讓公婆有較好飲食,她寧可自己挨餓。公婆去世,面對家徒四壁,趙五娘二話不說,剪下女人所珍視的頭發(fā),變賣后買了棺材;沒錢下葬,她用麻裙包土,自筑墳?zāi)埂4撕?,她堅?qiáng)不屈,化身為尼進(jìn)京尋夫。艱難坎坷的生活中,趙五娘以柔弱肩膀承擔(dān)整個家庭重?fù)?dān),既盡了心,又盡了力,為“忠”作了最好詮釋。

      中國自古忠孝一體,孝即忠,忠即孝,“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盵6]2從孝的不同層次看,事親為孝之始,而忠君就是孝的發(fā)展。忠君始于孝親又高于孝親,孝親也可以擴(kuò)為忠君,“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盵6]34“上思利民,忠也”[7]111,這是春秋時對“忠”的解釋。但它已不單單是對“忠”本意的解釋,而是“忠”的外延,即對“忠”的對象的進(jìn)一步剖析。孫中山先生曾說:“古時所講的‘忠,是忠于皇帝……我們在民國之內(nèi),照道理上說,還是要盡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國,忠于民,要為四萬萬人去效忠。為四萬萬人效忠,比較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保ā秾O中山選集》)孫先生“把忠的對象轉(zhuǎn)化為為國為民,則所言甚是?!盵8]由此推斷,蔡太公也是個忠實的人。雖然他讓兒子上學(xué)目的是學(xué)成后就可以不再受地痞流氓、貪官污吏欺負(fù),讓兒子光宗耀祖,更重要,是他希望兒子成為狀元后支持他興修水利的設(shè)想,將其種菜經(jīng)驗應(yīng)用并推廣開來,為鄉(xiāng)鄰造福。這在小說《琵琶記》中有明確表述:“蔡太公見問,恨怨似得回答說,‘我固然沒什么學(xué)問,可是我種菜園子,老早我就想把大地變成一個菜園子一樣,若能如此,什么樣的水旱,也不怕了。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怎么辦呢。可氣我們陳留郡,有這么多的紳士,又有官府,誰也不想開渠灌田的事。高田矮田,人人只愿自己的地。所以水一來就淹一大片;不下雨把莊稼旱枯了,大家也是干著急。這要把大地做成菜園子一樣,水大了就把它泄走;天旱了,就用河水向田里灌,多少能保幾成年景吧!”[9]僅從為家鄉(xiāng)父老生計著想、造福鄉(xiāng)梓這一觀念來說,蔡太公為國為民,正是有“忠”之人。民不聊生的社會里能維持自家生計已經(jīng)是難事,更別說興修水利了。蔡太公對此有自知之明,因此才想依靠兒子實現(xiàn)造福百姓的愿望。

