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菲菲 張祎
【摘要】本文探討了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中的運用,主要是針對一線翻譯教師如何自建小型語料庫并在翻譯課堂上予以運用,因為一線翻譯教師的實踐是語料庫在翻譯中運用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本文對于語料的準備、處理、標注和檢索都進行了比較具體的總結(jié)。尤其是對標注部分進行了重點闡述,因為這一點最能體現(xiàn)自建小型語料庫的優(yōu)勢。
【關鍵詞】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 翻譯教學 標注
一、引言
語料庫是指在隨機采樣的基礎上收集到有代表性的真實語言材料集合,是語言運用的樣本。興起于上世紀60年代的語料庫研究已經(jīng)被廣泛運用到語言研究與教學的各個領域。然而語料庫與翻譯領域的結(jié)合相對較晚。
傳統(tǒng)的翻譯教學模式主要包含理論技巧講解、舉例說明和練習鞏固三個步驟,該翻譯教學模式仍然廣泛使用在我國和很多國外的外語專業(yè)翻譯課堂上,為翻譯教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的翻譯人才。然而該模式也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傳統(tǒng)翻譯課堂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難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學習,被動接受技巧知識難以將所學知識進行內(nèi)化。同時由于課時和教材的限制,傳統(tǒng)翻譯教學無法提供大量實例供學生學習,有限的語言輸入量無法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真正內(nèi)化為翻譯能力。
而語料庫恰好可以幫助解決傳統(tǒng)翻譯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和語料輸入量不足的問題。因為在語料庫條件下進行翻譯教學,學生可以采取“發(fā)現(xiàn)式學習和數(shù)據(jù)驅(qū)動的學習方式訓練掌握翻譯技巧,提高翻譯技能,熟悉翻譯職業(yè)特征”。語料庫分為單語語料庫和雙語或多語語料庫。前者主要收集本族語者的語言實例,后者顧名思義是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語言材料組成,其中平行語料庫作為能將源語言文本和其對應的譯語文本進行全文檢索并對照顯示的語料庫對翻譯教學的輔助作用尤為明顯。
二、平行語料庫與翻譯教學的研究現(xiàn)狀
平行語料庫與翻譯教學的結(jié)合起步較晚,國外相關的應用研究有近二十年的歷史,發(fā)展較快的是西語間的平行語料庫的建立。國內(nèi)主要是本世紀初開始進行相關研究,有代表性的就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王克非主持創(chuàng)建的“中國英漢平行語料庫”。但是正如王克非所說,目前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平行語庫與微觀翻譯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效銜接”的問題。而語料庫與微觀翻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銜接需要一線教師翻譯課堂的有效實踐。
但是目前存在國內(nèi)大型雙語語料庫稀缺和知識產(chǎn)權的問題,多數(shù)翻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無法使用雙語語料庫,因此本文將嘗試幫助翻譯教師總結(jié)探索如何自建自己需要的小型雙語語料庫,以及如何在課堂上運用雙語語料庫進行翻譯教學。
三、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的建設
1.語料的準備。授課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專業(yè)特色,選取一定規(guī)模的文章建立自己的小型雙語語料庫。語料在類型上可以是兼收并蓄的全文語料,也可以是針對教學對象專業(yè)的特定類型語料。例如商務英語專業(yè)的翻譯教學可以選取Financial Times等經(jīng)濟類的報刊原文和對應中文翻譯作為自己的語料,而對外漢語專業(yè)的翻譯教學可以選取中國經(jīng)典典籍和相應質(zhì)量較高的英文譯本。語料搜集的途徑包括文本電子掃描、互聯(lián)網(wǎng)下載和人工輸入等。除了去除無關冗余信息和校對錯誤以外,英漢雙語語料庫還需使用語料庫對齊工具做到句子層面的對齊。只有句子層面上做到對齊,才能真正通過檢索來定位漢語和英語表達方式的相似點和區(qū)別。
