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紅
【摘 要】作文評改要取得實效,必須明晰評價標準,把握好評價的方向和尺度。教師要明確評價是為了激發(fā)和倡導什么,擯棄和剪除什么。不僅要從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語言、情感等維度進行評判,還要學會發(fā)現(xiàn)“差文”中的閃光點,找出“好文”中的不足之處,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
【關鍵詞】作文評價 標準 情感
蘇教版語文教材第六冊有一篇課文叫《剪枝的學問》,淺顯的課文包含著耐人尋味的道理。學生習作評價,其實也蘊含了類似的學問——教學時要激發(fā)和倡導什么,要擯棄和剪除什么,需要教師好好琢磨,認真把握好評價的方向和尺度。本文擬從當下的作文評價現(xiàn)狀出發(fā),結(jié)合兩篇五年級學生的習作進行思考分析。
一、確定主體枝干——習作評價標準的制定
每位語文教師都會批改作文,但是對同一篇學生作文的評價,不同的教師往往會有較大的差異。除了個人主觀偏好,更多是源于作文評價標準的不一致。
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提出的總目標和第三學段(5~6年級)的習作目標,對于學生的作文,評價用語或者說評價標準用得最多的就是“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等。但具體到某一篇文章,這個標準似乎又有籠統(tǒng)之嫌。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對作文的批改,靠的是教師的經(jīng)驗、對習作的第一感覺,即從讀者的角度評判對作文的第一印象。開展教學研究時,教師除了這感性的“第一印象”外,還必須依據(jù)作文評價標準客觀、真實地作出評價,指出習作的優(yōu)劣之處,在此基礎上提出教學的應對策略??梢姡兄屏曌髟u價的標準是必須的,這是改進教學、有效指導、提升學生習作水平的基本前提。
綜合《課程標準》和一些文獻資料,根據(jù)自己在作文教學方面的經(jīng)驗,我認為評判的“主干”要明確,即作文評價的“點”不宜設置過多。因為在分析作文時,太細太繁雜反而顯得過于沉重累贅,導致對作文整體的評價模糊化。也就是說對于一篇作文,條分縷析樣樣都很周全地去解剖,往往容易只見部件不見整體,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我擬從四個維度對作文加以評價分析: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語言、情感(見下圖)。對于一篇文章,評價者(讀者)首先讀到的是內(nèi)容,看文章最重要的還是看寫了什么,這里包括主題是否鮮明,材料是否恰當,重點是否突出。其次是結(jié)構(gòu),文章的層次脈絡是否清晰,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否合理,對于小學生來講,這也很重要。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其實說的是“物”“序”的問題。第三個維度就是語言。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關注文章是怎么表達的,語義表達是否貼切,用詞是否恰當。作文練習其實練的就是在具體的情境中語言的運用。最后還得加上一個情感。文字是用來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小學生的作文要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是語言表達的基礎。
這樣,我們就明確了評價的“主體枝干”,接下來還要學會修剪“枝葉”。
二、保留一些枝葉——一篇“糟糕透了”的作文的評析
五年級第一學期的一次語文調(diào)研測試中,作文命題如下(共計40分)。
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闭堃浴段野l(fā)現(xiàn)了……》為題(將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450字左右的記敘文,告訴大家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美的東西,有什么收獲。要求內(nèi)容具體,語句通順,標點符號使用正確,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陳同學寫了一篇《鳥》。
陳同學的文章得了20分。如果按照上文的四個評價維度,這篇文章在任何一個方面都是屬于“未達成”。首先題目為《鳥》,判定審題不清、偏題也不為過,其次通篇用語比較散亂,缺乏主題??哿艘话敕謹?sh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這是一篇在成人看來很可笑的文章。閱卷教師看到作文,就在好奇是哪個學生寫的。
文章寫的是作者在陽臺上看到鴿子和麻雀在嘰嘰喳喳,于是這些鳥叫聲在他那里就變成了簡短的對話。對話真的很短,一行只有三四個字,有時甚至只有一兩個字,使卷面看起來比詩歌還“詩歌”,文字的排列相當奪人眼球。我當時還納悶,為什么不寫得長一點呢?后來問了文章作者,原因是鳥叫聲是“嘰嘰”“喳喳”的,音節(jié)都很短。
讀著文章,我仿佛看到了一個男孩在陽光明媚的清晨,仔細地看著鳥,靜心地聆聽著鳥的語言,他有一個秘密通道,通向了鳥的世界……面對熟悉的場景我們成人會無動于衷,但學生依舊保持著孩子的童真,并且用獨特的想象力演繹著鳥類的生活,讓熟知的事物始終有新鮮感、陌生感。我贊賞并羨慕這樣的孩子。
