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旭 郭海萍 趙艷敏 李晶晶
(沈陽鑄鍛工業(yè)有限公司鍛造分公司,遼寧110142)
曲板互成120°三拐曲軸鍛造工藝研究
張曉旭 郭海萍 趙艷敏 李晶晶
(沈陽鑄鍛工業(yè)有限公司鍛造分公司,遼寧110142)
闡述了曲板互成120°三拐曲軸鍛件的整體鍛造成型工藝方法及操作要點,最終生產(chǎn)出符合標準要求的三拐曲軸。
曲軸;鍛造工藝;成型
曲軸是活塞式往復壓縮機的關鍵部件,它接受電動機以扭矩形式傳來的動力,并把它轉變?yōu)榛钊耐鶑椭本€運動壓縮氣體而做功。在高速運轉過程中承受復雜、交變的動態(tài)載荷,它的可靠性直接影響整機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曲軸作為往復泵動力端中最關鍵的受力零件,隨著往復泵功率密度的不斷提升和強化,曲軸的工作條件愈加苛刻。因此,對曲軸鍛件本身的性能要求也就越高。三拐曲軸鍛件在生產(chǎn)過程中的主要難點有:一是鍛件形狀復雜,由3個互成120°的曲板組成,成型時保證角度準確是自由鍛控制的難點;二是成型過程控制不當容易產(chǎn)生脫節(jié),造成鍛件報廢;三是無損檢測要求較嚴,制造難度較大。
我們?yōu)槟彻旧a(chǎn)的三拐曲軸,鍛件圖如圖1。材質為42CrMoA,超聲檢測執(zhí)行GB/T 6402—2008中規(guī)定的4級,要求單個點狀不連續(xù)缺陷當量直徑在?3 mm以下,長條或密集形點狀不連續(xù)缺陷的當量直徑在?2 mm以下。
2.1 原材料的選用
(1)該三拐曲軸所用材質為高級優(yōu)質合金結構鋼42CrMoA,執(zhí)行GB/T 3077—1999。由于對三拐曲軸的低倍組織及非金屬夾雜物的要求比較嚴格,為保證其質量,采用電渣重熔鋼錠,減少鋼錠原材料本身的夾雜與偏析,控制S、P≤0.015%、[H]≤3×10-6。
(2)鍛件重3300 kg,采用4.1 t電渣重熔鋼錠鍛造,溫度范圍為1220~750℃。
2.2 鍛造成型過程分析
圖 1 三拐曲軸鍛件圖Figure 1 Forging drawing of three-throw crankshaft
(1)為確保鍛件(見圖1)中3個曲板Ⅱ、Ⅲ、Ⅳ部位之間互成120°,首先需要鍛制正六方鍛坯。要求六方必須保證尺寸,角度正確,避免在后序變形時因此而發(fā)生角度失控。根據(jù)三拐曲軸板部寬度和厚度截面尺寸680 mm×380 mm,確定鍛制六方鍛坯的尺寸為六方700 mm。
(2)成型的方式。一種是將圖1所示Ⅱ、Ⅲ、Ⅳ部分,分別壓正六角形面對面方向,使其互成60°角。但是以六角形面對面壓曲拐部分時,壓后角對角變形較大,當壓六邊形角時,操作機轉角時失去了基準,角度控制難度增加,容易造成角度失控。因此,本文中采用另一種方式,將圖1所示Ⅱ、Ⅲ、Ⅳ部分分別壓正六角形角對角方向,使其互成60°角。
(3)曲拐部分角度的控制是該六拐曲軸鍛造成型過程中最關鍵的部分。為了更有效控制曲拐部分角度,設計了專用角度校正砧子,將壓好的曲板放在角度校正砧內(nèi),壓相鄰的曲板,使得角度控制更準確,操作更方便快捷。曲板間角度控制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曲板間角度控制示意圖Figure 2 Schematic of angle control between crankthrow plates
2.3 具體鍛造變形過程
4.1 t電渣重熔鋼錠尺寸規(guī)格為?740 mm×?710 mm×1250 mm。
Ⅰ火:鐓粗至?1100 mm。根據(jù)鍛件檢測要求,鍛造比選取K≥4。4.1 t鋼錠的現(xiàn)有尺寸規(guī)格,直接拔長顯然不能滿足鍛比的要求,需要增加鐓粗工序,提高鍛比,以有效的打碎鑄態(tài)組織,提升曲軸鍛件的綜合性能指標。鐓粗后增加保溫時間,有利于金屬元素擴散均勻和改善偏析程度,同時也為鍛造時焊合大截面鍛件心部的空隙缺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因此在鐓粗后嚴格控制保溫溫度,并將保溫時間增加20%,使坯料加熱均勻,為走扁方拔長,進行中心壓實,焊合坯料中心疏松,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
