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良
(貴州省銅仁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貴州 銅仁 554300)
400例陰道分泌物涂片快速染色法檢測結果分析
楊 良
(貴州省銅仁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貴州 銅仁 554300)
目的對400例婦科患者的分泌物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法進行檢測,分析其檢測結果,從而為臨床預防與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婦科患者200例中隨機抽取作為實驗組,并將同期來本院進行常規(guī)婦科體檢的健康人員200例作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均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法對患者的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測,對其檢測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對照組健康人員的陰道清潔度遠遠優(yōu)于實驗組患者。同時,實驗組患者的病原菌共計113例,陽性檢測率為56.5%,其中以霉菌和球桿菌為主,分別為54%、37%。結論對分泌物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法進行檢測,具有方便、高效等優(yōu)勢,可以提高臨床診斷和治療水平。
涂片快速染色法;分泌物;檢出率
女性陰道分泌物俗稱“白帶”,是由陰道粘膜滲出物、宮頸管及子宮內膜腺體分泌液混合而成[1]。正常的陰道分泌物呈白色,且量少;當陰道分泌物異常時則會表現(xiàn)出白帶顯著增多且顏色形狀發(fā)生改變,比如白帶顏色呈現(xiàn)出黃色或白帶成豆腐渣樣。同時,當陰道分泌物出現(xiàn)異常時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疾病,嚴重影響婦女的健康生活。因此,對于婦科患者進行分泌物檢查至關重要,可以為婦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科學依據(jù)。本次研究中,對實驗組中的200例患者的陰道分泌物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法進行檢測,并與同期的對照組中的健康人員的檢查結果進行對比,以期為臨床診斷提供科學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婦科患者200例作為實驗組,將同期來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健康婦女200例作為對照組。(1)實驗組中200例患者,年齡21~45歲,平均(30.6±2.3)歲;其中實驗組中的患者臨床上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陰道瘙癢、白帶異常等癥狀。(2)對照組中200例患者,年齡26~46歲,平均(35.8±2.5)歲。且所有研究對象均有過異性接觸史,本次研究獲得院方的大力支持,且參與的患者均知情。在基本資料方面,兩組患者間的差異較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次研究中,由婦科醫(yī)生采用消毒棉拭子取患者的陰道分泌物,隨后將其制成涂片。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法進行檢測,主要包括:將火焰固定后滴加抗酸Ⅰ液(石碳酸復紅液)3~4滴使其覆蓋涂膜,將其染色3~4分鐘后進行水洗,再滴Ⅱ液(亞甲藍溶液)3~4滴,染色約1分鐘后水洗,在其保持濕度的狀態(tài)下在高倍顯微鏡下檢查[2]。
本次研究中主要觀察以下幾個方面的指標:(1)分泌物的清潔度(分為Ⅰ度、Ⅱ度、Ⅲ度、Ⅳ度);(2)病原體的例數(shù)(觀察滴蟲、霉菌、纖毛菌、球桿菌等)。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采用x2檢驗,計量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
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法檢測完成后,將兩組患者的陰道清潔度進行比較。檢測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的陰道清潔度指數(shù)遠遠優(yōu)于實驗組患者,說明對照組中的健康人員的陰道清潔度遠遠優(yōu)于實驗組的患者的陰道清潔度。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陰道清潔度比較
在實驗組的200例婦科患者中,經(jīng)過涂片快速染色法檢測后,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病原菌共計113例,陽性檢測率為56.5%,其中以霉菌和球桿菌為主,分別為54%、37%。見表2。
表2 病原菌檢測情況統(tǒng)計(n,%)
本次研究中共采集了400例患者的陰道分泌物,對其均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法進行檢測。并將實驗組中患者的陰道分泌物檢測結果與對照組中的健康人員的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的陰道清潔度遠遠優(yōu)于實驗組患者的陰道清潔度。其中實驗組患者的陰道清潔度多為Ⅲ、Ⅳ度,對照組的健康人員的陰道清潔度多為Ⅰ、Ⅱ度。當陰道出現(xiàn)炎癥或者其他疾病時,分泌物的清潔度會隨之變差。說明實驗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泌物異常及婦科疾病。檢測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病原菌共計113例,陽性檢測率高達為56.5%。因此,早期診斷對于做好預后治療工作很有必要。
總之,運用涂片快速染色法對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查,具有高效、簡便等優(yōu)勢[5]。該方法不僅可以快速檢查出病原體的存在,還可以清晰的觀察病原體的著色分布等,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可大力推廣。
[1] 覃日吉.6172例陰道分泌物超高倍顯微鏡診斷系統(tǒng)檢查結果分析[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0,32(1):75-76.
[2] 陳麗陽,林 斌,李 懿,等.陰道分泌物15288例檢查分析[J].廣西醫(yī)學,2011,33(4):476-477.
[3] 羅春麗.臨床檢驗基礎[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241.
R446.5
B
ISSN.2095-8242.2017.48.9431.0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