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萍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更是文章的燈塔,猶如一盞明燈,照亮整篇文章。如果一片文章?lián)碛幸浑p迷人的“眼睛”,讀者對本文就會一見鐘情,迷戀文章,對文章戀戀不舍,愛不惜手,成文文章的“知己朋友”。
俗話說得好“題目好一半文”,說得也就是這個道理,我相信更多的讀者朋友對于文章題目的理解有甚于筆者本人,他們對于文章的深刻性有時候比筆者更能吃透徹。
從文章的內(nèi)容上看,讀者對于文章的題目更是有更高的要求,一篇文章的題目更能吸引讀者的心靈,讀者讀一篇文章從題目就能一睹文章的優(yōu)劣,一篇好文章題目就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一篇質(zhì)量不高的文章題目就能夠判斷其中優(yōu)劣,往往也會失去更多的讀者朋友。所以文章的題目一定要做到新穎獨特,別具一格,讓讀者讀了以后,就能夠震撼人的心靈,讓他們?yōu)橹徽稹_@樣就能讓文章千古流傳,一勝千里。
我們再從文章立意的角度來考察文章,要求做到求真求細,量體裁衣,力求讓擬定的文章題目能夠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根本精神。
文章的題目是文章內(nèi)容的高度濃縮,標(biāo)題,是文章的眼睛,透過它可以洞悉文章的靈魂。常言道,文章的題目有時候能夠決定一篇文章的高度。
那么我們?nèi)绾尾拍茏龅阶屛恼碌念}目亮起來,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去考慮問題:
一、題目應(yīng)該要走“偏門”
“偏門”意思不是說走歪路,搞歪門邪道,而是要做到與眾不同,不走大眾化的道路,讓文章的題目別具一格,獨特出彩,讓文章更加有新意,更加有趣味。舉個簡單的例來說,山東學(xué)生在考慮一個話題作文的時候,話題作文的內(nèi)容就是“走出自我小天地”,作者采取了極為巧妙的思維方式,把文章的題目做了很多的深入思考,最后得到一個“偏門”的作文題目,《上帝的寵兒——東施新傳》。這樣富有想象色彩和傳奇色彩的題目就能很好的吸引讀者的眼球,尤其是后面部分引用古代傳說,更能把讀者的眼球扣住,可見筆者在深入思考作文題目的時候,是動了一番腦筋的。所以這種“偏門”的作文題目往往能夠打動讀者。
二、題目應(yīng)該要走“創(chuàng)新”
題目的確就是人的眼睛,這種比喻再恰當(dāng)不過了,一雙含情脈脈,顧盼生輝,人就顯得清新脫俗,精神俊秀。作文亦是如此,評卷老師打開試卷,首先進入他視野的就是你的作文題目,如果一個靚麗的作文題,一定讓老師眼前一亮,精神一震,心中一動,這必然會給作者一個大大的滿分,尤其是在近幾年小升初的考試當(dāng)中,題目顯得越來越重要。什么樣的題目才算是好的題目呢?準(zhǔn):一定要緊扣全文的中心,與全文的內(nèi)容合拍,絕不能與文意不符。簡:簡潔,有力,突出自己的訴求點,將自己的想法凸顯出來。獨:擬題一定要有自己的個性,擬出特色,擬出新意,如此才能抓住閱卷者的心。例如話題“走出自我小天地”,一個作者就這樣命題,“媽媽,我走了——一粒種子的告白”,這樣的話題作文明顯就采用比喻的修辭,讓文章題目別具生動,同時在比喻的基礎(chǔ)上又采用擬人的手法,這種作文題目很明顯就占據(jù)高位,有一定的高度,讓學(xué)生眼睛一亮,讀者的評價自然就高了。
三、用修辭,文采飛揚
修辭是語言藝術(shù)的花朵,我們在擬題時,可根據(jù)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文體和內(nèi)容,靈活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對偶、對比、反問、反復(fù)等修辭手法擬題,可以增強文題的美感與文采。
1.比喻擬題:如《快樂存折》、《網(wǎng)絡(luò)是把雙刃劍》、《走進那張“牛皮癬”》、《生如夏花》、《勒著青藤成長》等。
2.擬人擬題:如《對鷹媽媽的訪談錄》、《聽,蝸牛不再哭泣》、《標(biāo)點家會》等。
3.對偶擬題:《選擇傾聽放飛生命》、《坐著讀書站著做人》、《榜上無名腳下有路》等。
例文欣賞:題目:“水”為話題
流出生命的精彩
瞬息間,水從我指縫中滑過,略帶著眷戀與傾訴,那么貼近,那么真切……
我好奇,我對這透明、晶瑩的精靈充滿了遐想。于是,我追隨著它的流向,開始了對水的追求。
一
我靜靜地展開書卷,吟誦著,感嘆著。流水猶如那不可名狀的豪情,流入了我的心扉。
是的,當(dāng)我踏入屈原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時,我是震撼的,我眼前的一片滔滔流水在奔騰。這位偉人高昂著頭,坦然地面對奔騰的江水,將自己高超的志節(jié)與流水融為一體,向東奔流。他并沒有消逝,是流水,擁抱了他的熱情;也正是流水,接納了他的諫諍。
從那一刻起,我對流水充滿了敬佩,一種對歷史長河中的豪情的折服。
水在洶涌,在奔流,流動著激情與生命的活力……
二
書的倩影也印在了我的心間,流水激蕩著我對自然的追求。于是,我踏入了自然,去尋求與流水渾為一體的萬物精髓。
我登上了高山,在山石之間的細微處找到了它——它是歡快的:小溪絲毫不為自己的微小而自卑,它勇敢地向前,因為前方有它的理想?!叭畵羰?,泠泠作響”,在流水擊動山石的輕快聲中,我聽到了生命的活力。
我隨著流水走去,總會發(fā)現(xiàn)那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也在流水的滋潤中微笑。而流水總會親切地淌過,溫情地撫摩它們的腦袋。
所有生靈在流水的協(xié)調(diào)間,有了生命的貼近……
三
流水伴著我回到了生活,生活在流水的蕩漾中更加煥發(fā)出光澤。
我時常微笑著看流水無私地淌入桶中,開始了它的使命。它無怨無悔地洗去世俗中的污穢與疲憊,洗去了喧嘩與忙碌,只留得人們對明亮居室的贊美與感嘆。它默默地流著,很平凡,甚至總在我不經(jīng)意間就化為蒸汽,悄然而逝。
在一次次的探尋中,我悟出了無私與平凡的身影。我對水所做過的一切有了更新的認識?;蛟S,原本平凡無私的生命也與流水一樣善良,在不經(jīng)意間流出幸福與溫馨吧。
流水淌過了我的心田,令我神清氣爽。我學(xué)會了奉獻,也學(xué)會了感悟生命……
每個生命都如流水,綿長地流淌著。我們應(yīng)該讓它流出精彩,流出價值。
又一陣流水,淌過了生命最需滋潤的深處。
點評:
本文采用小片斷的形式,從三個不同角度落筆,賦予流水深刻的內(nèi)涵。全篇抒情意味濃烈,處處洋溢著“激情與生命的活力”。從書卷中,“流出了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對自然的追求,對人生的感悟”。文章形似散而中心鮮明,體現(xiàn)了作者知識面之廣和對生活的感悟之深。結(jié)尾借助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命如流水”巧妙地點題“應(yīng)該讓它流出精彩,流出價值”,使得這篇文章的立意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擬人手法的恰當(dāng)使用,增強了文章的親切感,更讓文章熠熠生輝。描寫細膩傳神,展示出小作者非凡的語言駕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