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征
關鍵詞:微信平臺;移動圖書館;圖書館建設;應用分析
摘 要:文章通過對移動圖書館的介紹及微信服務優(yōu)勢的明確,從四個層面論述了微信在移動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旨在為微信平臺與移動圖書館的建設融合提供指導與參考。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10-0098-02
1 我國移動圖書館介紹及使用現(xiàn)狀
移動圖書館是信息化背景下圖書館發(fā)展的一大趨勢,簡單地說就是用戶借助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以無線接入的方式享受圖書館服務,具有攜帶便捷、互動及時、覆蓋面廣等顯著優(yōu)勢。移動圖書館突破了原有紙質圖書借閱模式的局限,備受讀者喜愛與關注。
2005年,上海圖書館推出全國首家手機圖書館,這也意味著我國移動圖書館服務序幕的正式拉開。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已有1,000多家移動圖書館,以微信為載體實現(xiàn)了文字、語音、圖片等媒介要素的融合性表達,大大拓寬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2005年為移動圖書館集中發(fā)展期,移動圖書館在發(fā)展初期僅能滿足讀者用手機查詢獲取信息。2007年,WAP網(wǎng)站服務興起,實現(xiàn)了圖書館龐大信息源到移動終端的傳遞[1]。2014年4G網(wǎng)絡業(yè)務的推出,使移動圖書館進入發(fā)展新階段,實現(xiàn)了OPAC(聯(lián)機公共查詢目錄)檢索、圖書預約借閱、書刊推薦等移動端的操作,并在此基礎上推出移動學習社區(qū)、移動導航、書刊定位等服務項目。隨著數(shù)字技術的更新?lián)Q代和網(wǎng)民數(shù)量的激增,移動圖書館以其良好的服務體驗獲得社會的一致好評。
2 微信移動服務優(yōu)勢的具體化表現(xiàn)
2.1 多元化媒體涵蓋
作為一種新型的媒介類型,微信突破了原有表達方式單一化的局限,涵蓋了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元素,圖文并茂,表達形式更加豐富多元,內(nèi)容傳遞更加鮮明生動。這種多元化元素的表達創(chuàng)新了圖書館與用戶的溝通方式,加上微信手機端的應用使移動圖書館的服務更加便捷,手機語音發(fā)送帶給用戶全新的體驗,使未來移動服務發(fā)展具有了無限可能性。這種多媒體的元素涵蓋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年齡局限,對移動設備操作不靈敏的中老年群體也可以借助語音進行交流互動。
2.2 極強的私密互動
微信與微博是常用的社交媒介,而微信與微博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微信的私密性更強,這得益于微信一對一的交流模式。對于一些涉及隱私的互動話題,微信可以實現(xiàn)匿名發(fā)送;對于一些熱點事件,用戶也可以匿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移動圖書館可以應用微信的這一特點,針對個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例如,微信訂閱借助微信接口綁定微信賬戶,借助身份認證實現(xiàn)個人借閱的個性化定制,而私密保護也讓用戶的個性化服務體驗更加安全。
2.3 廣泛的用戶群體
微信作為騰訊旗下的社交軟件,起源于騰訊QQ,可以實現(xiàn)與騰訊QQ用戶群體的信息共享,這就為微信提供了強大的使用群體。截至2013年,我國微信使用者達到5億人,而到了2015年年底微信用戶達到7億人[2]。通過對微信近幾年使用人數(shù)分布的調查可知,微信已從最初的年輕化趨勢逐漸實現(xiàn)了大眾化的轉變,微信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全民互動的交流軟件。
2.4 低成本、見效快
現(xiàn)階段使用微信基本免費,用戶只需要加關注,無須下載其他應用軟件就可以借助微信推送消息,而一旦關注者數(shù)量達到既定規(guī)模,則會產(chǎn)生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微信的免費使用及龐大的用戶群體,使微信推廣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推廣方式。相對于傳統(tǒng)的紙質推廣和網(wǎng)絡推廣,微信推廣的設計服務費用價格低、人工運作投入成本少,高效快捷,收效明顯。
3 微信在移動圖書館建設中的運用
3.1 微信信息推送實現(xiàn)新聞動態(tài)播報
微信平臺在移動圖書館的運用最為直接的就是實現(xiàn)了新聞的動態(tài)播報。簡單地說,微信可以以用戶群體為推送對象定期發(fā)送推送消息,而這種推送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推送操作簡單便捷,消息瞬間傳達。而消息推送可以是一對一,也可以是一對多,圖書館的服務公告可以借助消息推送的形式進行動態(tài)播報,圖書館的服務也更加便捷與人性化。例如:如果因特殊事件需要閉館,圖書館就可以通過消息推送讓群眾盡快知曉,比起網(wǎng)站公告或者紙質通知,其宣傳效果更及時、更到位。再如:圖書館可以針對一些特色活動進行發(fā)布,通過微信宣傳吸引讀者參與到活動中去;圖書館可以針對一些特色書籍或者特色服務以消息推送的方式進行宣傳,讓讀者了解到最新的圖書信息,方便讀者借閱。此外,在讀者的推送服務中,圖書館可以依據(jù)讀者的特殊需求制訂有針對性的消息推送計劃,讓不同的群體接收到他們感興趣的消息。相較于傳統(tǒng)的紙質宣傳或廣播宣傳,這種以微信為載體的移動信息播報幾乎是零成本,可以節(jié)省不必要的開支[3]。因此,無論是傳播的及時性,還是傳播的低成本,微信信息推送帶動的動態(tài)資訊宣傳已經(jīng)成為移動圖書館建設推廣著力關注的層面。
