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平
(洛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河南 洛陽 471013)
健康教育對產后抑郁癥的影響
孫麗平
(洛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河南 洛陽 471013)
目的觀察健康教育對產后抑郁癥的影響。方法選擇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洛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收治的78例產后抑郁癥產婦,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用健康教育,干預后,比較兩組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評分。結果干預前,兩組EP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EP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健康教育對產后抑郁癥產婦進行干預,可有效改善產婦的抑郁狀態(tài),值得推廣。
產后抑郁癥;健康教育;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評分
產后抑郁癥是臨床常見的精神性疾病之一,產后抑郁癥的產婦可出現(xiàn)抑郁、焦慮的不良心理,對產婦及嬰兒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及時有效地進行干預,可有效緩解產婦的抑郁狀態(tài)[1]。本文旨在探討健康教育對產后抑郁癥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洛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收治的產后抑郁癥產婦7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和診斷標準》第3版中產后抑郁癥標準,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軀體性疾病及藥物、酒精依賴及有肝腎功能損害者。按隨機數(shù)表法將78例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39例,年齡20~39歲,平均(25.75±3.74)歲;初產婦21例,經產婦18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2例,會陰側切分娩20例,剖宮產7例。觀察組39例,年齡19~37歲,平均(25.28±4.03)歲,初產婦23例,經產婦16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1例,會陰側切分娩22例,剖宮產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給予對照組婦產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接受健康教育,具體如下。由經過培訓的專業(yè)護士一對一地向產婦和家屬進行宣教,傾聽產婦的苦衷和心聲,使產婦的不良情緒完全表達或發(fā)泄出來。通過傾訴的內容總結使產婦抑郁的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導。首先積極與產婦進行溝通和心理疏導,使產婦逐步完成角色的轉換;指導產婦注意休息,合理飲食,均衡飲食加強營養(yǎng),并注意乳房及會陰部的清潔衛(wèi)生;宣講產褥期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及母乳喂養(yǎng)和新生兒護理等相關知識的重要性,指導產婦學會并掌握母乳喂養(yǎng)的技巧,以最大限度地改善產婦的舒適度;指導產婦掌握新生兒的護理方法及技巧,對新生兒所出現(xiàn)的反應進行講解,消除產婦緊張、焦慮心理,指導其增多母嬰接觸時間,以增進感情;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講解男女平等思想,消除性別歧視,減少對產婦的刺激,使家屬理解并積極配合照顧關心產婦,使產婦時刻感受到家的溫暖,緩解壓力,順利度過產褥期[2]。做好定期隨訪工作,在隨訪過程中對產婦繼續(xù)進行健康教育,以改善產婦的抑郁狀態(tài)。
1.3抑郁評價標準參照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評分標準對抑郁程度進行評定,EPDS分為心境、焦慮、失眠、恐懼、自責、哭泣、悲傷、樂趣、自傷、應付能力10個方面的自評量表。評分標準:每項按照輕重程度分為0~3分,無為0分,偶爾為1分,經常為2分,總是為3分,EPDS總評分為各項目分數(shù)之和,總分≥13分表示有抑郁狀態(tài),總分≤12分表示無抑郁狀態(tài),分數(shù)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嚴重[3]。
干預前,兩組EP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EP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EPDS評分比較分)
產后抑郁癥主要是指產婦在生產后出現(xiàn)的以抑郁、沮喪、悲傷、哭泣、煩躁、易激怒,甚至自殺等傾向為主要表現(xiàn)的心理障礙,是產后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發(fā)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心理、遺傳、分娩和社會等因素有關。產后抑郁癥的產婦在抑郁狀態(tài)下可減少體內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使子宮收縮功能下降,誘發(fā)出血,嚴重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4]。另外產后抑郁癥還可能會影響新生兒的智力、情緒及行為等,因此,產后抑郁癥對家庭及社會均造成嚴重的影響。研究顯示,積極地對產后抑郁癥產婦進行干預,可減輕產婦的抑郁狀態(tài),有利于產婦的康復和嬰兒的健康成長[5]。
健康教育是通過進行宣傳健康相關知識和技術,繼而影響個體行為,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6]。健康教育可使產婦了解和掌握生產、產后及嬰兒護理的相關知識,使產婦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緩解,還可使嬰兒得到良好的照顧,健康成長。本研究對產婦進行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產褥期相關知識及新生兒相關知識健康教育,使產婦掌握相關知識,且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家屬增加對產婦的關懷和鼓勵,有效改善產婦的抑郁狀態(tài)。
綜上所述,通過對產后抑郁癥產婦進行健康教育,使產婦及其家屬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抑郁癥知識,減輕心理負擔,提高產婦的心理承受能力,使產婦掌握育兒知識和技巧,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產婦的抑郁狀態(tài),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蘇長春.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對產后抑郁癥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2(22):84-85.
[2] 朱曉琴.健康教育對產后抑郁癥的影響[J].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2014,20(3):186-188.
[3] 王芬梅.產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護理探討[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3(4):152-153.
[4] 朱春香.產后抑郁相關危險因素及護理研究進展[J].上海護理,2014,14(2):70-74.
[5] 費萍.產后抑郁癥患者社區(qū)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8):117-119.
[6] 王美榮.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2013,29(15):74-75.
R 4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127
201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