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端 張曉暢 王二冬 沈學麗 石艷婷
摘要:本土文化可謂是一個民族、地域的靈魂,是其生存、延續(xù)、發(fā)展的基礎,同時也是跨文化交際的根本和前提。本文闡述了本土文化在衡水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分析衡水高職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缺失現象原因的基礎上,探索本土文化與高職英語教學相融合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 本土文化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0-0053-01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英語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在跨語言、跨文化、跨社會交際活動中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英語教學在高等院校都占有一席之地。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本科院校還是高職院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重視異國文化而輕視本土文化的現象,使得學生對異國文化的熟悉程度在一定層面上超過了對本土文化的熟悉程度。
一、衡水高職英語教學融入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傳承衡水本土文化的迫切需求。文化部《文化建設“十三五”規(guī)劃》中提出,要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擁有更多的傳承載體、傳播渠道和傳習人群。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要創(chuàng)新文化走出去模式。衡水本土文化也要順應國家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創(chuàng)新文化走出去模式,而文化要走出去就離不開英語學習者的文化傳播作用。學生只有深入了解本土文化,才能在傳播過程中對其進行完善,將衡水優(yōu)秀傳統文化發(fā)揚光大。
第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人文素養(yǎng)。將本土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中西方文化進行對比、深入剖析和反復錘煉,可以加深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雙語能力,特別是對語言、文化的精深微妙之處的領悟鑒賞能力。這些能力的提高又將加強學生對雙語所反映的兩種文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衡水高職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缺失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高職生英語水平普遍偏低
高職生的英語水平普遍偏低是不爭的事實。這也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局限于完成教學任務,而更加注重學生詞匯量和語法知識的攝入。在課時量、教材和學生基礎的多重壓力下,學生對于西方文化的英語表達攝入量就遠遠多于對本土文化的英語表達。
(二)高職英語教學本土文化內容缺失
在高職英語教材中,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語言材料幾近于無。語言教學必然應涉及目的語文化的學習,但缺少對本土文化的介紹,會使學生在走入社會后發(fā)現所學無所用(學生畢業(yè)后多數是留在國內生活,學生只了解西方文化,而缺少對本土文化的表達能力,必然造成地域性的文化脫節(jié)),無法用英語較為全面地介紹本土文化。
(三)高職師生對本土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
課題組通過走訪調查發(fā)現,多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重視學生對本土文化的了解與掌握,對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紹遠遠多于對衡水本土文化的介紹,使得學生對本土文化越來越陌生和漠視,進而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只能就西方文化進行單項交際,對本土文化底蘊的缺失導致對衡水地域性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力不從心。
三、衡水本土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的途徑
(一)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形式、調整課程設置
高職英語教學最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而在未來職場中,學生所需要的除了涉及本專業(yè)的商務溝通和經濟交流方面的知識,還可能涉及包括地理知識、風土人情等帶有地域特色的內容。因此,為了避免學生在未來職場中面臨“中國文化失語癥”的尷尬,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增加本土特色文化知識,為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奠定深厚的理論基礎。
采用靈活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衡水本土文化。例如,衡水職業(yè)技術學院被評為國家級眾創(chuàng)空間,教師可以幫助、引導和鼓勵學生學會用英文來介紹我院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特色。再如,開拓第二課堂,教師可以帶學生參觀衡水閭里民俗文化小鎮(zhèn),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同時,對衡水自古以來的崇德尚禮加深理解。
在高職英語課程的設置上,可以以增加課時或者是開設選修課的形式增加關于傳統文化、地方文化和中西文化對比的相關課程,在提高學生英文水平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本土文化和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印象。
(二)轉變高職師生觀念,提升民族自豪感
第一,高職英語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導入難度適宜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衡水本土特色文化的相關內容。第二,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幫助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衡水地方特色文化內涵,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
(三)地方政府對本土文化的傳播加強引導與調控
一個地方的特色文化要想真正地傳播出去并發(fā)揚光大,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宏觀調控。因此,地方政府應把握住衡水文化傳播的大方向和主渠道,并進行多方調控與引導,重視本土文化傳播者(英語學習者)的培養(yǎng)。
總之,高職英語教學融入衡水本土文化,既可以豐富課堂內容,讓課堂內的教與學變得更加快樂,同時對衡水本土文化的傳播又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