2.定位檢索軟件。網(wǎng)上可免費下載的檢索軟件有Paraconc和TACT,前者支持Windows環(huán)境,后者只能基于DOS平臺。兩者皆比較方便使用,對使用者無計算機和語料庫知識方面的特殊要求。
3.語料的標注。語料庫增值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設計語料標注系統(tǒng)。但是語料標注因設計者的研究用途不同而有所區(qū)別。對于翻譯教學來說,標注主要是涉及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詞性標注,另一方面與翻譯有關的語言特征標注。
前者詞性的標注可以通過TreeTagger等軟件實現(xiàn),但是后者需要人工輸入,是雙語平行語料庫服務翻譯教學實踐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國內(nèi)大型語料庫在這一點僅進行了初步探索,例如王克非主持研制的中國英漢平行語料庫,作為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語料庫對于與翻譯相關的語言特征標注也很少涉及。對一線翻譯教師來說自建小型語料庫反而在標注方面有優(yōu)勢。雖然自建語料庫容量有限,但是根據(jù)教師個人教學需求添加標注可以使得工作量相應減少,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讓英漢雙語語料庫服務個人教學翻譯實踐。
對于與翻譯相關的標注項目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和做法。涉及到標注項目設計的研究數(shù)量較少,不同的學者處理的方法也不盡相同。筆者總結(jié)認為對于英漢雙語語料庫的標注應該主要包括對翻譯策略和翻譯技巧的標注。翻譯策略包括異化和歸化。顧名思義,異化是指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盡量想原文作者靠攏,保留原文的異國語言風格,其優(yōu)勢主要是能夠更加到位地體現(xiàn)原作品的風格,讓目的語讀者欣賞到源語言的美麗,更好地完成不同語言之間的交流。而相對應的歸化就是盡量向目的語讀者靠攏,用目的語讀者熟悉的語言風格來進行翻譯,其優(yōu)勢在于譯文更加通順地道,更加容易被目的語讀者接受。異化和歸化兩種翻譯策略各有優(yōu)劣,任何譯文都是異化和歸化的混合體,漢語和英語差距較大,需要學生仔細揣摩靈活運用策略。因此對語料進行翻譯策略標注對于學生體會中英文差異,提高翻譯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翻譯策略范圍相對寬泛,是翻譯時譯者所遵守的思路和原則。而翻譯技巧則是在翻譯實踐過程中所運用的技能,是采用的固定翻譯操作,更加有形具體。翻譯技巧可分為五類:增譯、減譯、分譯、合譯和轉(zhuǎn)換。具體如何標注可參考以下例句:
原文:Some theaters can be resolved through diplomacy and dialog.
譯文:在有些戰(zhàn)場,可以通過外交渠道,以對話的方式解決問題。
漢語翻譯沒有遵循原有的英語句子結(jié)構(gòu),而是按照漢語語言特點把名詞轉(zhuǎn)化成了動詞,因此屬于異化。而異化策略具體是通過增譯技巧實現(xiàn)的,增譯了劃線的詞匯。因此可以標注為歸化、增譯。endprint
原文:中國永遠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積極力量。
譯文:China will forever be a force dedicated to world peace and common development.
漢語整體相對英語更加簡潔,但是漢譯英也有需要減譯的情況。原文中的動詞“維護”和“促進”翻譯成英語時省略了,因為名詞結(jié)構(gòu)在英語中更為常見。“積極”其實在句子意思上與全句有些重復冗余,但漢語偏愛四字結(jié)構(gòu),多用四字詞匯顯得句子對仗工整。因此本句可以標注為歸化、減譯。
原文:He tried vainly to take us into agreement with the unrealistic proposal.
譯文:他試圖勸說我們同意接受這項不切實際的建議,但還是白費了力氣。
副詞“vainly”進行了分譯,因為漢語語言特點副詞少,分句多,所以漢語翻譯把副詞整合成跟前一句主語一致的分句,更為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因此可以標注為歸化、分譯。
原文:Confucius was a believer in moral action and in what we today call human development. He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y within the social order.
