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明
【摘要】我們的教育永遠在路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教育的不光是孩子的文化成績,還有更為重要的就是讓他們成人,那么在小學階段抓心理健康教育便成為重中之重,必須要持以重手來抓的一項的教育工程。
【關鍵詞】心理健康;培養(yǎng);習慣;心態(tài)
在魚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萬別吹噓釣住了魚。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也是一樣的理念,不要說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只不過你教出來的結果可能暫時是有收獲的。我們的教育永遠在路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教育的不光是孩子的文化成績,還有更為重要的就是讓他們成人,那么在小學階段抓心理健康教育便成為重中之重,必須要持以重手來抓的一項的教育工程。
心理健康的教育其實也是一種習慣養(yǎng)成教育,健康積極的心理就是一種習慣,可以通過潛化出來的習慣的模式來培養(yǎng)與形成一種品行。小學生沒有更多的自主意識,沒有太好的自控心理,于是健康積極的心理,從一開始,并不會成為他們的習慣,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來面對事情,他們并沒有明顯的對錯認識。因此我們要從孩子入學的時候就開始去做這方面的教育。
一、好心態(tài)會成為學生特別是那些學習能力相對落后學生前進的動力
著名的發(fā)明家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一個人要想事業(yè)有成,做生活的強者,首先要敢想。敢想就是確立自己的目標,并要有所追求。不自信的人往往是不敢想的,連想都不敢想,當然談不上什么成功了。
我們每個班級中也總會有或多或少的一些稱之為后進生的孩子。主要是他們長期生活在逆境之中,受到的挫折比較多,因此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任何事情都沒有什么把握,不愿意與同學們交往,他們學不好功課,做不好事情,其實并不是真的沒有這個能力,而是缺少自信心所致。因此,作為我們老師,重要的便是首先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自信心,我們應該鼓勵性的告訴他們,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全世界除了你之外,沒有第二個你了,因此你要把這個獨一無二的你發(fā)揮到最最棒的狀態(tài)。
二、健康的心態(tài)足以讓學生多能展現(xiàn)自己、從而推動自己的不斷成長
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孩子,可以不是最出眾的,但一定要把自己最優(yōu)秀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就如同孔雀總是樂于展示它的美麗一樣。讓孩子學會表現(xiàn)自己,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需要,也是長大后學會自力更生、生存的需要。我教過的一個四年級學生,在教這個班剛認識這位同學時,她很懦弱,怕怕的樣子,不敢于表達自己,于是我從側面了解到這個孩子歌唱的非常好聽,因此我便讓她參加了學校的文藝演出,在平時的訓練中我細心的指導她,后來的演出中效果相當?shù)睾茫艿搅顺晒Φ南矏偤?,她后來便成了非常愛唱歌的孩子。隨著這個方面受到學生們的羨慕,他的功課學習也找到了自信,課堂上也愛舉手發(fā)言了,成績也慢慢地由差變好了。
三、健康的心態(tài)會成為學習路上成功的基石
外國一位哲學家曾有一個木桶理論,用長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個木桶,當你倒進水后,水會從最短的木板處流出來。中國也有一句話“人生十指有長短,一母同胞有愚賢”。是呀,一個班級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孩子,因此,我們就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認真關心每一個孩子,多與孩子談心,多從心理健康的層面去教育孩子。
輔以孩子健康的心態(tài),亦要讓孩子以此養(yǎng)成健康的學習方式:
(一)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地完成作業(yè),既是方法,也是一種態(tài)度
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地做作業(yè),是幫助學生依靠自己的勞動與思考獲取知識,促進自己能力的發(fā)展。對學生的人格形成與獨立成長也有重要意義。我們就要對學生指導到每個細節(jié),比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留些基本題目,能簡單達到教材要求就行了,這樣他們看到自己的作業(yè)本上一個紅紅的“優(yōu)”字時,他們自然就期望自己的下一次作業(yè)也是“優(yōu)”,他們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便能為以后的學習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及時地糾正一些學生的心理問題,即使改變來得慢,但也是積累
學生做錯題目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他們的普遍性毛病之一就是不愛改錯題。這其實也有孩子的心理上的潛在抵觸,他們會覺得枯燥與厭煩,更會不愿意面對老師可能的訓斥。作為我們老師就應該有心理教育方面的預案,想到怎么樣更好地讓學生接受自己,也就會接受了學生。老師呢,就要與他們談談心,然后再針對性的及時地當面面批,讓他們能不排斥老師又能及時地補改,既能讓他們記住自己的錯誤的原因,又能使師生的關系增加親近。
(三)心理健康會讓孩子心理無負擔,從而課堂上更專心
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體現(xiàn)在課堂上的專心聽講。教師精心設計教案,改進教學方法,想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是一個方面。而對學生的平時健康教育則是深層次的,要對每個學生關愛,解決發(fā)現(xiàn)的一些情緒上的波動,有針對性的去解決一些遇到問題的學生,及時疏導。
總之,只要教師有健康意識、正視學生的心理問題,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多從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態(tài)上下功夫,借以來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科學知識武裝頭腦、汲取前人的精神財富充實心理世界,幫助學生正確地了解自我、容納他人、融入集體、適應環(huán)境、做一個健康樂學的人——目的也就達成了。
參考文獻:
[1]龍柒.讓孩子贏在心態(tài)上[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