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春賢
【摘要】英語故事性文本的教學研究總是充滿吸引力,教師們針對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反復推敲,總不乏精妙的地方。但筆者認為,從課堂教學的總體目標定位上,從課前課后的統(tǒng)籌考量上,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布局上,從教學的主體客體切換上,我們教師更應該有一個宏觀的策劃,那就是翻轉課堂。將翻轉貫穿整個故事文本的教學時空,實現主客體圍繞教學目標的和諧統(tǒng)一,讓孩子們的學習充滿樂趣又扎實有效,也讓真善美的文化內涵散發(fā)悠遠的芬芳。
【關鍵詞】時空翻轉 主客翻轉 人文翻轉 悟授翻轉 始末翻轉
經典的兒童故事因其故事情節(jié)曲折生動、內容新奇有趣而受到全世界孩子的喜愛。新版譯林《小學英語》五、六年級教科書中收錄了幾則經典兒童故事改編的課文,如來自《格林童話》的《Cinderella》,《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等。如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感受經典,實現多維課堂目標呢?翻轉課堂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何謂“翻轉課堂”?它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
筆者有幸試教了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1 Cinderella,并在此過程中嘗試實踐翻轉課堂的理念。
一、時空翻轉,感知經典
教材中截取的是《灰姑娘》這個故事中最主要的情節(jié),只有枝干沒有血肉,如果有學生沒有認真的讀過Cinderella這個故事,就有可能難以理解這篇文本,難以體會Cinderella這個故事人物的性格特點及美好心靈。讓學生完整感受一下這個經典故事是必要的,通過課前與課堂時空上的翻轉,讓學生反復觀看動畫以熟悉故事及文本,是最佳的選擇。
提前一周利用班會課,讓學生集體觀看了一遍《Cinderella》的全英文動畫片,并提供網頁鏈接便于有條件的學生多次觀看。此次簡單的翻轉安排,讓學生快樂地感知了整個故事內容,解決了原本只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很好實現的文本故事整體性輸入的尷尬。簡單的教學時空翻轉,也讓學生站在了學習主體的位置上,輕松地實現了對Cinderella這個主要角色語言、心理、性格的感知,為學習這篇文本故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重要的是,在觀看的過程中,一個全英文的語言環(huán)境,為孩子們的英語學習營造一個小環(huán)境,大量的英語詞匯及句子刺激著孩子們的大腦皮層,使語言輸入量達到一定的飽和度,為實現孩子們“用英語來表述、表演故事情節(jié)”這個重要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主客翻轉,走近經典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睂W生帶著疑問進入學習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常采用設疑導入法來激活他們的思維,緊緊地吸引每一位學生的注意力,輕松實現課堂教學各階段主體的翻轉,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課堂的主人。
在課堂教學中,我嘗試采用了如下的方式引導學生慢慢走近Cinderella這個經典故事,開始孩子們的故事之旅。
(出示圖片1)T:Look! This is Cinderella. What does she have?
S1:She has nice clothes.
S2:She has nice shoes.
(出示圖片2)T:What about this girl?
S1:She does not have nice clothes.
S2:She does not have nice shoes.
T:Cinderella has nice clothes and shoes. But the second girl,she does not have nice clothes or shoes. Who is she?
S3:She is Cinderella,too.
T:Really? Why does she have a big change?
(由于之前觀看了動畫片的緣故,學生們各抒己見。)
S4:Because the fairy helps her.
S5:First,she doesnt have any nice clothes. But the old woman helps her. So she has beautiful clothes.
S6:Because she is going to a party.
Ss:….
T:Excellent! But when does Cinderella have nice clothes and shoes? When does she not have nice clothes or shoes? How does the old woman help her? Boys and girls,if we want to know more details,lets enjoy this story again.