譯文:孔子信仰道德的行為,信仰我們今天所說的人的發(fā)展,提倡在社會秩序內(nèi)建立和諧。
英語多簡單句,而漢語一般不喜歡重復某一名詞或代詞作主語,特別是英語句子共用相同主語的時候,往往將原文數(shù)句合譯為一句。這里先后兩句的主語都是“confucius”,所以合為一句更符合漢語簡潔凝練的特點,因此標注為歸化、合譯。
轉(zhuǎn)換相對復雜,包括語言各個層面的轉(zhuǎn)換,這里以最常見的詞匯層面轉(zhuǎn)換為例。
原文:The Chinese government can be very helpful.
譯文:中國政府能提供很多幫助。
詞匯方面的轉(zhuǎn)化主要涉及詞類轉(zhuǎn)換。譯文把形容詞轉(zhuǎn)換成動名詞短語,符合漢語多動詞的特點,因此可以標注為歸化、轉(zhuǎn)換。
以上的例子都是采用歸化的策略,因為這樣更加地道,更易于目的語讀者理解,更能達到語言文化交流的目的。但是特定情況下采用異化策略能夠在不影響理解的情況保持語言的原汁原味。例如“鐵飯碗”可直接譯為“iron rice bowl”,這樣可以讓英語讀者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國語言文化。通過語料標注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翻譯策略和翻譯技巧,以便學生更好地進行翻譯實踐。
四、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中的運用
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中的作用就在于學生能夠直接面對大量有針對性的語言數(shù)據(jù),通過自主學習和發(fā)現(xiàn)學習自己總結(jié)翻譯規(guī)律,習得翻譯技巧。特別是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英語與漢語一一對應,無論檢索的是漢語還是英語詞匯,都會將含有該詞的句子和譯句一起檢索出來,因此可以對于同一詞語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雙語譯例,通過大量的譯例讓學生深刻體會該詞匯可以有什么樣的對譯,啟迪學生以后的在翻譯該詞匯靈活使用不同譯法。詞匯檢索是雙語平行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中最為常見的運用。
再有就是對于標注的檢索,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翻譯技巧。標注檢索的作用主要依賴標注本身。比如本文前文花了不少篇幅舉例標注翻譯策略和翻譯技巧,翻譯課堂上教師檢索出“增譯”的大量翻譯實例,讓學生自己分組討論總結(jié)什么情況下適合用“增譯”這種翻譯技巧,以為如何運用“增譯”。教師再在學生總結(jié)的基礎上加以完善啟示,這樣的效果絕對好于教師上課列幾個實例對學生進行講解。因為使用語料庫教學,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而不再是以老師為中心的翻譯教學課堂。
還有對于語句甚至語篇的檢索,對于表達同一或是類似意思有不同的譯句。這一般就要求錄入語料時對于同一語篇有不同版本的譯文。
五、結(jié)語
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是翻譯教學改革的有力工具,對于翻譯教學的作用已經(jīng)得到了國內(nèi)外學者的一致肯定。但是如何在翻譯課堂教學中真正運用語料庫進行教學還是所有外語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一線翻譯教師如果能夠在自己教學需求的基礎上自行完成小型語料庫的建設,解決自己翻譯教學中的問題,形成靈活有特色的翻譯教學方法,這樣的翻譯教學才能真的幫助學生的翻譯技能取得較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楊惠中.語料庫語言學導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2,8.
[2]穆雷,劉康龍.導讀[A].In Zanettin F,Bernardini S&Stewart D(eds).Corpora in Translator Education[C].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3]王克非,秦洪武.論平行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5):763-772.
[4]熊兵.基于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模式研究[J].外語界,2015(4):2-10.
[5]王惠,朱純深.翻譯教學語料庫的標注及應用-“英文財經(jīng)報道中文翻譯及注釋語料庫”介紹[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2): 246-255.
*本文為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基于平行語料庫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改革研究”(編號GJB1316038)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夏菲菲(1986.07-),女,漢族,山東威海人,研究方向:二語習得,碩士研究生,講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