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士美
一、 復(fù)習(xí)導(dǎo)入
1.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xué)習(xí)第12課(齊讀課題)——《桂花雨》。
2. 桂花雨多香,多美?。。ㄔ僮x課題)你們讀得真好!
3.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xué)習(xí),我們知道了(映示)——“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p>
4. 小時候,我為什么最喜歡桂花呢?誰來說說?還有別的原因嗎?(板書:香、樂)
二、 精讀感悟
1. 感悟“桂花香”。
(1) 桂花的香味真有那么迷人嗎?
(2) 請同學(xué)們打開課本,自由朗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看看哪句話寫出了桂花很香?
(3) 指名說。(映示)——“桂花開得最茂盛時……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a. 指名讀。
b. 老師讀的時候也覺得這句話寫出了桂花很香,其中有一個字最能體現(xiàn)桂花的香?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浸。
——我們來看這個“浸”字,它是三點水旁,本來是指把一種東西泡在像水一樣的液體里,在這里是把什么泡在什么里面呢?
——這里寫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泡”在花香里。那它寫出了什么?
——寫出了桂花的香氣很濃,把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都包圍起來了。
——寫出了桂花的香氣很持久,全村都浸泡在花香里了。
c. 同學(xué)們,一個“浸”字用得多好啊!它寫出了桂花的香味是那么濃郁,那么持久。把無形的東西寫得真切可感,這就是語言的魅力?。?/p>
d. 同學(xué)們能把這么迷人的香味讀出來嗎? 指名讀。(有點香,香味更濃了,真香。讀得我們滿屋飄香。)
e.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生讀)
2. 感悟“搖花樂”。
(1) 我最喜歡桂花,不僅因為桂花很香,還因為搖桂花給我?guī)砹撕芏嗟目鞓?。(點紅板書“樂”字)
(2) (映示)——學(xué)習(xí)提示:請同學(xué)們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搖花前、搖花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
搖花前“我”的心情很急切。搖花時“我”很快樂,很激動,很興奮。
(3) 讓我們先來感受搖花前小琦君那種急切的心情。(映示)——“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母親說:“還早呢,沒開足,搖不下來的。”(指名讀)
——老師有個疑問:明明是問母親的,作者卻用了一個感嘆號,難道是作者用錯了嗎?
——不是。感嘆號表達了作者迫不及待地想搖桂花的心情。
——你真不簡單!能從一個標(biāo)點符號上感受到小作者那種急切的心情。
——老師再考考你們,有沒有哪個詞語也能看出我很急切呢?
——纏。
——誰想來纏一纏母親?指名讀。(感覺出來了,這就叫“纏”。急切的程度還不夠,再急切點兒。你們看,小琦君都等不及了。)
(4) “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當(dāng)母親在廚房里做飯的時候,小琦君會纏著母親問——
當(dāng)母親在院子里洗衣服的時候,小琦君又纏著母親問——
當(dāng)母親在農(nóng)田里干活的時候,小琦君還會纏著母親問——
可母親總是說……此時的小琦君會怎樣?
(5) 可是母親一看天空陰云密布,云腳長毛,就趕緊吩咐人提前“搖桂花”。讀讀這句話,為什么要提前搖呢?(要刮大風(fēng)下大雨了)著什么急呀?等下過雨以后再搖,不行嗎?(指名說。)
——你是怎么知道的?
——課文第2自然段告訴我們的。(映示)——如果任它開過謝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風(fēng)雨吹打下來,那就濕漉漉的,香味差多了。
——你還能聯(lián)系前文,真會讀書!讀書就要這樣,讀前想后,讀后想前,前后連貫起來讀。
(6) 終于可以搖桂花了,這下我可樂了?。ㄓ呈荆@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指名讀)
——小琦君樂滋滋地在干什么呀?師重點強調(diào)兩個“幫著”。師引讀: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幫著——
——小琦君呀,你又是幫著鋪竹席,又是幫著使勁搖,就不覺得累嗎?