3.2 微信人工應答方便咨詢反饋
圖書館作為開放性的社會服務機構,每天要接待大量的讀者,讀者在借閱書刊過程中肯定會存在各種疑惑,而借閱及其他方面的咨詢也成為圖書館服務的一部分。依靠傳統(tǒng)的人工咨詢服務不僅會耗費大量時間,而且也不能保證咨詢服務的全面與到位。如果讀者的疑問得不到及時解答,容易在讀者與圖書館服務人員之間激發(fā)矛盾,甚至產(chǎn)生誤會。微信平臺在與移動圖書館服務結合的過程中,其所具有的留言功能和及時回復功能能夠化解咨詢矛盾。微信的咨詢反饋主要通過其人工應答功能得以實現(xiàn),用戶通過微信發(fā)送咨詢請求,服務人員及時獲取用戶疑問,并提供人工應答和咨詢反饋服務。微信平臺與移動圖書館的結合,使咨詢信息搜集與應答服務反饋更集中、更到位。此外,針對咨詢比較多的問題,圖書館可以設置自動應答功能,高效解決用戶的咨詢留言。而微信圖文、音視頻的多元素融合也使咨詢與反饋形式更加多樣、更加靈活,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多元需求,使讀者與服務人員的溝通更及時、更到位。endprint
3.3 微信自動服務方便公共信息查詢
移動圖書館最主要的特點是移動性,而移動性則為用戶的信息查詢與個性化服務提供了可能[4]。眾所周知,數(shù)據(jù)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轟炸與信息泛濫成為國際性難題,而移動用戶經(jīng)常飽受垃圾信息的騷擾。微信平臺與移動圖書館的聯(lián)合可以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查詢方案,避免不必要的信息騷擾與垃圾信息轟炸。微信表達方式的多元化優(yōu)勢可以從多個層次及多個角度對信息進行歸類,并在合理歸類的基礎上進行信息推送,確保用戶滿意度的提升。微信公眾平臺可以讓移動圖書館根據(jù)讀者的閱讀偏好自由選擇借閱種類并查詢書籍資料,根據(jù)讀者實際需求增添書目查詢及全文檢索閱讀等功能,使用戶體驗更便捷、更高效,而這也會使移動圖書館的個性化定制服務傾向更加明顯,將移動圖書館的服務與讀者訴求緊密結合在一起,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塑造圖書館的良好服務形象。
3.4 微信搭建交流平臺促進閱讀分享
微信的社交化特點與互動性優(yōu)勢是微信朋友圈建立的前提,而正是這種互動性與社交性優(yōu)勢使其在與移動圖書館結合的過程中構建起讀者群,實現(xiàn)閱讀信息的共享與圈內(nèi)讀者的互動交流。微信平臺對于移動圖書館來說類似于交流的橋梁與紐帶,在讀者群體或者說是微信移動圖書館用戶中構建關聯(lián),個體在微信平臺的支持下產(chǎn)生閱讀認知與交流訴求,可以就某個閱讀話題進行熱議,加強群體間的閱讀共享與信息交流。微信的分類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功能使相近區(qū)域內(nèi)具有相同閱讀愛好的讀者群體的互動交流成為可能,讀者在這種興趣相似的讀者閱讀圈中非常容易找到自己的“書友”[5]。微信可以借助圖片、文字、語音及視頻進行交流互動,打破了傳統(tǒng)交流的局限,多元化的交流方式讓互動更形象、更有趣。讀者閱讀圈的搭建對于移動圖書館及社會文化建設來說也具有積極意義,會讓更多的人喜歡移動圖書館,提高移動圖書館的使用率,使社會形成文化交流與共享的良好氛圍,實現(xiàn)圖書館文化傳播與情感陶冶的功能,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讓文化與閱讀的成果得以共享。
4 結語
移動化成為圖書館建設不可阻擋的趨勢,而微信的廣泛使用也再次驗證其在信息傳播中的價值優(yōu)勢??梢钥隙ǖ氖牵⑿牌脚_在與移動圖書館融合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圖書館功能的延伸與服務體驗的改進。微信移動圖書館借閱個性化服務體系的打造,使借閱查詢更加便捷高效;微信移動圖書館人工應答使圖書館服務咨詢更到位、更貼心;微信移動圖書館的信息推送實現(xiàn)了新聞的動態(tài)播報,使圖書館服務信息傳播更及時;微信移動圖書館構建讀者圈,彰顯其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優(yōu)勢。因此,微信平臺與移動圖書館服務相融合已經(jīng)成為社會必然。作為一種新型的圖書館轉型嘗試,微信平臺建構的移動圖書館必須得到普及與推廣,也必將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歡迎。
參考文獻:
[1] 陳盈.微信公眾平臺及其在圖書館移動服務中的應用與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3(20):71-75.
[2] 王愛杰.微信公眾平臺在圖書館移動服務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10):84.
[3] 靳梓培.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移動圖書館中的應用[J].辦公自動化,2015(13):46-48.
[4] 劉芬.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中的應用[J].圖書館學刊,2016(5):111-113.
[5] 伊拉古祺.微信公眾平臺及其在圖書館移動服務中的應用與研究[J].內(nèi)蒙古圖書館工作,2015(3):62-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