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瀚書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睖@祖的這兩句詩,勾起了我對徽州的向往。于是,有了這一次的暑期皖南之行。
第一站:龍川。
走進(jìn)龍川,首先享受了一道精美絕倫的視覺盛宴。
一條清亮的小溪穿村而過,溪底松疊著沒有棱角的砂石,水里不時游過一群兩三公分長的小魚。溪水大約半人深,因?yàn)槭菑纳缴狭飨碌幕钏?,所以走到近水的石階上,就會感到?jīng)鰵鈸涿娑鴣?。掬一捧洗臉,涼遍全身,啜一口,涼透心間。溪上間有小橋橫臥,或石橋或木橋,或平鋪或拱形,皆簡單而又牢固,與小溪渾然一體,透著古樸、自然之美。溪畔,綠柳輕舞,樹蔭照水,宛如一位位臨溪梳洗的少女。
小溪兩岸是俗稱的水街。街面不寬,每側(cè)三四米,商鋪也不多,賣的基本上是小孩的玩具和當(dāng)?shù)氐耐撂禺a(chǎn)。我沿著水街施施而行,不時越過小橋,穿梭小溪兩側(cè)。走著走著,發(fā)現(xiàn)兩側(cè)的街面竟不相同。一側(cè)中間鋪石板,兩邊鋪鵝卵石;一側(cè)則全用花崗石條鋪砌。水街,在原始自然中,不失精致細(xì)膩,難怪會出落得如此千嬌百媚。
水街走到盡頭,小溪豁然變成了一條二十多丈寬的大河。河上橫跨一座木橋,如長龍臥波。木橋由一塊塊杉木板用粗鐵鏈相連,支在一個個梯形橋腳架上,就像在水中一字排開了幾十張巨大的板凳。相隔不遠(yuǎn),還有一座現(xiàn)代化的新橋,她玲瓏的曲線,仿佛睡美人橫臥碧波之上。
倚在赭紅色欄桿上,俯看開闊的河面水波粼粼,在陽光下閃著點(diǎn)點(diǎn)金光,心胸也豁然開朗。抬頭,群山連綿起伏,一片蒼綠;回首,小溪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有山有水,方是人間仙境,龍川如是。
過了新橋,眼前出現(xiàn)一大片農(nóng)田。旁邊一座小山,綠樹掩映中,古寺的黃墻黑瓦隱約可見。這時,一場山雨突如其來。剛還晴空萬里,突然就烏云滾滾。接著一陣電閃雷鳴,豆大的雨點(diǎn)隨即砸了下來,在河面上激起一個個漩渦。幸好,旁邊有一方小小的土地廟可供避雨。我蹲在土地廟里,看著籠罩在雨霧中的龍川,別有一番韻味。
途中,自然要看看龍川的建筑。馬頭矗矗,粉墻黛瓦的徽派民居高低錯落,古色古香,宛如畫境。接下來,莊重幽雅的胡氏宗祠,氣勢恢宏的宗憲尚書府,巍巍聳立的奕世尚書坊……每一處都精雕細(xì)琢,豪放與婉約兼具。
這里有名家的手筆。宗憲尚書府落地窗門上的木雕荷花圖,花形千姿百態(tài),有的菡萏待放,有的芙蓉盛開,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平鋪水面……畫面生動逼真,妙趣橫生,是出自明代大家徐渭之手。還有那胡氏宗祠正廳的匾額,也是其親筆手書。奕世尚書坊的“恩榮”豎匾之下,四只寶瓶襯托的花板上,南面刻有“奕世尚書”,北面刻有“奕世宮?!睅讉€大字,字體厚重有力,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手跡。
這里更有匠人的心血。徽州三雕隨處可見,木雕、磚雕、石雕無一件不是精品,無一件不令人拍案叫絕。胡氏宗祠里的梁柱、廊廡、門窗上,到處有巧奪天工的木雕。那正廳落地窗門上的“百鹿圖”,各具特色,惟妙惟肖,讓我限不能化身一只梅花鹿,忝列其中。宗憲尚書府里,雋秀典雅的木雕,玲瓏剔透的磚雕,古樸大氣的石雕,鰲魚禽獸,皆栩栩如生,讓我感覺時光倒流,一下子走到明朝去了……這些雕刻技術(shù)之精湛,布局之脫俗,立意之深遠(yuǎn),令人嘆為觀止,真可謂“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在阡陌巷弄中漫漫而游,欣賞典雅的亭臺樓閣,品味厚重的藝術(shù)精品,屢屢感覺己走到了盡頭,但穿過一道圓形拱門,又是柳暗花明,別有洞天……
龍川著實(shí)是美,美到讓人心醉。
龍川的迷人之處,不止是美。一路走來,不見任何交通工具,就連一輛自行車也沒有?!敖Y(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是何等的詩情畫意!小溪里,水緩緩地流著,水街上,人慢慢地走著,一切都那么悠然而靜謐。聽不到攤販的吆喝叫賣聲,偶爾有女人到溪邊浣洗,長長的搗衣聲跌落水中,在高高的馬頭墻上有個慵懶的回音。拐進(jìn)一家店鋪,店主也不立刻過來喋喋不休地推介,直待我看夠了,才笑著問—句:“看中什么了嗎?”讓人既不生厭煩又不覺冷淡。
綠柳旁,有位大伯在垂釣,身旁小桶里游著十幾條小魚。餌鉤在水底清晰可見,小魚圍著餌鉤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我駐足看了好幾分鐘,也不見有魚上鉤,心里便暗笑,這一天能釣多少小魚,這些小魚又能值幾個錢?突然,大伯放下釣桿,拎起小桶,“嘩”地一聲,連魚帶水全倒入了溪中。我這才知道,原來是我無趣,清溪釣小魚,釣的是一份悠閑,釣的是一種慢到極致的生活。
慢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千多年前,龍川胡氏的先祖就以出世的心態(tài),做著入世的事情。公元318年,東晉散騎常侍胡焱隨晉元帝南下,鎮(zhèn)守歙州,云游中愛上了龍川這片土地。公元335年,晉元帝早已身埋黃土,東晉王朝也由元帝經(jīng)明帝到了成帝年間,而人到中年的胡焱卻娶妻生子,并于兩年后舉家遷居龍川。我想,胡焱能在東晉殘酷的政治斗爭中活下來,繁衍出今日人丁興旺的胡氏家族,應(yīng)是得益于龍川這片世外桃源,得益于他與世無爭的生活態(tài)度。
人在旅途,有幸與龍川邂逅,只驚鴻一瞥,己終生難忘。再見,龍川,期許下一次重逢。
再來龍川,當(dāng)小住,靜聽晨曦鳥鳴、串流琴韻,閑看一川晚照、倦鳥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