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遠 徐賜豪
(佛山市南海區(qū)第五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231)
觀察微型鋼板與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的療效*
陳志遠 徐賜豪
(佛山市南海區(qū)第五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231)
目的 觀察針對掌指骨骨折患者分別采用微型鋼板與克氏針內固定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間于我院就診的8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行微型鋼板治療,對照組行克氏針內固定治療,觀察兩組效果、臨床指標及患者外觀滿意度等。結果 治療組TAFS評價優(yōu)良率(95.0%)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放射學評價優(yōu)良率(97.5%)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術后滿意度(95.0%)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術后感染率(5.0%)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臨床效果佳,患者對外觀滿意度較高,術后感染率低,但是其手術、住院時間較長,因此克氏針內固定法較適用于經濟情況欠佳的患者。
微型鋼板內固定;克氏針內固定;掌指骨骨折;治療;效果
掌指骨骨折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手部骨折類型,因掌指骨屬于短小、管狀骨,所以臨床治療具有一定困難性[1]。臨床多采用克氏針內固定法治療掌指骨骨折,但是此法難以對旋轉進行控制,手術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外固定,影響患者早期功能的鍛煉恢復,而應用微型鋼板治療法不僅術后具有較好的骨折部位穩(wěn)定性,手部還可行早期功能鍛煉,促進恢復[2]。本研究針對我院收治的8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分別給予上述2種方法進行治療,現(xiàn)將詳細情況報道如下。
1.1基本資料 80例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間于我院就診的掌指骨骨折的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17~59歲,平均年齡(31.5±4.8)歲;骨折類型:10例開放性骨折,30例閉合性骨折;骨折部位:28例掌骨骨折,12例指骨骨折。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2.0±4.5)歲;骨折類型:9例開放性骨折,31例閉合性骨折;骨折部位:23例掌骨骨折,13例指骨骨折。兩組術前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均沒有外傷史;排除不適合本次研究術式的患者。兩組性別、年齡、骨折類型及部位等資料組間比較,差異較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研究比較價值。
1.2方法
1.2.1治療組 采用微創(chuàng)鋼板內固定法對本組40例患者進行治療,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采用氣囊止血帶進行止血。針對閉合性掌骨骨折患者行側放入路,與肌腱避開,在背側正中位置做一切口,指骨骨折患者則于側方正中位置切口進入;針對開放性骨折患者,需先對其創(chuàng)口進行徹底的清潔處理,按照患者創(chuàng)口實際情況進行切口延長設計,或者是另于他處做新切口,將骨折斷段暴露出后,對骨折端的血凝塊、病變的組織及嵌入組織進行清除處理,在此過程中要注意骨膜的剝離情況,盡量做到少玻璃且將具有血運的骨折碎片保留。直視骨折復位處,采用微型鋼板螺釘進行側方固定,骨干中間處選擇2.5 cm的直微型鋼板進行治療,近關節(jié)處選擇長3.0 cm的T型或L型微型鋼板進行治療。關節(jié)囊與韌帶做到盡量修復,術后無需進行外固定處理,2~3 d后即主動或被動進行功能鍛煉,累及關節(jié)內骨折的患者則可將鍛煉時間推遲至1周后。
1.2.2對照組 采用克氏針內固定法對本組40例患者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指神經或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患者需保持仰臥位將患側肢體外展。采用C形臂X線機進行監(jiān)視,將直徑為1.0~1.2 mm的克氏針于患者近節(jié)指骨的兩髁或掌骨頭的兩側位置進針。選2枚克氏針于骨折端遠折段進骨折位置,通過手法復位對骨折進行解剖復位或者達到近解剖復位水平,采用克氏針在指骨或掌骨近折段鉆入。術后伸直指間關節(jié)、屈曲掌指關節(jié)及伸張腕掌關節(jié)位,行鋁板外固定,固定時間為3~4周。對于同時伴有肌腱損傷或神經損傷的患者,多采用石膏托外固定。術后4周將外固定拆除,逐漸加強患者的功能鍛煉,骨折愈合后方可將內固定物去除。兩組患者均于手術后6個月攝X線片,復查骨折的愈合情況。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觀察2組治療效果(手指主動活動TAFS標準,放射學標準)、臨床指標(手術、住院、骨折愈合時間)、術后感染率及患者外觀滿意度等。TAFS(手指總主動屈曲活動度,total active flexion scale))評定標準[3]:優(yōu):患者指掌關節(jié)至指關節(jié)之間可達到的主動屈曲度>220°;良:180°~220°;差:<180°。放射學評定標準[4]:優(yōu):解剖復位,沒有成角、移位、短縮及旋轉等情況;良:復位尚可,沒有旋轉、成角及短縮等情況,但是側方骨塊存在<1 cm的移位;差:復位較差,側方骨塊存在>1 cm的移位,且存在旋轉、成角及短縮的情況。外觀滿意度:本院采用自制外觀滿意度調查表,總分100分,共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三項,滿意度=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2.1兩組TAFS評價效果比較 治療組TAFS評價優(yōu)良率比對照組高,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TAFS評價效果[n(%)]
