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跆拳道在我國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的發(fā)展歷史,并且也已經(jīng)成為我國高校體育運動中的重要教學內容,但是隨之發(fā)展中也產(chǎn)生了許多問題,進而限制了高校跆拳道教學的有效發(fā)展,降低了高校跆拳道教學的效率,本文主要針對影響高校跆拳道教學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并給出相關的優(yōu)化對策,希望能夠有效的提高高校跆拳道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推動高校跆拳道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 跆拳道 教學 因素 優(yōu)化
跆拳道作為我國高校體育課程中的體育項目,能夠很好幫助學生強身健體,并且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意志。所以這也使跆拳道教學成為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點科目,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導致在實際的跆拳道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場地建設簡陋等問題,所以只有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才能進一步提高高校跆拳道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高校跆拳道教學的主要特征以及教育意義
(一)跆拳道這項體育項目最初起源于朝鮮半島,其具有比較好的強身健體的作用,同時也有防衛(wèi)的作用,經(jīng)過歷史的發(fā)展,跆拳道自身更是具備了獨特的魅力以及風格。在跆拳道競技中,主要以腳部為主,手部為輔,通過簡潔明了的招式,實用的打法以及迅猛的擊打能力而被大眾所接受,跆拳道的實用效果也非常顯著。
在進行跆拳道教學的過程中,“禮”是跆拳道教學中的重點內容[1],因為無論打斗的過程如何激烈,競技雙方都要以提高個人能力以及提升自身的意志為競技的出發(fā)點,所以,在實際運動的過程中,需要用虛心學習的態(tài)度向對方請教,而且在比賽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都應該虛心的向對方行禮致意,這也是跆拳道中“以禮始,以禮終”的獨特精神。比如,在進行跆拳道比賽的時候,在比賽剛剛開始的時候,雙方應該相互向對方行禮示意,同時,參與跆拳道的比賽人員無論是在平時的練習中,還是實際的比賽中都應該時刻注意體貌端莊,并且也要尊重師長與對手,將謙虛、恭敬的態(tài)度貫穿始終,這也是練習跆拳道的基礎。
在跆拳道的教學中,主要的教學內容就是鍛煉學生的腿部力量,因為在跆拳道的理論教學中,認為人體各個部位中腿部的力量最大,而且攻擊范圍也最廣,所以在跆拳道的教學中,以訓練學生的腿法為主,并且在跆拳道競技中,腿部攻擊占據(jù)全部攻擊的70%以上。此外,在跆拳道的教學中,也要注意手部的訓練,因為靈活的手法能夠讓跆拳道練習者及時的防守或者進攻,并且也必須要配合訓練手部與腳步的協(xié)調性[2],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跆拳道練習者的專業(yè)能力,使其在正式的比賽中收放自如,攻擊力也會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跆拳道比賽中百折不撓的精神也是高校跆拳道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只有不斷的提高學生堅持不懈的意志以及百折不撓的精神,才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跆拳道能力。
(二)高校開展跆拳道教學的意義
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開展跆拳道教學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益的,首先,跆拳道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因為跆拳道這項體育運動是一項集力量與速度為一體的綜合性運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不斷的鍛煉,而學生也在不斷運動的條件下提高了自身的身體素質,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將身體內多余的脂肪轉換為肌肉組織,而且也能夠對鍛煉學生的心肺起到一定的作用,從而使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跆拳道教學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因為跆拳道這項運動從始至終都貫穿著“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而且“禮”也是跆拳道運動的核心[3],因此,高校的跆拳道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并且通過對身體的訓練,也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這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使學生的心理也能夠得到積極健康的發(fā)展。最后,跆拳道的教學也能夠進一步完善學生的性格,在跆拳道教學中,其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團結、友善,并且在高校中,高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所以高??梢岳悯倘肋@項充滿“禮”文化的運動項目,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而進一步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性格,也為將來學生步入社會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影響高校跆拳道教學的因素
(一)跆拳道師資隊伍的水平有待提高
師資隊伍的教學能力以及水平是影響高校跆拳道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優(yōu)異的師資力量是促進學生進步的有效保障,但是在目前的高校跆拳道教學中,師資隊伍的建設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從事跆拳道教學的教師的數(shù)量比較少,并且教學經(jīng)驗也不夠豐富,從而不能滿足高校跆拳道教學的目標,同時,還有部分高校從事跆拳道教學的教師專業(yè)水平不足,甚至是其他體育專業(yè)的教師轉行而來的,此外,在高校中還有很多青年教師,因為缺乏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這也會進一步降低高校跆拳道的教學質量。
(二)資金投入不足,教學資源匱乏
