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馨
摘 要:清代宮廷繪畫中存在大量的珍禽異獸,它們在清代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珍禽異獸,或是宣揚著君權神授、政權合法性的祥瑞;或是代表著萬國臣服、宣揚國威的貢品;或是展示著朝儀威嚴,宣揚教化的馴獸;或是供帝王娛樂消遣的玩好之物。
關鍵詞:清代宮廷;宮廷繪畫;珍禽異獸
中圖分類號:J2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6-0097-02
一、前言
清代宮廷繪畫與前代宮廷繪畫無內(nèi)容上的本質(zhì)區(qū)別。清代為了突出自己滿族力量的鮮明特點和維護其政治的合法正統(tǒng)性,涌現(xiàn)出大量關于花鳥走獸的祥瑞畫。由于統(tǒng)治者的需要和很多畫家的曲意迎合,清代宮廷繪畫中有很多是關于珍禽異獸的作品。
清朝歷代的帝王對待祥瑞的態(tài)度不同,喜歡的對象也不同。由于珍禽異獸的特殊性和皇帝的需要,也想要把這些動物留存下來。清代宮廷繪畫中出現(xiàn)的這些珍禽異獸大多是清廷畫家奉皇帝之命畫的,這些作品不僅僅是作為藝術觀賞的,而是有很強烈的政治含義的。清代宮廷繪畫作品中出現(xiàn)的珍禽異獸,有馬、鹿、鷹、犬、虎、羊、牛等等,還有一些稀缺動物,例如,獅子、象、孔雀之類的在繪畫中就比較少見了。這些珍禽異獸大多都是四方藩屬(偏遠邊疆地區(qū)或外國)貢獻的。
二、清代的宮廷繪畫中的珍禽異獸
(一)清代的宮廷繪畫中充斥著大量畫馬的作品
這應該和滿族的傳統(tǒng)有關,滿族是馬上民族,好騎射、圍獵,有強大的戰(zhàn)事能力。馬應當是滿族的好朋友。馬,體現(xiàn)迅速、快捷,象征著出類拔萃的人才?!安畼非Ю镉隽捡x”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乾隆時期,隨著西北部落紛紛歸附大清,大量畫馬的作品也紛紛涌現(xiàn)出來。根據(jù)《石渠寶笈》的記載,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帝命宮廷畫家郎世寧將蒙古外藩所進貢的駿馬以《十駿圖》(奔霄驄、籋云駛、霹靂驤、赤花鷹、雪點雕、萬吉驦、闞虎騮、獅子玉、自在驈、英驥子)展現(xiàn)出來。后來,清代宮廷畫家艾啟蒙畫的《十駿圖》(前三幅出自郎世寧之手)是另外“十駿”(紅玉座、如意驄、大宛騮、踣鐵騮、良吉黃、馴吉騮、勝吉驄、錦云騅、佶閑騮、寶吉騮),以及郎世寧等畫家所作的《準噶爾貢馬圖》、《愛烏罕四駿圖》、《八駿圖》等等,這些畫馬的作品都對中亞和蒙古等藩屬國的貢馬都有生動的描摹。賀清泰和潘廷章合繪的《廓爾喀貢馬象圖》對蒙古廓爾喀部(今尼泊爾)朝貢的馴象進行了細致的描繪。
(二)關于鷹犬、海青的繪畫
在滿族歷史上,鷹犬給他們的軍事和生活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他們狩獵的好幫手。海東青因形體較大,活動矯健,能辨識方向,更是被滿族人稱為“萬鷹之神”。清代前期,獵犬一直受滿族人的歡迎,因為犬忠厚老實,其中一些獵犬在皇親貴族行獵時 就扮演重要的角色。滿足由于尚武的傳統(tǒng),入關后,就積極提倡騎射,在秋狝圍獵時,這些皇親貴族就成群的駕鷹驅犬以彰顯他們的赫赫武功。例如,蔣廷錫的《楓宸鷹趾》,郎世寧的《白鷹圖》、《白海青圖》、《玉花鷹圖》、艾啟蒙的《畫白鷹》、《白鷹圖》,賀清泰的《白海青圖》、《黃鷹圖》,高其佩的《白鷹圖》等等這些作品都反映了清代宮廷繪畫中朝鮮以及東北等等藩屬國向清廷朝貢的鷹的場景。此外,關于畫犬的作品主要有:郎世寧的《十駿犬圖》、《暹羅狗》、《竹蔭西狑圖》,綿億的《獵騎圖冊》等等,還有一些尚未保存下來。這些不僅把犬的生動形象描繪出來,也反映了當時一些皇親貴族喜歡寵物狗的事實。
(三)其他的諸如獅子、鹿、羊、鳥、猿等等動物也有畫作留存下來
