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躍華
鋼琴是可以自學的,但怎樣自學呢?我仍然主要以鋼琴家的成長事實來回答。
第一,為什么要自學?自學是一種沒有正式教師情況下的自我主動的自控學習,它是一個人成就夢想必不可少的方式,有著巨大的價值。如出生于邊遠山區(qū)農(nóng)村的數(shù)學教師韋石侖,僅靠自學竟能實現(xiàn)“卑微的旅行” 演奏會的全國巡演。自學能力強的人還往往暗示其有藝術天分。如意大利鋼琴家布索尼基本上是無師自通;戈多夫斯基僅正規(guī)學習了3個月,卻被稱為技巧最全面的鋼琴家。魯賓斯坦說:“要達到像戈多夫斯基那樣的技巧,我至少得練上500年?!?/p>
但正如俄羅斯鋼琴家帕赫曼批評的那樣,現(xiàn)在的學生只習慣于把音符彈準了就行了,其實機器更容易做到。好的老師不是把自己復制給學生,而是要去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的差異,要使他們領會到很多學問是無法教導的。確實,許多教師太習慣于包辦與代替,這不利于學生獨立彈奏能力的提高,而學生最終是要成長起來的,總有離開老師,獨立行走的一天。所以授之以漁,培養(yǎng)自學能力很重要,即學會學琴比學了什么更重要。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把老師所教的東西運用于新曲學習,不依賴老師,即能隨時隨地去彈奏與自己水平相適應的曲子,這種自學能力必然有利于學生在音樂殿堂里終身享受藝術的營養(yǎng)。廖乃雄說:“絕不能單憑聽學生彈少數(shù)幾首經(jīng)過長期死練、完全依賴教師的指導而硬磨出來的樂曲,去衡量和判斷他真正的演奏技能和水平?!贝_實,那種過分依賴教師的范奏而進行模仿性的“保姆式”學習是培養(yǎng)不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上個世紀后期就提出的“學會學習”的人。
第二,自學學什么?盛原認為,國際上琴童教育理念有兩種:一是把讀譜與彈奏技術結合在一起學習。湯普森教材就是這種典型的學習思路。如此,有關樂譜的知識性東西是可以自學的,特別是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學生。假如大家都依靠老師來輔導識譜,浪費時間不說,經(jīng)濟付出也是不容忽視的方面。當然,剛開始學琴的孩子,自學習慣的培養(yǎng)是最為重要的。二是只學演奏不學識譜。即從聽入手,在感受的基礎上進行演奏教學,學到了一定程度再教識譜。鈴木教學法就是這種教學理念的典型代表。古爾德的自學方法就是從聽入手,即通過聆聽作品去熟悉音樂的方法,聽熟之后回到琴上彈,并用很長時間嘗試各種各樣的處理辦法,最終摸索出自己的技藝。他還用錄音機把自己不同的演奏錄下來,并把錄音與別的鋼琴家的演奏錄音相互比較,探究作品種種可能處理的方式。
沈文裕曾說自己只照譜自學了十多個小時,就能完整地隨唱片的速度演奏某曲。這意在表明,即使不是老師布置的作品,自己完全照著樂譜地彈奏也是一種自學。英國 ABRSM和加拿大 RCM 的鋼琴考級體系之所以重視國內(nèi)所沒有的視奏考試,正是因為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反應能力和自學能力。當然,要想將來從事藝術這個職業(yè),正如“80后”旅德鋼琴演奏家鄭潔所說,要注重自學,也就是要隨地隨地充實、豐富自己。俄羅斯鋼琴家索格洛夫說:“鋼琴家24小時都要思考音樂,要學會自己做自己的老師。”傅雷教導其子傅聰甚至說:“要關心琴以外的學問和時局……絕對不是單純的,一味的音樂。”言外之意,要想成為藝術家,不僅要學音樂專業(yè)技術,還要學如何做人的豐富知識。當年貝多芬盡管沒這么說,但他一直堅持自修古文、歷史、新聞、文藝著作、哲學等。
第三,如何自學?人可能是天生的自學者,剛學會走路就可能自己跑到鋼琴邊敲一敲。殷承宗跟老師只學一個月鋼琴后,因老師離開,便開始自己買譜子自學。布倫德爾說:“我不相信任何未經(jīng)自己親自證明的東西?!弊詫W功夫可算到家了。周廣仁說她大學畢業(yè)后也是自學,即靠聽外國專家來華的短期講課,這與帕赫曼通過聽音樂會中名演奏家的表演來規(guī)范自己的鋼琴演奏類似。鋼琴家菲利普是靠每天抓緊時間去聽音樂會、淘音樂碟子、讀音樂書籍來自學。華人張海鷗平時常涉獵各種書籍,注意收集并聆聽不同演奏家的唱片和CD。徐洪博士說,美國老師在一曲彈完后只講這注意一點、那注意一下,很少進行細致講解,至于“為什么要注意”只能靠課后自學,即思維上的自學。范大雷是通過分析研究經(jīng)典音樂作品自學。李赫特說:“我從沒彈過音階,也沒彈過練習曲,直接從肖邦《夜曲》入門。我只自彈我感興趣的。”吳文俊也曾說,其兒時的自學是找自己喜歡的音樂來彈、在學校給同學唱歌伴奏等。吳夷介紹的自學能力是指對某首曲子進行多種不同處理,比較多位演奏家的不同演奏特點等?,F(xiàn)在是媒體發(fā)達時代,通過網(wǎng)絡自學鋼琴越來越多見,且這種學習成本還不高。《阿勞談藝錄》一書上,記載其自學方法是練琴時對著鏡子來糾正他的演奏姿勢,有的還拍成影片來自我糾正?,F(xiàn)在不用拍影片了,手機就行。
自學鋼琴還有許多好處。曾經(jīng)自學的肖邦因此很少受傳統(tǒng)束縛,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樸素的彈奏風格;李赫特的自學連練琴過程也并非按部就班、循規(guī)蹈矩;吉本斯甚至還發(fā)明一套自學練琴方法。這些必然大大豐富鋼琴教學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