在高校跆拳道教學中,資金問題是跆拳道教學中的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因為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導致高校對跆拳道的教學不夠重視,進而也不能在跆拳道教學中投入大量的資金,這樣也就使跆拳道教學缺乏有效的教學資源,不能引進先進的教學器材,也沒有專門的訓練場地,從而嚴重限制了跆拳道教學的發(fā)展,此外,在跆拳道教學中,也因為資金不足的問題,導致高校不能開展跆拳道比賽等活動,使跆拳道的教學質量與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三)教學方法過于單調、乏味
部分高校在進行跆拳道教學的時候,教學方法比較單調、乏味,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教師對教學的工作進行示范與演練,然后學生跟著學,從而導致學生缺乏有效的思考,也不能進行自主學習,并且這種教學方法,也會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fā),使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跆拳道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跆拳道的興趣,限制了高校跆拳道的發(fā)展。此外,還有部分教師,因為教學觀念比較落后,不能將現(xiàn)代教育觀念以及教學方法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只是一味的要求學生提高專業(yè)技能,這十分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四)跆拳道教學的評價制度有待完善
我國高校的體育運動都會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評價制度,并且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這套評價系統(tǒng)也越來越完善。但是由于跆拳道在我國高校的發(fā)展時間較短,我國高校中缺乏一套有效的評價制度,并且教師對跆拳道的考核標準也不統(tǒng)一,在目前高校的跆拳道教學中,常用的評價制度就是在一學期結束后對學生進行考核[4],這種考核方式過于片面化、形式化,并且也不能及時的反映出學生的跆拳道能力。
三、優(yōu)化高校跆拳道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因為高校跆拳道教學的師資資源比較匱乏,并且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專業(yè)能力也各有不同,所以,高校應該建設高素質、高能力的師資隊伍,提高跆拳道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主要從質量與數(shù)量兩個方面入手,進而從根本上提高跆拳道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首先,在質量方面,高校的相關負責人應該組織跆拳道教師進行培訓,從而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其次,在數(shù)量方面,高校也要積極引進專業(yè)的跆拳道人才,使高校跆拳道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更加完善。
(二)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硬件設施
高校的相關負責人應該重視跆拳道教學,從而加大對跆拳道教學的教育資金投入力度,為跆拳道教學建設更加完善的硬件設施,給開展跆拳道教學提供基本的保障。高校應該為跆拳道教學建立專門的訓練場地,也要購買先進的教學器材,同時,高校也應該為學生安排跆拳道教學課程,使教學資源能夠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這也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跆拳道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三)豐富教學方法
首先跆拳道教師要認識到跆拳道教學不僅僅只有講解和示范這么簡單,單一的教學手法會限制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同時也不要只是單一的進行講述以及訓練,教師可以增設階段考核,讓學生進行實戰(zhàn),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跆拳道的魅力。
(四)完善跆拳道的評價制度
高校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重新擬定考核制度,并且在制定的過程中也要做出創(chuàng)新與改革,使評價制度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實際的評價制度中,教師應該使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僅僅要對學生的理論知識進行考核,同時也要對學生的技能以及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教師也可以使用比賽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考核學生的成績,也能夠起到督促學生學習的作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只有不斷的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才能夠提高高校跆拳道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從而使跆拳道教學能夠充分的發(fā)揮自身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史健,董航,馮鶴.跆拳道運動項目受體下肢損傷的探索與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5):4-6.
[2] 魯維安.高校跆拳道教學中的柔韌素質訓練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9):21+23.
[3] 魏勝輝.高校跆拳道教學中柔韌素質訓練的作用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02):148-149.
[4] 付宇超.高校跆拳道教學中的身體功能訓練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10):106-107.
作者簡介:徐光輝(1981—)男,山東煙臺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
基金項目:安徽省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安徽省不同區(qū)域美好鄉(xiāng)村公共體育服務建設的比較研究”,編號:ASS201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