主要有:郎世寧的《交趾果然圖》、《秋林群鹿圖》、《青羊圖》、《白猿圖》、《白鶻圖》、《火雞》,艾啟蒙的《百鹿圖》、《雙猿圖》,賀清泰的《賁鹿圖》,阿爾稗的《松間臥虎圖》,劉九德的《狻猊圖》,張為邦的《狻猊圖》(狻猊即獅子①),楊大章的《額摩鳥圖》、冷枚的《梧桐雙兔圖》等等這些作品不僅畫的十分優(yōu)美逼真,而且大多都記載了什么時候畫的,那個藩屬國進貢的,以及怎樣描述的都有記載。大量關于珍禽異獸的畫作,一方面是這些畫家為了討皇帝的歡心,曲意迎合;另一方面,這些作品大有歌功頌德的寓意,主要是為了贊揚皇帝大擴疆土的宏功偉績,象征天下太平、萬國來朝、太平盛世,體現(xiàn)著大清的至尊、尊貴的地位。
三、珍禽異獸在清代宮廷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而這些大量出現(xiàn)的珍禽異獸又在清代宮廷生活中扮演著什么角色呢?本文試之論述。
(一)清代宮廷繪畫中的珍禽異獸代表著宣揚君權神授、政權合法性的祥瑞
歷來改朝換代皇帝都想尋找些祥瑞之物來維護自己政權的正統(tǒng)性,大多珍禽異獸被視為祥瑞之物,預示著上天對統(tǒng)治者的支持??滴跄觊g,由于西方傳教士來華帶來了西方的技術,雖康熙帝也有天人感應思想,但比較強調(diào)勤政節(jié)儉,祥瑞觀念淡薄。獅子的到來在當時引起了轟動,清代文人為其吟詩詠賦,其畫家阿爾稗就曾作《西洋貢獅圖》,不過,這幅畫作在流傳中失傳。雍正帝則很重視祥瑞,即位不久,由于“九子奪嫡”、“篡改遺詔”等社會上的傳言導致雍正帝位的不穩(wěn),為了維護其政權的合法性,大量祥瑞由此層出不窮。根據(jù)清代詩人陳康祺的《郎潛紀聞二筆》的記載:“列圣家法,惟知敬天勤民,從未嘗侈言祥瑞。然雍正初元數(shù)年之間,卿云甘醴,鳳集河清,嘉谷靈芝,神鳥瑞繭,凡古來祥符上慶,駢集于薄海內(nèi)外者,至于史不勝書,三圣繼興,萬葉鞏祚,太和翔洽,事豈偶然?則亦載筆之士,所未宜闕略者也?!雹谟赫怀?,祥瑞之物層見疊出。乾隆在位期間,祥瑞更是頻頻出現(xiàn),四方藩屬貢獻更是源源不斷,各類珍禽異獸無奇不有。乾隆八年(1743年),由于蒙古等西北部落的紛紛歸附,向清廷進貢的蒙古馬受到乾隆帝的青睞,因此郎世寧受命將這些馬以《十駿圖》的形式記載下來。在乾隆年間,還有很多關于白祥的畫作,上文已提到一些:《白鷹圖》、《白海青圖》、《白猿圖》、《白鶻圖》等等。乾隆時期,還命郎世寧等西方畫家所作的大量的關于珍禽異獸的畫,并在很多畫作上題詩紀念。嘉慶時期,關于祥瑞的貢獻開始衰落。道光之后,就禁止了貢獻祥瑞,但祥瑞的觀念一直存在。endprint
(二)清代宮廷繪畫中的珍禽異獸是萬國臣服、番國貢獻的貢品之一
宣揚著大清的國威和歌頌著統(tǒng)治者的宏功偉績。清代大量宮廷繪畫被保留下來,一部分關于珍禽異獸的宮廷繪畫是紀實性畫作。清代宮廷大型的活動,都有宮廷畫家為其記錄和描繪當時的盛況,諸如《萬國來朝圖》、《皇清職貢圖》等等,這些圖畫作品中,各個藩屬國的特使以及進貢者,隨身攜帶著進貢給大清皇帝的貢品。此外,郎世寧的《準噶爾貢馬圖》、《愛烏罕四駿圖》和《哈薩克貢馬圖》反映了中亞以及蒙古藩屬國向清廷進貢的馬匹的場景,賀清泰和潘廷章合繪的《廓爾克貢馬象圖》則反映了廓爾克向清廷進貢馬、象的場景。還有一些其他的動物也有畫作存世,諸如郎世寧的《白鷹圖》、《白海青圖》展示了東北及朝鮮藩屬國向清廷進貢鷹的場景。相較明代來說,番國進貢的珍禽異獸有所變化,明代中亞國家多次向中國進貢獅子,但在清代,可能由于獅子的自然滅絕,所以中亞等國不在向清廷進貢獅子。不同的珍禽異獸代表著不同的藩屬國,鷹、海青、豹代表著朝鮮和東北,馬代表著蒙古,象、犀牛、孔雀代表著東南亞(越南、暹羅、緬甸、南掌、蘇祿),犬、火雞代表著歐洲(荷蘭、葡萄牙、意大利、英國、俄國),這些珍禽異獸的貢獻就象征著番國的臣服,宣揚國威。
(三)清代宮廷朝儀制度需大型馴獸參與,用來展示朝儀威嚴、宣揚教化
