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云
〔關鍵詞〕心理??;手機;親子溝通
【情節(jié)簡介】
中秋節(jié),全家團聚。劉洋和父親關于手機和游戲問題引發(fā)了一場爭論,二人話不投機,劉洋憤而離家出走。班主任陳老師在星巴克與劉洋就“王者榮耀”游戲進行了一場深入交流。
【主要人物】
劉洋——男,高中生;
劉夢瑤——劉洋的妹妹,初中生;
劉父——70后,“草根”奮斗到北京的,發(fā)奮圖強,沒怎么玩過,信奉的是先苦后甜。
劉母——70后,是父親的崇拜者,既溺愛孩子,又信奉先生,在父子父女的夾縫間很糾結(jié)和痛苦。
陳老師——劉洋的班主任,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思想兼容,愛學生;
小雅——陳老師的女兒,經(jīng)常發(fā)表奇談怪論。
【心理劇技術】
角色扮演,旁白
第一幕 陳家
中秋節(jié),皓月當空,全家圍坐,果品佳肴,茶香徐徐,其樂融融。
小雅:媽,借我手機用用,老師讓照照今天的滿月,并且自己賦詩一首、抄詩一首。
陳老師:(沒聽見女兒說話,正悄悄地去了另外的地方接電話)劉洋啊,你找老師有事???怎么不說話呢?老師聽著呢。什么?你的手機被父親沒收了?那你怎么打的電話?路邊電話?我說怎么那么吵呢。你別急,也別哭,跟老師好好說說怎么回事兒?
小雅:媽,你就知道管你班里的事!你給我也買個智能手機啊,我要照相。
陳老師:小雅,媽媽現(xiàn)在要處理很重要的事情,你先把詩歌寫了,回頭咱再照月亮。
小雅:真是的,不就是個手機嗎?成天因為手機要死要活的。還是古人好。月亮啊月亮,我媽心里只有她的學生,只有你能知曉我的心事。沒手機時,我媽下班了就是我的;有了手機,下班了她也經(jīng)常不是我的;有了微信后,她隨時隨地都被學生“綁架”了。哎!
旁白:
月吟
月夜深深重,花枝遍地生。
知吾心事者,只有月中人。
第二幕 劉家
旁白:全家圍坐院中,月夜賞月,看月亮走出淺云。劉父來自農(nóng)村,如今事業(yè)有成,位及總裁,聲望俱有。兒女成雙,入讀名校。望澄空萬里,皓月淼淼;覺志得意滿,意興飄飄。不禁吟道:
京華詠月
月出衡山送牙仔,光腳獨立依綠皮。
今夕院里秋共賞,芝蘭玉樹酬鄉(xiāng)思。
注:綠皮即綠皮火車。
父親吟詩完畢,劉母用驕傲的目光看著劉父,再看看自己的一雙兒女,看看自己在京城打拼下的這處院落,眼里噙滿了淚水。劉洋和夢瑤卻渾然不覺這一幕,兩人正在低頭打游戲,身子不時隨著游戲的節(jié)奏不停地晃動。
父親:老大、老二,你爹的詩怎么樣?
劉洋:(頭也不抬)就那樣吧。有點酸味。是吧?
夢瑤:嗯,是的。(做了個鬼臉)
劉父:(很驚訝地看著打游戲的這兩個人,眉頭皺了一下,眼睛看著劉母)最近孩子怎么樣?我忙,經(jīng)常不在家。你多盯著點,他倆什么時候開始玩游戲了?
劉母:(眼睛憂郁地看著兩人,又有些躲閃)嗨,你剛回來,大過節(jié)的,說點你出差的事情吧?新疆的業(yè)務怎樣了?
劉父:(一看這架勢,就知道妻子在岔開話題,頓時就有點情緒了)新疆的事不用你們操心。學習究竟怎么樣?別打岔。
劉母:(拿出手機,給劉父看劉洋的上學期期中期末成績排名,班主任發(fā)的,劉母一直藏著,沒給劉父看)兩次都退了點,他知道努力了。你別著急。
劉父:(站了起來,一把奪過手機)劉洋,你說,你是不是天天在玩這個“王者榮耀”游戲,心思都沒在學習上?