Ⅱ火:走扁方大壓下量拔長至截面為正六方700 mm的坯料。該火次工藝參數(shù)的合理確定,對曲軸中心壓實,保證其內(nèi)部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采用走扁方拔長法,拔長過程中,每次壓下率都在20%左右,使坯料始終處于呈扁方狀態(tài),在橫向截面表現(xiàn)為壓扁??刂瓶v向砧寬比W/H在0.6~0.8之間,橫向料寬比0.5
(1)先將鐓粗后的坯料預拔至□980 mm;
(2)滿砧進給壓下率20%,開始第一次走扁方拔長,以180°翻轉,壓至截面1200 mm×630 mm;
(3)翻轉90°開始進行第二次走扁方拔長,以180°翻轉,壓至截面920 mm×720 mm;
(4)翻轉90°壓至截面?770 mm,按六方拔長至正六方形截面700 mm。
Ⅲ火~Ⅳ火:進行角度預置,在不同部位、不同方向鍛出曲拐,并使用簡易工具對曲拐角度進行修整,出成品。三拐曲軸曲拐鍛造變形過程如表1所示。具體鍛造變形過程如下:
(1)夾持A端,將Ⅳ和Ⅴ部分壓至截面680 mm×380 mm,每次翻轉必須90°或180°,壓出Ⅳ部分曲板。拔長Ⅴ部分至鍛件圖尺寸,暫不剁頭,并以此Ⅴ部分作為鉗口,便于后續(xù)操作。
(2)掉頭,夾持Ⅴ部分,以Ⅳ部分為壓下方向基準,操作車逆時針旋轉60°,上窄砧,將Ⅲ部分壓至截面680 mm×380 mm,翻轉方向同上必須90°或180°。
(3)在變形過程(2)基礎上逆時針旋轉60°,將Ⅱ、Ⅰ部分壓出成品。
(4)精鍛出成品。
2.4 鍛造變形過程控制要點
鍛制正六方鍛坯要求六方要正,保證尺寸、角度的準確性,避免在后序變形時因此而發(fā)生角度失控。壓曲板時,要壓正六角形角對角方向,使其互成60°角。同時,為了保證角度的準確性,借助 專用角度校正砧子,將壓好的曲板放在角度校正砧內(nèi),壓相鄰的曲板,使角度控制更準確,操作更方便快捷。整個鍛造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旋轉方向,防止將3個曲拐角度壓反,造成角度錯誤無法修復。同時要控制好卡料尺寸,防止曲拐脫節(jié)。
表1 三拐曲軸曲拐鍛造變形過程Table 1 Schematic of forging deformation process of three-throw crankshaft
實踐證明,利用簡單工具,采用角度預置法整體鍛造三拐曲軸,可以保證互成120°的3個曲板之間角度準確,是一種新型的鍛造工藝方法。所鍛曲軸金屬纖維連續(xù)無扭曲,鍛件質量較好。通過鐓粗后走扁方大壓下量拔長的方法,可以保證三拐曲軸鍛件的內(nèi)部質量滿足超聲檢測要求。
[1] 逯偉,付前進,王永亮. 整鍛三拐曲軸鍛造新工藝[J]. 大型鑄鍛件,2014(2):42-43.
編輯 杜青泉
Research on Forging Process of Three-Throw Crankshaft
ZhangXiaoxv,GuoHaiping,ZhaoYanmin,LiJingj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tegral forming process of three-throw crankshaft and the key points of operation, the three-throw crankshaft has finally been manufactured.
crankshaft, forging technology, forming
TG316
B
2017—04—15
張曉旭(1982—),男,工程師,學士,從事鍛造工藝及鍛后熱處理工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