      二、孝

      東漢文字學(xué)家許慎所著《說文解字》有云:“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呼教切?!盵10]173由此,“孝”字所體現(xiàn)的是老人與子女間的關(guān)系。“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fù)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11]180可見,早在先秦時期就在教導(dǎo)人盡孝了:父母把子女拉扯大非常不易,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無法估量,子女不管怎么做都報答不了,所以,父母老了、腿腳不便時,子女一定要到床前盡孝。中國古人常說的“百善孝為先”,也反映出中華民族對“孝”極為重視。通常,“孝”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指兒女的行為不應(yīng)違背父母意愿,表達(dá)了一種穩(wěn)定的倫理關(guān)系?!靶㈨槨眲t指為回報父母的生養(yǎng)、教育之恩,而遵從父母,按照父母意愿行事。對蔡太公而言,他最大愿望就是自己唯一的兒子蔡傭功成名就,為家族爭光,幫他完成畢生心愿?!杜糜洝分羞@樣寫道:“‘我對于你的希望,蔡太公接著上邊話頭說,‘就是教你別忘了你爸爸曾作菜傭,而且受了別人不少的輕視,你須替我爭口氣,改換門庭,最巧咱們家的姓,和菜字同音。所以就名你為蔡傭。你須謹(jǐn)戒,不可終于為傭。伯接呢,自然是希望你接我未成之志,接續(xù)蔡門香煙之意。你明白了嗎?”[12]不難看出,蔡太公的愿望非常實際,但蔡婆婆卻認(rèn)為那都是“天方夜譚”,并極力勸阻。不過,事情并不如蔡婆婆所愿,因為“兒子看起來跟他父親一個心思”。蔡傭不負(fù)眾望,不到兩年便得案首,高中第一名。案首是當(dāng)時讀書人最初的發(fā)跡,雖比不上中狀元,但也風(fēng)光無限。當(dāng)然,以《琵琶記》中所寫蔡傭的聰慧和勤奮看,高中狀元也是預(yù)料之中。在這一點上,蔡傭也算盡了孝心——給蔡太公長了臉面,為蔡家添了光彩。但蔡傭為了個人的飛黃騰達(dá),不惜舍下家中父老,丟下結(jié)發(fā)妻子,入贅牛太師家,且音信全無。與他的背信棄義相比,其妻趙五娘的“孝”格外真切。自嫁入蔡家,她視公婆為親生父母,勤勤懇懇,沒有絲毫怠慢。蔡傭未離家前是這樣,蔡傭離家后,更是對公婆孝敬有加。在大旱的三年里,盡管生活異常艱辛,她依舊對公婆不離不棄,悉心照顧。雖然婆婆偶爾有不解與誤會,但趙五娘毫無不滿,只覺是自己照顧不周。為節(jié)省糧食,留下細(xì)米給兩位老人,也為不讓公婆擔(dān)心,她默默忍受婆婆的誤會,一個人偷偷躲在廚房吃糠。穆儒丐在《琵琶記》中描述:“五娘替公婆把飯備妥,端了上去,打算利用余火和熱的米湯,趕快把她獨享的食品作熱,吃完了再去收拾公婆用的碗碟。她先盛出一碗米湯,然后把一碗糠,倒在鍋里,用鍋里剩余米湯攪勻,坐在余火上,攪一攪,算是熱了,其實還是半生。她便把這糠作的稠粥,盛在一個緣釉瓦盆內(nèi)。吃了兩口糠,喝一口米湯。這樣的東西,除了雞和豬,狗都不能下咽??墒勤w五娘為省糧食,不忍公婆的緊要的糧米,只得決死一般去吃糠。她吃一口糠,噎一口??墒撬龥Q不以為這是不能吃的東西,并且她已然一連吃了好幾天。舌頭和咽喉,無論怎樣捍格,與這食物不相容,她也努力下咽?!盵13]正所謂“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14]226當(dāng)蔡家二老見到兒媳的“孝”到如此地步,萬分感動,蔡婆婆更是既感動又羞愧。穆儒丐在小說《琵琶記》中讓趙五娘與不孝之人——蔡傭形成了鮮明對比。蔡傭知道陳留郡大旱后,只是有過一絲心憂,又懷僥幸心理,并很快把僅有的一點憂慮拋到九霄云外。作者寫道:“或者不至餓死,因為張大叔,既有錢,又有糧,住居又那樣近。他萬不至袖手不管的。不怕不怕,決其不至餓死的。兩個老的,一個少婦,算來每日能用多少米,張大叔足可以供給他們,那時毫無問題。”[9]孔子談及“孝”時曾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盵15]14是說父母活著時要以禮相待,即使父母去世,依然要以禮相待,即按照當(dāng)?shù)仫L(fēng)俗禮節(jié)埋葬、祭奠去世的父母??僧?dāng)蔡家二老去世時,蔡傭非但沒有回家,更沒有“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實在既不敬又大不孝。