劉洋:是玩了。但是我也認真學了,退步是名次正常的調(diào)整好不好?和玩手機游戲無關!
劉父:無關是吧?你玩那個不得花時間啊,這些時間用在學習上還會退步嗎?正常調(diào)整,你們家第一次退十名,第二次退三十名是正常調(diào)整?。咳思叶荚趯W習,你全在玩游戲,你還能不退?還狡辯!手機我明天帶走。你用自己的諾基亞!
夢瑤:老爸,別老土了。如今誰不玩“王者”啊,我們不玩這個都沒法和同學玩,說什么都不知道!
劉父:什么?你玩是為了和同學們一起玩,不被人笑話?那里都有什么???
夢瑤:我們在學歷史,里面有李白、荊軻。很多歷史人物我都是在“王者”里知道的。
劉父:(看到夢瑤天真可愛的樣子,情緒好了點)哦,那你倒說說,玩了“王者”,你都知道誰了啊?
夢瑤:我知道女刺客荊軻,大刺客李白。
劉父:(眼睛瞪得大大的)什么?荊軻是女的!李白只是大刺客!這都什么?。窟€不如不知道呢,純粹是瞎說。你這手機也給我?guī)ё?。(把夢瑤的手機也收走了)
劉父進去了,這個中秋他本來是回來過節(jié)的,沒想到被個手機游戲全掃興了。夢瑤哭著沖進了自己的屋里。劉洋沖出了家門。
月亮在天上冷冷地看著,沉思。
旁白:
人生代代無窮已,代溝家家只相似。
君不見,子女沉迷手游中,慈父慈母幾多愁。
第三幕 路邊的咖啡廳
陳老師:你在旁邊找個地方等我,我就過來。有個星巴克?那好,就在那里,我打車就過來。你等著我,哪兒也別去。聽老師話。就我一個人,不跟你爸媽說。老師保證。
陳老師風風火火跑進來,四下張望。劉洋微微舉起了手,陳老師走了過去,坐下。
劉洋:老師,給您添麻煩了。
陳老師:沒有,我正好托你福來浪漫一回。老師還沒進來過呢。你還好吧?別怪你爸爸,他對你期望很高。
劉洋:(苦笑了一下)那也不能那么“法西斯”。
陳老師:(笑了笑)我閨女要和你一樣這樣愛玩游戲,我可能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呢。不過,你今天很好,自己情緒控制得不錯,沒跟父親針鋒相對,避免了更大的矛盾。老師佩服你呢。endprint
劉洋:(臉上露出了微弱的笑容)老師您過獎啦。我不回那個家了。我自己出來住。我打游戲還掙了些錢。
陳老師:???你打游戲還能掙錢?還有你不回去了,打算在外面打游戲為生?。?/p>
劉洋:嗯。
陳老師:你真是個人才,老師沒看錯你。老師向你請教,游戲究竟能給你什么樂趣?說真話。
劉洋:說實話,生活中沒有的,游戲都可以給我。比如尊重,游戲里不會有我爸搶我的手機。按照游戲規(guī)則,被搶的東西可以再搶回。比如說榮耀,學習上我得第一越來越難了,自從到高中我就不可能得第一了,可是我喜歡第一,在游戲里我能玩到第一,周圍的人都敬佩我。比如挑戰(zhàn)智慧,當你玩到通關,學會本領時,寫一些攻略,會得到莫大的榮耀,同時也對自己有極大的自信。
陳老師:我不知道游戲能有這么多樂趣呢,那你決定就靠游戲帶給你的這些活下去?明年高三了,和你一起玩游戲的人都去好好學習去了,高三畢業(yè)去了特好的大學,找到了自己的愛好,那時大家還羨慕你嗎?那時大家羨慕和崇拜的是那些能夠不被游戲誘惑學業(yè)有成的人。還有,你覺得游戲通關的榮耀和你解決數(shù)學難題、做出重大的科研貢獻的榮耀相比,哪個榮耀更大更持久啊?你是不是有些游戲已經(jīng)不玩了?你會不會有一天突然不想玩游戲了?那時你和別人玩什么呢?別人愿意和有學識的人辯論,別人愿意和懂音樂的人玩樂隊,和喜歡圍棋的人對決,和喜歡打籃球的人切磋,可是你呢?你覺得那時你能通過研究你的那個變性刺客荊軻獲得榮耀獲得尊重獲得自信嗎?