2.2兩組放射學評價效果比較 治療組放射學評價優(yōu)良率比對照組高,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放射學評價效果[n(%)]
2.3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治療組骨折愈合時間短,但手術、住院時間長,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手術、住院、骨折愈合時間
2.4兩組外觀滿意度及術后感染率比較 治療組外觀滿意度高、術后感染率低,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手部骨折中掌指骨骨折屬于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因手部結構較為復雜精細,功能多樣,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若處理不當,極易影響患者后期骨折愈合,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形成骨關節(jié)僵硬、畸形等并發(fā)癥,對患者正常手部功能造成巨大影響,且會對患者日后生活質量、勞動能力造成嚴重影響。掌指骨骨折的治療原則為將關節(jié)解剖復位,消除旋轉畸形及成角,使其達到牢固可靠的程度。臨床治療中行無創(chuàng)操作,可進一步降低對于神經、血供及肌腱的干擾,降低并發(fā)癥率?;诶喂炭煽炕A上需要適當?shù)脑缙诠δ苠憻?,從而使手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臨床常用的骨折內固定法包括微創(chuàng)鋼板內固定及克氏針內固定??耸厢樀墓潭ㄏ鄬τ谖?chuàng)鋼板欠佳,因骨折端沒有加壓作用,對于解剖復位具有一定不利影響,抗旋效果也會相對較差,難以于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對于手功能的恢復有一定影響。而微型鋼板內固定則具有較好的抗壓力、旋轉及抗彎曲效果,相容性高,利于骨折對位且骨折端的縫隙相對較小,與克氏針相比較為牢固,患者可進行早期功能鍛煉,無需外固定[5]。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微創(chuàng)內固定的治療組TAFS評價優(yōu)良率(95.0%)、放射學評價優(yōu)良率(97.5%)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治療效果顯著;且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短、術后滿意度高、術后感染率低,均明顯優(yōu)于克氏針內固定法,P<0.05。但治療組手術、住院時間方面與對照組比較相對較長。
綜上所述,掌指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鋼板內固定效果較好,外觀滿意度高,術后感染率低,但存在手術、住院時間長的缺點,所以克氏針內固定法較適用于經濟情況欠佳的患者。
[1] 徐海棟,陳勇,陸萌,等.掌指骨骨折3種不同治療方法比較研究[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2,25(10):1045-1047.
[2] 黎潤超,熊秉剛,黎明華,等.克氏針與微型鋼板置入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療效比較[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11(10):766-767.
[3] 陳智,陳歌,尹一然,等.微型鋼板與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的Meta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6,45(29):4095-4098,4102.
[4] 夏曉明.克氏針與微型鋼板置入內固定修復掌指骨骨折:手部功能及不良反應隨訪[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17):2741-2744.
[5] 曲野,劉立柱.微型鋼板置入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及術后并發(fā)癥研究[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6,44(11):50-52.
陳志遠(1981—),男,廣東汕尾人,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骨科手足外科方向工作。
R683
B
1004-7115(2017)10-1179-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10.035
20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