——因為這是我盼望已久的大事,終于盼來了,我開心得不得了……
——因為我心里是快樂的呀!所以,做什么事都不會覺得累。
——小琦君內(nèi)心的快樂都從這兩個“幫著”中體現(xiàn)出來了。咱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7) (映示)師配樂朗誦——同學(xué)們,你們看,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多像下雨?。∵@就是桂花雨?。。c紅課題)
——此時此刻,如果你就是小琦君,你就站在桂花樹下,桂花紛紛地落下來,落在你的頭發(fā)上、身上、衣領(lǐng)里,甚至落到你的嘴里,你會有什么感覺呢?(指名說)
——想一想,如果你就是小琦君,這時你會怎么喊?(大聲、激動、興高采烈)
——作者為了表達這種興奮激動的心情,連用了三個感嘆號!同學(xué)們,讓我們一起盡情地喊一喊——(生讀)
(8) 沐浴著紛紛揚揚的桂花雨,呼吸著那陣陣飄逸的桂子香,感受這份快樂的只有作者一個人嗎?母親洗凈雙手,撮一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父親點上檀香,爐煙裊裊,兩種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親詩興發(fā)了,即時口占一絕。他隨口吟誦出了一首什么樣的詩呢?(映示)——
誰來吟一吟?(生吟詩)
我聽出來了,原來這首詩描繪的就是搖桂花的情景,同學(xué)們,請你們輕輕地閉上眼睛,邊聽邊想。
—— 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這場繽紛的桂花雨不僅落在小琦君的頭上、身上,更落進了她的夢里。
——她夢見了什么?
——夢見在桂花樹下?lián)u桂花。
——夢見在桂花雨中很甜蜜,很快樂。
(9) 你們都走進小琦君的心里去了。(生配樂齊聲吟誦)
(10) 夢是甜蜜的,現(xiàn)實生活更甜蜜。(映示)——桂花搖落以后——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指名讀)
——收下來的桂花可以做什么用呢?指名說。
——你們看,這些都是用桂花做成的美食。(映示)所以呀,也是快樂的搖花后幸福地品嘗。
(11) 同學(xué)們,桂花只在秋天開放,為什么課文中卻說:“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p>
——誰來說一說?其他季節(jié)的香味是從哪里來的呢?
——因為人們把桂花做成了茶,茶里有香氣;做成了年糕,做成了桂花鹵,唇齒留香。難怪作者說——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里。
(12) 琦君家的一棵桂花樹,讓大家都沉浸在這桂花香中,都沉浸在這豐收的喜悅之中,搖桂花給童年時代的小琦君帶來了多少歡樂?。。c紅板書:樂)
3. 感悟“思鄉(xiāng)情”。
(1) 后來,琦君一家離開了故鄉(xiāng),去了外地,童年的“搖花樂”沒有了,一家人其樂融融搖桂花的日子也一去不復(fù)返了,我從外地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墒牵赣H常常說——
(2) (映示)——“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xiāng)舊宅院子里的金桂?!?/p>
——外地的桂花真的不如家鄉(xiāng)舊宅院子里的金桂香嗎?
——不是。
——那母親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因為故鄉(xiāng)舊宅院給她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因為家鄉(xiāng)舊宅院里的桂花也給孩子們帶來了童年的快樂。
——她想表達的不是香氣,是什么?
——是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板書:思鄉(xiāng)情)
——母親不是詩人,她沒有吟詩,但她卻用最樸實的語言,把這種思鄉(xiāng)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家鄉(xiāng)的一切在母親的眼里總是那么親切。后來,琦君去了外地,每次她在電話里告訴母親(映示)
——“這里的水真甜。”母親會說——
——“這里的花真香。”母親會說——
——“這里的人真好?!蹦赣H會說——
——是呀!再甜不如家鄉(xiāng)水,再好不如家鄉(xiāng)人,再濃不如家鄉(xiāng)情。
——每年丹桂飄香,身處異鄉(xiāng)的母親就會說——
——當(dāng)85歲高齡的琦君回到故鄉(xiāng),站在自家的舊宅院子里,她仿佛又聽到母親說——
(3) 其實何止是母親,作家琦君何嘗不是在表白自己對故鄉(xiāng)的一份眷戀之情。
(映示)——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生齊讀)
(4) 同學(xué)們,學(xué)到這兒,你覺得這桂花雨僅僅是指當(dāng)年那落得我滿頭滿身的桂花嗎?
不是。其實,這陣陣桂花雨還是——
琦君對故鄉(xiāng)那種暖暖的,如雨絲般綿綿不斷的,永遠揮之不去的懷念。
三、 布置作業(yè)
(映示)一生漂泊的琦君,這輩子最喜歡寫的就是故鄉(xiāng)的人和事。她在另一部作品《煙愁》中這樣寫道:“每回我寫到我的父母家人與師友,我都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忘不了他們對我的關(guān)愛,我也珍惜自己對他們的一份情,像花木草樹似的,誰能沒有根呢?”其實,琦君像這樣的作品還有很多,課后,老師向大家推薦她的另外兩篇作品——《水是故鄉(xiāng)甜》《往事恍如昨》。我相信你們讀后一定會有新的感受,也一定會在語文學(xué)習(xí)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作者單位:淮安市新區(qū)實驗小學(xué))