清代朝儀制度中主要使用象、馬,因為清朝的皇親貴族對豹皮服飾的熱愛以及一些武職、侍衛(wèi)的衣服需要用豹皮制成,因此豹不再有朝儀功能。朝會場合下,馴象在五輅之南,等朝賀聲響,馴象就按部就班,相對分列兩列,待文武百官入畢,它們互相交鼻為障,而四只朝象設在天安門外。朝象除了朝期出場外,每日旭日東升之際,朝象出現(xiàn)在天安門外:“朝象四,日以旭日設于天安門外?!雹鄹鶕?jù)《大清會典》記載,“順治元年(1644年)定鼎燕京(萬圣節(jié)前后),凡陳設筆硯案在殿內(nèi)右楹之南,東向華蓋在殿門外正中,法駕鹵簿陳東西檐下及丹陛夾兩階至丹墀以南,靜鞭在午階下北向,仗馬在左右,階下歩輦在太和門外,五輅在午門外,馴象在五輅之南,朝象在天安門外,皆東西相向。④” 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青海于獻俘,次日行受俘禮,“鑾儀衛(wèi)設丹陛儀仗于闕門之北,設丹墀儀仗于闕門之南,設金鼓于丹墀儀仗之南,均東西相向,設仗馬于御道左右,設輦輅于天安門外、金水橋之南,設馴象于輦輅之南。⑤”朝儀中使用大型馴獸,不僅展示了大清的威嚴,還宣揚了教化。
(四)清代宮廷繪畫中的珍禽異獸是帝王娛樂消遣的玩好之物
與明代相比較,清朝有尚武的傳統(tǒng),歷代皇帝皆好馬,鷹犬之類。清代宮廷繪畫中有大量這樣的記載,諸如郎世寧的《百駿圖》、《十駿圖》、《八駿圖》等等大量關于馬的畫作。鷹犬的畫作更是數(shù)不上數(shù),清朝皇帝歷來提倡習武騎射,主要是為了保持滿族八旗士兵的勇氣和斗志。清代宮廷養(yǎng)鷹犬主要是供皇帝圍獵使用,清代養(yǎng)鷹犬沿襲明代的方法。乾隆十二年(1747年),郎世寧所創(chuàng)作的《十駿犬圖》(分別名為霜花鷂、睒星狼、金翅獫、蒼水虬、墨玉璃、茹黃豹、雪爪盧、驀空鵲、斑錦彪和蒼猊)就記載了乾隆朝時中亞以及蒙古各屬國所進貢的獵犬。以及后來宮廷西洋畫家艾啟蒙的《十駿犬圖》中的十犬是乾隆時期命人從各地挑選進貢來的獵犬。清朝中葉以后,雖然宮廷仍對鷹犬圍獵之用非常重視,但是由于皇親國戚和王公貴族的貪圖享樂,以致清代宮廷“玩鷹”“玩犬”盛行,清代這些八旗子弟以養(yǎng)鷹、養(yǎng)犬為戲。特別是當時的后宮皇妃、阿哥、公主們對一些小型的犬類非常寵愛,以此宮中養(yǎng)犬之風盛行。清晚期宮廷畫家所創(chuàng)作的《旻寧喜溢秋庭圖》就描繪了道光皇帝與阿哥、公主們賞玩寵物狗的場景,從腿中可以看出當時這些寵物狗已是阿哥、公主們的玩伴。還有宮廷畫家郎世寧的《花底仙尨圖》和《竹蔭西狑圖》都反映了當時養(yǎng)犬之風的盛行。
除此之外,清晚期,宮廷奢靡之風盛行,王公大臣們天天無所事事,終日以養(yǎng)狗、斗雞、遛鳥、逗鸚鵡、斗鵪鶉和蟋蟀為樂,使得清朝逐漸走向崩潰。
注釋:
①《穆天子傳》曰:“名獸使足千里,狻猊、野馬走五百里.”晉郭璞注曰:“狻猊,獅子,亦食虎豹”.
②陳康祺.郎潛紀聞二筆[M].北京:中華書局,1984:498.
③轉引自何新華.清代貢物制度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295.
④乾隆二十九年《欽定大清會典》卷二十 禮部 儀制清吏司 嘉禮 朝會一,四庫全書版.
⑤乾隆二十九年《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七十四 禮部 儀制清吏司 軍禮一,四庫全書版.
參考文獻:
[1]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
[2]清朝官修.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86-1987.
[3]李云泉.朝貢制度史論—中國古代對外關系體制研究[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4](英)胡司德,藍旭(譯).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5]何新華.最后的天朝:清代朝貢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何新華.清代貢物制度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7]聶崇正.清代宮廷繪畫[M].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1996.
[8]聶崇正.清代宮廷繪畫[J].國畫家,1996(05).
[9]劉桂林.清宮的珍禽異獸[J].大自然,198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