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紫方
野長城、風景好、極險峻、死過人。這幾點對初涉戶外的京城文藝小年輕充滿致命誘惑力。作為其中一員,我很早就立下一定要去的Flag。立完Flag之后果然出現(xiàn)各種問題,比如時間不對、季節(jié)不對、找不到伴,一拖就是幾年。好不容易各方面湊齊,腦子一熱決定從亓(qí)蓮關穿越過去,背著十幾公斤裝備在野長城上爬了5km,到慕田峪就歇菜了,在城樓里睡了一晚,第一次連箭扣的影都沒見著。
雖然沒到箭扣,這段野長城風景也還是不錯的。貧瘠的山脊上,長城遺跡一直延伸到視線盡頭的山頂。清朗的月光下,干禿禿的樹枝和敵樓透著冷峻肅穆。
在慕田峪的寒夜中,對箭扣的迷戀越發(fā)強烈。心里開始盤算著下次箭扣計劃。
箭扣和珠峰一樣,也分北線和南線,北線是進西柵欄村,從山腳下的停車場上山,路途近,走上5分鐘山路就到登城口。南線是從虹鱒魚基地沿著山溝往上爬。最后從美食和門票角度考慮還是選擇了南線。
別看衛(wèi)星圖上短短1km,上到山脊可一點不輕松。在碎石、磐石、山林間走走停停,一行人花了3個多小時才抵達山脊上的城墻。
同行的是一幫清華大學外國留學生,不得不說老外負重能力太狠了,一人扛2個大登山包還有各種裝備。就差沒把同行女士一起扛上去了。
抵達城墻時,下午陽光正好,就近露營并開啟拍照模式。
安營扎寨后爬到東邊山頂?shù)臄硺怯^景。箭扣之名,就是從這段類似滿弓扣箭的W形城墻得來。透過云層灑下來的耶穌光在略帶浮塵的空氣中更顯層次。驢友們?yōu)槊恳蛔刑厣臄硺瞧鹆岁欠Q。如這個箭扣往東第三座敵樓,就是著名的“小布達拉”,也是從登城口上來最近一座景色絕佳的望臺。
向東望去,遠處山頭上一個接一個敵樓看得人心跳加速,北方秋日的藍天令人心醉,這可是最好的延時攝影機位。
站在“小布達拉”城樓頂俯瞰,夕陽照耀下的殘垣斷壁,被遠處怪石峻嶺襯得更加滄桑。
傍晚一行人在露營地野餐聊天,同行的印度人掏出個藍牙音箱,來自各個國家的學生在長城上聽Billborad單曲跳舞,場景極為魔幻。不得不提一句藍牙音箱真是自駕旅行必備神器。
帳篷就搭在開闊的城墻上,依靠殘缺的垛墻遮擋山風。在有坡度的城墻上睡覺,會時不時往下滑,睡覺都要和地心引力斗爭。
月光照亮城墻,那晚看到不少流星劃過。
清晨,大部分人還在酣睡,叫醒了幾個仍有精力的友人,重登東邊的山頂?shù)热粘?,山間晨霧彌漫,只露出一段城墻,可以看到我們的露營地。
登頂后再東望長城,只能看見最近一座敵樓。晨霧一直未散,未能得見紅日初升,而小雨將至。此時已經力竭不能登,于是呼朋引伴下山。第二次箭扣之旅,終。
兩年后,第三次來到箭扣。這次直接驅車到西柵子村城墻下,背著裝備往西北方向前進,目標就是最遠端的九眼樓。有一年驢友就是在九眼樓遭遇雷擊身亡,半路上的鷹飛倒仰和天梯也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面對更艱險的路線,我的心里也更刺激緊張。
四月份的箭扣,山還沒綠起來,但野花開得正好。偶爾遇到幾株怒放的桃花,免不了駐足合影一番。
走得越遠,長城越發(fā)露出它的野性。手腳并用爬過一段極陡峭的臺階,發(fā)現(xiàn)通道已經被樹木荊棘占領,僅留出供一人通行的步道。人類披荊斬棘,在山脊上修葺起高墻堡壘,而數(shù)百年后,樹木又從磚石縫隙中發(fā)芽生長,重新覆蓋原本屬于它的土地。
而箭扣最險部分,往往城墻已經風化破碎得不成樣子,就是在懸崖邊攀巖。往返一程氣喘吁吁,重新回到起點時已經不太記得哪一塊更險,腦海中唯一想法是“終于走下來了,活著真好”。
雖然箭扣可以一日穿越,但我還是更偏好露營。穿越可獲得征服的快感和挑戰(zhàn)自我的成就,但露營更能讓你靜下心來,在最好的時間欣賞沿途風景。飽覽夕陽下蜿蜒的長城和山脈,捕捉到夜空繁星中一閃而過的流星。清晨伴著鳥鳴起床,呼吸大自然為你準備的第一口清新空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