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治軍
摘要:近幾年,信息化技術與高中教育之間一直處于不斷融合的狀態(tài)當中,使得高中教育逐漸向信息化階段邁進,為其教育發(fā)展帶來了更多的契機。化學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理科課程,其主要包括一些化學理論和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揮著積極作用。將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當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信息化教學資源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路徑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資源;高中化學;有效應用路徑
中圖分類號:G434;G63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6-0147-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high school education have been in the state of continuous integration, making high school education gradually enter the information stage, bringing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science course in high school, which mainly includes some chemistry theories and experiments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hemistry core accomplishme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pply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to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researches on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are carried out.
Key words: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resources;High school chemistry;Effective application path
前言:在現代高中階段課程體系當中,由于化學與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發(fā)展存在直接聯(lián)系,使得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被逐漸凸顯出來。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現代教育領域中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信息教學資源也成為了教材內容的補充。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對信息化教學資源與化學教學之間相融合的重要性形成正確的認識,并根據高中化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特點,運用信息化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教學活動。
1 作為教材內容的補充融入教學活動
盡管高中化學教材中的內容是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所編寫的,但是,教材中能包含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對很多與化學知識點相關的內容進行有效拓展。在信息化教學資源與高中化學教學相結合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學資源可以作為教材內容的補充,被融入到課堂當中。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教學的側重點和教學目標,從互聯(lián)網海量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中下載一些適合學生理解和學習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拓展講解。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化學知識體系的完善性,還能使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例如,教師講解到“元素與材料世界”這個部分時,教師在針對幾種重要的化學元素展開詳細介紹后,可以分別從互聯(lián)網中查找一些關于這些元素的實際應用范圍的內容,作為教學補充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比如,硅在電子工業(yè)、計算機以及半導體材料等領域的應用,鋁在冶煉稀有金屬、高壓電纜、其合金在飛機、火箭、汽車等結構材料中的應用等。教師可以以圖片或者視頻資料的方式為學生展示這些內容,使學生能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學習化學知識。
2 突破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高中階段的化學課程已經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其中包含的一些重要知識點都是高考化學學科的重要考點。如果教師一味對一些化學知識展開直接講解,則很難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甚至無法使學生對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形成深刻的理解。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來實現教學重點以及教學難點的突破。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微課、MOOC等。高中化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運用這樣的教學資源為學生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使學生明確化學課程的學習側重點,還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到選修教材《物質結構與性質》中的“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這個部分時,會涉及到原子和分子的結構、原子軌道以及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等知識難點。教師可以分別應用微課的方式將這些內容以模擬動畫的形式將其展現出來?;蛘呓處熆梢詾閷W生播放一些相關的MOOC,讓學生對這些內容形成一定的基礎了解后,再展開詳細講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師查找的教學資源、微課視頻等資料進行預習,將自己無法獨立理解的知識點記錄下來,在課堂上,教師主要根據學生所反饋的學習問題展開細致講解。
3 展示化學實驗的細節(jié)
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體系的重要模塊,也是化學實踐的部分。很多化學實驗在進行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細節(jié)之處,如果教師采用操作演示加講解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則會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針對這樣的情況,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從互聯(lián)網中查找一些關于化學實驗的視頻,特別是實驗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口述講解帶領學生學習實驗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能使實驗教學的效率得到提升。例如,教師講解到“鈉與水的反應”這個實驗時,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將水滴在包裹鈉的棉花上,棉花迅速起火的實驗視頻,通過這樣的視頻激發(fā)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完成“鈉與水的反應實驗”。這個實驗具有一定的安全注意事項,教師可以運用3D技術軟件為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播放這個實驗步驟,使學生仔細觀看一些實驗細節(jié)之后,自主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實驗。
綜上所述,化學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其教學效果將直接影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學習質量。在信息網絡環(huán)境中包含很多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將其充分應用于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已經成為了高中化學教師的重要任務。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對信息化教學資源形成深入探究的基礎上,可以通過作為教材內容補充融入教學活動,突破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以及展示化學實驗細節(jié)的方式將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于實際的課堂教學當中。通過本文對信息化教學資源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路徑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促進我國高中化學教育發(fā)展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徐濤.基于實驗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6(23):159.
[2]陳麗卿.淺談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7(08):183-184.
[3]何世超.論信息化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