劉洋:老師,您對游戲有很深的誤解。游戲在娛樂上和其他娛樂方式如看電影、看書其實質(zhì)都是一樣的,都在獲取精神的放松和身心的愉悅。電影通過故事讓人領悟,游戲也通過游戲的情節(jié)和關卡讓人深思。我在游戲中也懂得了很多道理。只不過要玩設計得好的游戲。您怎么就知道我未來不能成為游戲界的領軍人物,設計出更好的游戲來呢?“變性人荊軻”,“大俠客李白”,如果讓我來設計我就讓他們的身份回到從前,把他的人生設計成游戲。我們的人生有限,不能重新來過,但如果我們能在游戲中重新經(jīng)歷他們的人生,當然對我們有好處了。游戲是用來娛樂的,也可以用來學習,只是在于我們要設計出什么游戲罷了。我父親沒收我的手機是不對的,這不關手機的事情,而是設計者的事情,是我這個使用者的問題。總之,這個領域需要更優(yōu)秀的設計者。我,將來就是那個偉大的設計者!
陳老師:嗯,你說得特別好。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一代有一代之游戲。確實如此!但是,你想想,就憑你現(xiàn)在每況愈下的成績,你將來能設計出拯救沉溺于游戲中的孩子的游戲作品嗎?你要讓荊軻的人生對人有啟迪,你得讀讀《史記》吧?你讓李白的人生對我們有啟示,你先應該在書中走過他的人生吧?你得讀多少書?你還得會編出程序吧?你得寫多少代碼?可是你現(xiàn)在每天七八個小時在打游戲!
劉洋:老師,我錯了!我忘了自己現(xiàn)在最寶貴的東西是時間。我可以控制我玩手機的時間,但是我絕不改我對游戲的態(tài)度。一代有一代之游戲,現(xiàn)代的青少年應該有更好玩更輕松的方式來學習歷史和人生,游戲能幫助他們做到,只是今天的游戲人還沒有做得更好。
旁白:(陳老師微笑著點開了自己手機的微信,傳出了劉父的聲音)孩子,玩游戲不是你的錯,更不是手機的錯,而是爸爸的錯,是爸爸沒有時間陪伴你,沒有時間來了解你,沒有時間來傾聽你?;丶野?,我們都等著你,讓我們一起努力,我們不是要打殺一切游戲,沒收一切的智能手機,而是要培養(yǎng)出更自律的人才,更優(yōu)秀的游戲設計人才。(原來陳老師和劉洋對話的內(nèi)容都錄下來了,劉父全聽到了)
月亮已經(jīng)西斜,咖啡廳已經(jīng)打烊,陳老師和劉洋走在大街上,街燈更亮了,路也越走越寬了。
旁白:
詠游戲
結(jié)繩鋸木皆游戲,詩詞歌賦亦娛情。
不怪“王者”奪我志,惜時廣學救眾卿。
尾 聲
夜已深。
客廳還亮著燈,女兒已經(jīng)睡了。桌上放著兩首詩,一首是女兒自己寫的,一首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陳老師幫女兒照完月亮的照片,并無睡意。她翻開《莊子》看到這樣一句話:
旁白:“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耶?”是啊,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怎么可能會受牽累呢?(大屏幕出示)
【啟思】
眼下,很多中小學生迷戀手機,特別是喜歡玩手游“王者榮耀”,沉迷在各種游戲的角色中,很多孩子日常交往時相互間會說著其中的暗語。手游的流行,說明它對中小學生具備相當?shù)奈Γ绊懼⒆拥膶W習生活。我們應全面地了解它,并采取適當?shù)慕逃呗?,將一些不良的事件阻止在萌芽中。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應該在平時盡可能地多陪伴孩子,關注他們的學習與生活,讓他們有被接納、被重視的歸屬感和安全感,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的發(fā)展,以尊重、包容的態(tài)度來同他們保持良好的平等關系,與他們一起來討論、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增強他們的“現(xiàn)實感”,盡最大力量,將他們拉到現(xiàn)實中來。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北京,100080)
編輯/丁 堯 終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