(圖文結合講述故事。)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截取了關于Cinderella穿著強烈對比的兩張圖片,首先讓學生描述這兩張圖片,目的是在教學or這個知識點的同時,使學生通過描述,較好的對比兩張圖片,幫助學生加深印象。然后問題的拋出,實現了對學生課前對動畫片觀感的完美喚醒,學習的主動參與意識不斷放大。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我要閱讀,我來表述,讓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輕松實現,更為學生深入這個經典的故事起到了很好地鋪墊作用。
三、悟授翻轉,細品經典
在經典童話故事《Cinderella》中,主人公是美麗、善良、勤勞和忠誠的化身。從教材本身出發(fā),以及五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征出發(fā),在上這節(jié)課時,我們教師要傳遞給學生一個什么信息?Cinderella的美麗?善良?還是其他?其他故事人物中是否也有良好的品格?經典故事中的經典到底在哪?通過怎樣的課堂教學組織讓學生來感受這份經典?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最后決定結合Before the party,At the party,After the party三個場景來貫穿故事的主體教學,幫助學生細細品味這個經典故事,將教師的主觀歸納、生硬傳授拋在一邊。endprint
在Before the party這個場景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步驟:視覺刺激(描述姐妹倆的穿著,與Cinderella的穿著形成對比。) 聽覺刺激(聽姐妹倆吆喝Cinderella做事的口氣,學生做出選擇The sisters are _____ to Cinderella. A bad B kind。)自主思索(再聽錄音,拋出問題Who cannot go to the party? Who can go to the party?。自讀課文,尋找答案How does Cinderella feel?)情感代入(出現fairy,隨著fairy的詢問,學生代替Cinderella回答中,使學生感受Cinderella的心理活動。通過模仿朗讀,讓學生去體會Cinderella的無助及fairy的善良。)
At the party的場景,主要突出Cinderella在party上與王子歡樂的時光,以及Cinderella不得不離開party的無奈和王子的不舍。為了能讓學生一起感受那份快樂,我采用了比較直觀的方式——視頻播放。使學生能體會Cinderella不得不離開的無奈;我采用倒敘的方式,幫助學生回憶fairy叮囑的話,要求學生模仿朗讀,在這其中使學生體會心情,并和學生一起分析不得不離開的原因。在情景的推進、故事氛圍的渲染中,讓學生感受到王子的不舍;通過模仿朗讀,體會王子的那份心情。為After the party場景中,王子鍥而不舍地尋找Cinderella打下伏筆。
After the party的場景中,首先自讀課文,采用排序的方式,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王子為了找到Cinderella是怎么做的?一開始的結果是什么?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其次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讀的方式,使學生體會王子尋找Cinderella的不易以及王子的執(zhí)著精神。
在故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用錄音、視頻、圖片等教學輔助手段,結合模仿朗讀、回答問題、選擇填空、排序、自主討論等教學形式,以故事情節(jié)為明線,在解讀故事文本的過程中,圍繞人物心理活動展開,真正實現了細品的目的。在學生的不斷感悟中,故事人物的形象也越發(fā)豐滿。
四、人文翻轉,內化經典
作者在構思、創(chuàng)作一篇文章時都傾注了自己的感情,
《Cinderella》也不例外。如何使小學生能更好的在體會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心理活動變化的過程中理解這篇經典的童話故事,模仿朗讀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它將一個個學生一次次地代入角色,一步步隨著情節(jié)邁出低谷,走向高潮,不停地詮釋著學生個體與抽象文本之間的翻轉、融合。
有單句的模仿朗讀。例如,圖1中,個別學生充當小教師的角色,帶領其他學生模仿Cinderella姐妹對待Cinderella的語氣。圖3中,模仿fairy叮囑的語氣。圖4中,當Cinderella急切離開宮殿并丟失了鞋子后,模仿王子焦急的語氣。
有對話、段落的模仿朗讀。例如,圖2中,fairy在詢問Cinderella時的對話,在理解對話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跟讀錄音模仿,要求讀出Cinderella的傷心及fairy的善良和樂于助人。其次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再次讓學生感受人物心情。
有整篇故事的模仿朗讀。整篇故事采用跟讀錄音、模仿朗讀的形式,使故事文本再次整體輸入,使學生在模仿朗讀中強化鞏固故事文本,為表演故事文本做好準備。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模仿朗讀的內容實現了從句、段到篇的輻射,對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感受人物心理活動變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形式上,從模仿錄音、模仿教師、模仿學生引導到學生自主朗讀,實現了幫助學生單純朗讀文本到體會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心理活動并與之產生共鳴的“再創(chuàng)造”朗讀。學生通過這樣的模仿朗讀,真正從內心出發(fā),理解了故事所要表達的意義。
五、始末翻轉,延伸經典
經典的故事之所謂經典,它除了以它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而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之外,在故事中,更能引領孩子們學會思索、學會探索、學會求知,幫助孩子們認識到真、善、美,從而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課堂中一篇故事性教材教學的結束,只是一個嶄新閱讀的引子。
因此在布置homework中的第二條時,教師是這樣表述的:Please read more stories from Grimms Fairy Tales. I hope you can enjoy your reading, and find out more interesting things.
當然,有心的教師一定還會在圖書角增加精美的圖書,將優(yōu)秀的作品推薦給孩子閱讀,組織讀書觀影的沙龍,召開主題隊會,舉辦讀后感征文比賽……
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走進一篇文本,走進一個故事,更要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從故事中走出來,再走進一本書,走進一個世界。英語故事性文本的教學,就是這樣充滿魅力。我們可以自問:在將教材合起來的那一剎那,我們的學生是否已經隨時準備翻開新的一頁呢?達到這一步,還用擔憂多維教學目標的實現嗎?
參考文獻:
[1]鄭景芳.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07).
[2]王蓓蓓.情景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2).
[3]徐蘇燕.小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11).
[4]張新華.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 2014(15).
[5]李吉海.情感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