可惜大人沒有辦法讀懂,或者說閱卷的教師也是無奈,統(tǒng)一的評分標準雖然有些冰冷,但也保證了對所有學生公平。
在為扣20分感到遺憾的同時,我也為遇上這樣的作文而驚喜。
那這樣的作文怎么辦呢?再給它加個結(jié)尾吧,至少和試卷的作文要求要契合呀!于是,我給它加了一個結(jié)尾。
“聽著鳥叫,我仿佛成了一個懂得鳥語的人。嘰嘰喳喳,每句話都是大自然的語言。發(fā)現(xiàn)沒有?生活中其實只要你用上自己的眼睛,用上自己的耳朵,敞開自己的心靈,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是多么地鮮活,就像你第一次看到它!就像今天,這個早晨,我發(fā)現(xiàn)了鳥的世界。”
如果有一個類似這樣的結(jié)尾,這篇文章會好一些。這一方面說明了文末的提升概括是多么重要,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即便從字里行間能看出這篇作文語言表達的稚嫩和淺顯,分數(shù)扣得多也是必然的,但文章的前半部分并非一無是處。我愿意保護學生那一點對周圍世界的新鮮感。這種新鮮感是最為可貴的,遠遠比一篇貌似表達流暢但是杜撰的作文要好。所以我不忍心打擊這個學生,后來的試卷評講全程匿名。
習作評價的時候教師就得多留個心眼,明確倡導什么,批評什么,不要一不留心把最可貴的“枝丫”給剪除了。
三、剪除一些枝葉——一篇“精彩極了”的作文的評析
還是這個作文題目。李同學寫了《我發(fā)現(xiàn)了梅花的美》,總分40分,得了37分,成為全班最高分(見下文)。endprint
我發(fā)現(xiàn)了梅花的美(原文未改動)
花,自然是脆弱的,不堪一擊,太熱太冷都受不了,但有一種花她在寒冬綻放,是那么高貴、優(yōu)雅,仿佛是寒冬的仙女,那就是——梅花。
每年冬天,空氣里便會有一縷幽芳,那味道香,但沒有桂花那么香,是淡雅的,心里有一股清涼清涼的水灑過一般的舒坦。循著香味走,便會有星星點點的紅映入你的眼簾,你也許會認為是你的眼睛看錯了人,她是那么的艷麗芬芳,有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仿佛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是呀,獨自開放,不與其他花朵爭艷,像白玉簪一樣清新脫俗,從我看到她時就深深地喜歡上了她。有陽光就開得大方些,不論季節(jié)。
梅花的樣子,也十分美麗,雖然比不上百合那么端莊大方但獨一無二。是呀,又有誰能與她一樣呢?枝頭星星點點的紅本就十分艷麗再加上白雪的裝點更是美麗。
梅花的外表美,她的靈魂更美。飽受風欺雪壓,也不怨天尤人,不喜歡與其他花爭艷,默默地開放,毫無怨言,人都不能做到的她卻能做到。
做人就要像梅花,默默工作,無怨無悔,沒人欣賞,也要為自己綻放,梅花美就美在她的靈魂,默默工作,無怨無悔,是梅花教會了我這個道理。
全文圍繞梅花,重點寫梅花的清香,再寫梅花的樣子,這是“外在美”,最后又賦予了梅花人的品格精神,寫出了梅花的內(nèi)在美。從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語言、情感這四個維度來給上文打分,應該都是“達成得很好”這一項。在短短40分鐘都不到的時間里,能夠快速審題、構(gòu)思,最后寫出這樣一篇作文,對于五年級上學期的學生來說,已經(jīng)是很不錯了。
但是,細細讀作文,在寒冬盛開的梅花應該是臘梅,顏色應該是黃色的,所謂“星星點點的紅”應該是小作者的認識有誤。至于梅花的靈魂美,文中的表述有些突兀,如果能把寒冬梅花傲然開放的姿態(tài)描寫得充分一些,那么對于梅花品格的贊美可能會更自然。在文中,更讓人覺得這是受了這學期學的課文《梅花魂》的影響。結(jié)尾的兩個自然段有“標簽”之嫌。(后來忍不住找作文作者聊了聊,原來她以為的梅花竟然是茶花)
由此可見,盡管這是一篇得分很高的作文,但是還是可以看出學生習作上的一些問題。尤其是在表達真情實感上還是很欠缺?!扒閯愚o發(fā)”“以誠立文”,對于小學生來講,習慣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自己的童言童真,這是多么重要。這不光是對作文的要求,也是做人的準則。
再看平時學生的習作,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習作有關于“人間真情”的主題,學生寫公交車讓座的有很多,寫到父母親情時,也經(jīng)常能看到自己半夜生病送醫(yī)院導致爸爸媽媽累倒的情節(jié)。選材的狹窄,一方面是學生還不善于從平淡的生活細微處入手,去觀察去感受,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哪怕不去觀察不去感受也是有“路”可走的,你看煞有介事的杜撰還是挺有市場的。為了證明這個觀點,我擬了三個問題,統(tǒng)計了班上52個學生的回答。
1.如果作文不會寫,你會編造嗎?回答“會”44人。
2.自己沒有親身經(jīng)歷,通過編造想象能順利寫下去嗎?回答“能”34人。
3.編造的文章得的分數(shù)比起其他作文分數(shù)是高了還是低了?
回答“高了”14人,回答“低了”12人,回答“沒有差異”15人。
因此,關于學生作文評價,在文字表達以外,還必須注意是否有“真情實感”,要倡導和發(fā)掘童真童趣,因為只有“真”的東西才會是“美”的,這樣的認識對小學生來講是多么重要。只有減去一些“假大空”的枝葉,習作這棵樹才能越來越繁茂。
(江蘇省蘇州市實驗小學 215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