      三、義

      義是屬于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指公正、合理而應(yīng)當(dāng)作的事。儒家將“義”與“仁”“禮”“智”“信”合稱為“五?!?。其中,“仁義”逐漸成為封建道德的核心。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盵16]252隨社會發(fā)展,“義”又引申為一個人具有正直、道義等氣節(jié),即“正義之氣”。此外,還有所謂的“江湖義氣”,如《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在人們的觀念中很容易被認(rèn)為是“忠義”的化身。事實上,其“并非‘重義輕利”,而是‘重利輕義”[17]。而穆儒丐《琵琶記》中,張大公所秉承的可看為真正意義上的“義”——朋友間的美好情誼??梢哉f,張大公是《琵琶記》中“義”的代表。他是蔡太公的知己,二人對蔡傭未來規(guī)劃的認(rèn)識,對朝廷官員的看法,對人情世道的態(tài)度等都是一致的。張大公理解蔡太公作為菜農(nóng)的辛苦及其所處身份地位的辛酸,也理解蔡太公老來得子的欣喜與憂愁和他對蔡傭的期望。因此,當(dāng)蔡太公與蔡安人對蔡傭的人生規(guī)劃產(chǎn)生分歧時,張大公和蔡太公一起與蔡安人擺事實、講道理,竭盡全力支持蔡太公的愿望。顯然,張大公也希望蔡傭能光宗耀祖,替鄉(xiāng)民懲治貪官和地痞;他更希望蔡傭?qū)崿F(xiàn)其父的愿望。當(dāng)然,光憑這點并不足以說明張大公的“義”。蔡傭進(jìn)京趕考后,陳留郡大旱,張大公帶頭與鄉(xiāng)親插柳求雨,鄉(xiāng)親拿不出錢,他便自己墊付。張大公不求回報的所作所為都成為其“義”的表現(xiàn)。當(dāng)趙五娘在大旱之年領(lǐng)米受人欺負(fù)時,路過的張大公仗義執(zhí)言,出手相救。當(dāng)他得知事情原委后,毫不猶豫把家中糧食分給蔡太公,而實際上當(dāng)時他家的糧食也不多。由此,他“雪中送炭”的行為也已夠得上“義”了。

      除了張大公,尼姑庵庵主也對趙五娘伸出援助之手。蔡家二老過世后,趙五娘進(jìn)京尋夫。她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到了京城。然而,在諾大京城,她人生地不熟,直至遇到了有情有義的尼姑庵庵主。同樣經(jīng)過情傷的庵主在聽完趙五娘的講述后,決定要為她找到忘恩負(fù)義的蔡傭,替她討個說法。尼姑庵庵主還極力說服自己師傅:“師傅您老人家不愿干礙太師顏面,又這樣姑息蔡傭。難道趙五娘所遭的拋棄,牛小姐所受的欺騙,就不該為她們略具同情嗎?”[18]由對趙五娘和牛小姐等弱勢群體深切的同情,對牛太師和蔡傭等無恥之輩的憤慨,可以看出其心中根植的“義”的信念。正因有了庵主的幫助,趙五娘才能快速找到蔡傭,與之見面。

      四、理

      理,“治玉也。戰(zhàn)國策。鄭人謂玉之未理者爲(wèi)璞。是理為剖析也。玉雖至堅。而治之得其鰓理以成器不難。謂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無憾而后即安。是之謂天理。是之謂善治。此引伸之義也。古人之言天理何謂也。曰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無不得其平是也。從王。里聲。良止切?!盵19]15世間萬事都是有“理”的,“理越辯越明,道越論越清”?!坝欣碜弑樘煜?,無理寸步難行”,可見“理”的重要。對于蔡傭之母蔡安人來說,平安即是褔,衣食無憂即是樂。她只希望得之不易的小兒子蔡傭子承父業(yè),掌握種菜技能,讓家人不缺衣短食。若說還有什么奢望,無非希望兒孫滿堂,膝下承歡。對蔡太公的理想她總是嗤之以鼻,認(rèn)為是癡心妄想?!杜糜洝穼懙溃骸安汤掀抛右娬f,搖搖頭,很不以為然似的駁道‘你的話,好似說夢。莊稼人不想法種地,都是不想過日子了。反正我的孩子,有他的正業(yè)。我決不教他丟了家中自有的,去追那看得見抓不著的事?!盵12]孔子認(rèn)為,中庸是一種至高無上的道德,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思想,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其妙處。其實,《琵琶記》中的農(nóng)婦蔡安人就略懂三分,在她的意識中,隨遇而安、平平淡淡才是福,而這種觀念正是多數(shù)農(nóng)民的思想意識中根深蒂固的。但是,蔡太公的人生理想?yún)s是光宗耀祖,不讓人輕視自己乃至整個蔡家。盡管他自己沒能做到,也要寄希望于后代。作為一家之主,蔡太公不滿人對他種菜這一職業(yè)的輕視,不滿他人對整個蔡氏家族的輕視,渴望兒子振興家族,亦無可厚非。蔡太公不愿像妻子那樣只想當(dāng)下的幸福,只顧“老婆孩子熱炕頭”,他的內(nèi)心有著更周全的考慮和更長遠(yuǎn)想法,不要兒孫后輩再當(dāng)被人瞧不起的菜農(nóng),這也是他表現(xiàn)出的“理”。

      總之,通過對穆儒丐小說《琵琶記》的簡單分析,不僅看到了如趙五娘、張大公、蔡太公、蔡安人、蔡傭等形形色色的眾生相,也從中梳理出小說所展示的不同人物的“忠”“孝”“義”“理”。

      [參考文獻(xiàn)]

      [1]孫景鵬.不能承受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歷史書寫之輕[J].重慶第二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4(4):71.

