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明++劉曉天
摘 要:文章基于翻轉課堂教學實證研究的相關數(shù)據(jù),對高職學生的翻轉課堂學習成效進行研究,并對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高職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有其必要性與時代特征,處理好學生個體因素、教學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方法等影響因素,可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效。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職;學習成效;信息技術;影響因素
當前高職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課時少、內容多、生源層次多樣、教學與評價方法單一、學生缺乏興趣等問題,采用基于微視頻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經(jīng)過為期兩年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實施翻轉課堂的教學班與傳統(tǒng)班級相比,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等都有較大的優(yōu)勢。翻轉課堂教學班的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高于省平均近30個百分點,計算機操作能力顯著提升,全部通過計算機應用能力實操測試。
本文將著重對高職“信息技術”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學生學習成效開展研究,分析學習成效的影響因素與機制,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提供保障。
1 概念與支撐理論
翻轉課堂的定義并不統(tǒng)一,國內外多位學者根據(jù)各自的研究內容,對其都進行了拓展。本文的翻轉課堂廣義上是指學習過程的知識傳輸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的顛倒,即課外進行知識傳輸,課內進行知識內化。狹義上是指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將原本發(fā)生在課堂內的知識傳輸環(huán)節(jié)轉到課外進行,課內由教師進行引導,組織學生開展分組討論、小組協(xié)作、答疑等教學活動,完成知識的內化與升華。
學習經(jīng)歷是指在校期間親身經(jīng)歷過的一些事情,本文中是指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學習過程。翻轉課堂的學生學習經(jīng)歷主要分為良好的教學、清晰的目標、適當?shù)膲毫Α⒑侠淼脑u價、學習投入和學習環(huán)境等6個層面[1]。
學習成效是學生在學校的學業(yè)表現(xiàn),是學生學習產(chǎn)生的結果。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教師在自主學習平臺中發(fā)布自制或搜集到的教學資料(以微視頻為主),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并記錄學習內容與過程,引導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與認知,提升學習效果[2]。
2 高職學生翻轉課堂學習成效
為了證明在高職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效果,筆者實施了為期兩年的教學改革實證研究。依據(jù)翻轉課堂的學習經(jīng)歷的6個維度,對產(chǎn)生的實證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了歸納和分析。發(fā)現(xiàn)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班級(A班)和傳統(tǒng)班級(B班)相比,整體來講,A班的學習體驗優(yōu)于B班,兩班在教與學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通過問卷調查與課后交流了解到,A班的同學在“良好的教學”方面評價較高,學生更容易被任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魅力所吸引。翻轉課堂教學實施時,教師能夠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通過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使其充分享受討論與分析的過程;而傳統(tǒng)教學以講授為主,教師沒有辦法兼顧到每一位同學,學生的體驗與參與度不佳,學習熱情不高。
翻轉課堂的小組協(xié)作式的學習環(huán)境,也更受學生青睞,再加上很多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信息化教學設備,營造出了一種輕松、自由的交流與學習氛圍,易于激發(fā)高職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習的參與度;而傳統(tǒng)教學固定、缺乏新意的布局與設備,很難能夠激發(fā)學生更多的學習熱情。
從項目實施的實際效果來看,A班的學習方式更偏向于深層學習、探究學習。團隊協(xié)作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時間管理能力等綜合素質,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滿意度,都明顯高于B班。學生的信息技術檢索與應用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借助信息檢索和互動討論自主解決問題的學習氛圍有效形成。
通過交流,學生都很喜歡這種基于信息技術的自主探究學習過程,認為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激勵他們學習,調動積極性,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還可以促進其擴散思維發(fā)展,學會獨自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后,有非常大的成就感。
3 學習成效影響因素
影響高職生翻轉課堂學習成效的因素比較多,張安民[3]提出了一個信效度分析表,引入自我效能、教師行為、教材特性、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學習態(tài)度、學習意圖等變量,認為學生的學習行為意圖越強烈,翻轉課堂的學習成效就越好。筆者認為教學成效會受到了學生個人因素(自我效能)、教學情境(教師行為與教材特性)、學習環(huán)境感知與學習方式等因素的顯著影響。
對于高職生群體而言,翻轉課堂學習過程中同時存在“他引性”和“自覺性”的影響因素。自覺性就是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他引性是指教師行為與教材特性所主導的教學情境、與同學一起營造的學習環(huán)境等。
目前的高職生來源多樣、層次多樣,導致知識體系、接受能力、學習動力與目標等都有較大差異,翻轉課堂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但學生是否具有主觀的學習和參與欲望,即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否強烈,是翻轉課堂能否翻轉成功的關鍵。另一方面,一些學生習慣了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剛開始難以適應教師上課不講新知識,主要依靠課前自主學習,經(jīng)過幾次翻轉課堂實踐,課后多看微視頻、多思考,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學習提綱,自己歸納知識點,才慢慢適應。所以,學生個體的自我認知、自我反思和學習成效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并可以通過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調節(jié)影響學習成效。
教師行為包括翻轉課堂教學時的教師引導、互動討論、答疑解惑、成果評價等多個方面。高職生與本科生相比,有著不一樣的學習特性。他們有學習的期望,但能力不足;有自主學習的過程,但效果不好。所以,翻轉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教師引導必不可少,否則,高職生的求知欲將大大減弱,學習的目的性與方向性也不能有效保持?;佑懻摵痛鹨山饣笫欠D課堂實施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主要教學組織形式,課內知識內化的重要實現(xiàn)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良好的師生互動與交流,對高職生的學習成效有著重要影響。
科學合理的基于過程的學習成果評價體系,是對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認可和測量,可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持續(xù)保持。教材特性包括教材各章節(jié)的內容設計、教材呈現(xiàn)手段、微視頻案例設計與呈現(xiàn)、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等。教材特性對高職生翻轉課堂學習有較強的導向性,更多的同學習慣按照教材的引導逐步學習,教材的正確性、適用性和趣味性,對學習成效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教師行為和教材特性是學習成效的重要影響因子。
翻轉課堂學習過程中采用什么樣的學習方式,也將對學習成效產(chǎn)生影響。學習方式因素包括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兩個方面。明確的學習動機、合理的學習策略可以使翻轉課堂得到有效實施。學習動機是內在的、深層的,則其學習策略也極有可能是深層的,學習成效也會更好。反之,如果沒有深層的內在學習動機,則學習成效一定不會產(chǎn)生多好的學習效果??茖W合理的、深層的學習策略,是良好學習成效的必要條件。如果有深層的學習動機,但沒有深層的學習策略,那么也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成效。
4 結語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課下自主學習、課內互動討論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求非常高,這對高職生來說非常困難。如何有效實施課堂的翻轉,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優(yōu)化教學評價標準,改進學習評價體系;(2)增加教與學的方法培訓,提高自主學習效率;(3)整合、重構課程知識體系,強化碎片化資源建設;(4)分析復雜生源背景高職生學習特性,實施翻轉課堂式混合教學。
從翻轉課堂實施的結果來看,我們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從過程來看,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如:高職生被動學習一直存在,自主學習習慣可以養(yǎng)成,但動力不足,部分同學甚至抗拒學習,這與高職生的自我定位較低和缺乏成就感有關,后續(xù)的教學實踐中,將重點在這一方面進行嘗試。
[參考文獻]
[1]桑宇霞.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大學生學習經(jīng)歷與學習效果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5.
[2]BROWN SD,LENT RW,LARKIN KC. Self-efficacy as a moderator of scholastic aptitude-academic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9(1):64-75.
[3]張安民.高職學生翻轉課堂學習成效的影響機制探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6(35):38-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