      [2]伊增塤.余音裊裊:曲藝評論雜文集[C].北京: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2011.

      [3]劉曉麗.異態(tài)時空中的精神世界:偽滿洲國文學(xué)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8.

      [4][東漢]馬融,撰.鄭玄,注.忠經(jīng)[M].北京:中華書局,1985.

      [5][宋]朱熹.四書集注[M].長沙:岳麓書社,1987.

      [6][春秋]曾參.孝經(jīng)[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7]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

      [8]鳳凰網(wǎng)歷史綜合.儒學(xué)之忠:絕非君君臣臣的愚忠[EB/OL].[2010-01-18].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kongzi2/201001/0118_9280_1515592.shtml.

      [9]儒丐.琵琶記[N].盛京時報,19400726.

      [10][東漢]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11]葛培嶺,注譯評.詩經(jīng)[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12]儒丐.琵琶記[N].盛京時報,19400418.

      [13]儒丐.琵琶記[N].盛京時報,19400825.

      [14][戰(zhàn)國]莊子.莊子[M].方勇,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15][春秋]孔子.論語[M].張燕嬰,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16][春秋]孟子.孟子[M].萬麗華,藍(lán)旭,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17]孫景鵬.《水滸傳》“忠義觀”之辨[J].內(nèi)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6(3):24.

      [18]儒丐.琵琶記[N].盛京時報,19401008.

      [19][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責(zé)任編輯]李獻(xiàn)英

      On the "loyalty" "filial piety" "justice" and "reason" of MuRugai's Pipaji

      CHEN Xiang,WANG Xiaohe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xiàn)ujian Normal University,F(xiàn)uzhou 350007,China;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32,China)

      Abstract:MuRugai's Pipaji is an important novel in the Manchu Literary History. In the story, Cai Yong abandoned his wife and parents in the strike of fame career. So, the whole family's burden fell on his wife whose name is Zhao Wuniang's shoulder. Zhao Wuniang worked hard and devoted herself to caring for his father and mother. Finally, Zhao Wuniang went to Beijing because she wanted to look for her husban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novel deeply and carefully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loyalty" of Zhao Wuniang and Cai Taigong, the "filial piety" what is the most flash features of Zhao Wuniang, the "justice" of Zhang Dagong and the nunnery master, and the "reason" of Cai Taigong and Cai Anren.

      Keywords:MuRugai; Pipaji; Loyalty; Filial piety; Justice; Reason

      猜你喜歡
      琵琶記太公大公
      俄羅斯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核潛艇
      軍事文摘(2022年13期)2022-08-27 01:26:24
      請大公雞幫忙
      崛起,莫斯科大公園
      外太公
      幽默大師(2019年6期)2019-01-14 10:38:13
      我的太公
      淺論朱元璋與《琵琶記》的關(guān)系
      戲劇之家(2016年9期)2016-06-04 11:06:50
      描寫物態(tài),仿佛如生
      了不起的大公鴨
      論高明《琵琶記》的悲劇性
      戲劇之家(2016年4期)2016-03-25 10:32:24
      去南戲博物館看《琵琶記》
      文化交流(2015年5期)2015-06-17 07:40:39
      普安县| 商河县| 建宁县| 哈密市| 精河县| 陇川县| 浦北县| 安岳县| 图木舒克市| 松溪县| 休宁县| 吉木萨尔县| 阿尔山市| 衢州市| 金乡县| 常德市| 纳雍县| 交口县| 泽普县| 泰兴市| 上饶县| 镇赉县| 高州市| 柘城县| 正定县| 乳源| 清涧县| 洛宁县| 德格县| 桐柏县| 莒南县| 新宾| 松原市| 庄浪县| 社旗县| 临高县| 大新县| 绥阳县| 磴口县| 重庆市|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